01.24 英皇曾想與大清通商,卻遭拒絕,拒絕理由盡顯清朝敗落根源

歷史是進步的是發展的,社會的變遷需要的是先進思想的指引,思想一旦落後就很可能導致一個國家的落後,尤其是領導者思想的落後,勢必會導致整個國家的落後,而落後的最終結果就是捱打。清朝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不是當初實行什麼閉關鎖國政策,就不會在他國飛速發展經濟的時候,我國還守著老舊的農業洋洋得意,甚至對於那些思想先進的革命者大肆鎮壓,把從外國引進過來的先進生產機器大肆砸毀,殊不知這樣做損害的只有中國人自己的利益。

英皇曾想與大清通商,卻遭拒絕,拒絕理由盡顯清朝敗落根源

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我國的經濟以及軍事確實是達到了世界頂端,也成功進入世界強國之列,這種盛世一直持續了三代,到了乾隆年間,其實這個時候的經濟發展已經有落後的跡象了,不過前人創造下的巨大財富,還能維持這個國家的發展,現在前人栽下的大叔下乘涼,總是容易讓人忘了進步,這個時候的清政府還在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於國外的東西根本不重視,認為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是那些西方小國根本無法與之相比的。

但是他們不知道就在他們還沉浸在自己的美夢當中時,西方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經濟正在飛速地發展,軍事力量也是突飛猛進,在這些迅速發展起來的國家當中,英國屬於佼佼者,短短几年時間,就憑藉著工業革命,進入了世界強國之列。

英皇曾想與大清通商,卻遭拒絕,拒絕理由盡顯清朝敗落根源

那個時候的英國對於我國還是友好的,很想與中國進行合作。為了表示友好之心,在乾隆皇帝壽辰之時,英國的皇室還派人千里迢迢送來了很多他們國家的東西當作禮物給乾隆祝壽,有望遠鏡,懷錶,甚至還有槍炮,可是乾隆皇帝居然對這些先進的東西根本不屑一顧,試想一下如果他能夠加以重視,研究一下國外的槍炮,也不至於當敵人用大炮攻打我們的時候,毫無招架之力吧。可惜當時的領導者已經被眼前的盛世所迷惑,在他眼裡中國就是最先進最強大的國家,不需要外國人進貢的東西也不需要跟他們合作交流。

英皇曾想與大清通商,卻遭拒絕,拒絕理由盡顯清朝敗落根源

英國皇室在送禮物的同時,還送上了一封信,信中言明想要與中國通商,這本是好事一件,然而乾隆皇帝在這件事情上又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認為通商無用,我們不需要他們的東西,他們也別想要我們的東西,什麼商業上的往來,根本沒有必要。所以不想理會這封信,後來在和珅的勸說下,才勉強回了一封信,可是這封信的內容,卻真的令人無語至極,盡顯其愚昧無知。

英皇曾想與大清通商,卻遭拒絕,拒絕理由盡顯清朝敗落根源

在他給出的回信中居然說到:你們送過來的禮物,我們並不稀罕也不需要,你們想要跟我們進行交流合作,那麼就來這裡給我們當差吧,至於通商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看到信後的喬治王子感到非常可笑,想必他心裡也在嘲笑清政府的無知和愚昧吧。

如果當時清政府就能開眼看世界,早一些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對於英國送來的禮物和提出的通商建議加以重視,會不會就不會落的那樣可悲的下場呢?歷史不能倒退,我們只能用這件事時刻提醒自己,不崇洋媚外但也不固步自封,驕傲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