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市区人口30-40万的四五线城市注定是大多数人的归宿

过去很长时间包括很多房产媒体朋友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似乎一二线城市才会是未来人们的聚集地,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会是这样,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对四五线城市的看法。

四五线城市未来必然会成为大多数人安家立命的场所(几点愚见)

第一、一二线城市甚至包括经济发展较好的三线城市本身对于人口的容纳力都是有限的。以目前为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常住人口最多也就在2000万左右,如果算上热门的二线城市顶多也就是达到1500万左右的人口极限。可以说所有人都聚集在一二线城市,或者说三线城市注定是不现实的。

市区人口30-40万的四五线城市注定是大多数人的归宿

小城市未来大家的归宿


第二、城镇化目标要想实现,最难的其实是在四五线城市。对于大多数三线以上城市来说,区域内的城镇化水平都在56%以上,甚至很多城市都达到了60%以上的水平。唯一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的大多数集中在四五线城市,以中部城市为例,河南商丘、周口作为人口大市2017年城镇化率分别为41.71%和41.22%。还有包括湖北、四川等中西部地区城市大多都是如此,所以未来真正阻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地区大多都是在四五线城市。

第三、四五线城市本身的先天不足,如果再在房价上没有相对优势,那么四五线城市未来的发展堪忧。个人感到忧虑的是,四五线城市房价在过去两年因为种种原因使得房价出现了一轮暴涨(年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抛开这些城市是否能够承担起这么高的房价不谈,仅仅房价高涨带来的潜在隐患就使得未来四五线城市发展堪忧。

介于一二线城市本身对于人口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四五线城市不出意外会成为未来大多数朋友安家立命的场所。所以个人觉得有必要借此机会简单谈谈对于未来四五线城市房价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房价上涨的关键因素离不开人口,四五线城市更是如此

市区人口30-40万的四五线城市注定是大多数人的归宿

过去两年大多数四五线城市房价出现了暴涨


人口是一个城市房价能否保持稳定的首要因素,对于四五线城市来说更是如此,如何留住人口应该四五线城市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一、产业发展程度一定情况下影响了常住人口和每年的人口流入流出情况。对于题主所说的三四十万的五线城市,人口是不是具备稳定的增长是决定未来这个城市房价能否坚挺的根本。如果说一个城市的人口常年处于净流出情况,那么就算有高铁和机场那么均价肯定是下跌的,而能否吸引和留住人口的根本因素还是产业问题。

第二、允许四五线城市房价有区域差异,但是对于要给与刚需足够的生活空间。紧邻高铁、机场等地方的房价肯定是抗跌性要高些的,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影响房价高低的根本其实就是背后的配套情况,交通位置、学校、公园等等基础配套优质的区域房价肯定是抗跌性强的,反之亦然。除去优质区域外,四五线城市能否给与大多数人留下足够的生活空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市区人口30-40万的四五线城市注定是大多数人的归宿

房地产伴随着城市发展


房价高也好,低也罢,尤其要注意房住不炒

在过去一年时间内我多次提醒我的朋友,要认清什么是房住不炒。但是很可惜的是,很多三四五线城市的朋友在房价暴涨这波浪潮中禁不住诱惑,开始投资楼市。说到底楼市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越是靠后的城市风险越大,几点愚见:

市区人口30-40万的四五线城市注定是大多数人的归宿

三四线城市未来会成为大多数人的归宿


第一、无需求不买房(切记)。过年的时候跟舅舅在一块聊天,舅舅也购置了一套商住两用房,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今四五线城市的楼市已经进入了全民炒房的时代,无疑说明是危险的。一般来说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房价抗跌能力越弱。

第二、房价是否上涨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人口和产业情况。好的产业自然会吸引好的人才入驻,有人和产业作为支撑未来房价才会健康。这也是为什么一线城市城市房价能够持续上涨的根本,足够优秀的产业吸引足够人口,而其他城市实现房价短时间(3年左右)暴涨容易,但是要想实现长时间稳定上涨无疑是对于产业和人口的考验。

市区人口30-40万的四五线城市注定是大多数人的归宿

棚改要进行,更要维护房地产稳定


第三、四五线城市房价真的经不起折腾。还是上面讲的先天不足的原因,无论是政策、财政还是产业基础等等方面,四五线城市的抗跌性都是很弱的,说句实话,一二线城市房价暴跌政府如果能够兜底的话,四五线城市恐怕只有破产的命运了。

综上,介于大多数朋友未来都是要定居于四五线城市的,请大家善待自己未来要居住的城市,不要跟风,将房价炒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欢迎关心城市房价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