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為什麼會出現“經濟週期”?我們如何判斷當前屬於哪個階段?

早評我們講到,因為出現了“聲望“這個維度,使得金融機構具有天生的“脆弱性”。這種脆弱性會導致危機,而且這種危機還是有規律的。

有個經濟學家叫海曼·明斯基,他1996年就去世了,但是最近在中國突然很有名,因為很多人在談論“明斯基時刻”。

簡單地說,明斯基時刻就是金融危機爆發之前那一刻。明斯基對經濟週期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解釋,總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叫避險金融。這時候金融機構的聲望比較低,儲戶不願意把錢存銀行,銀行就必須得采取非常穩的姿態,專門投一些風險低的項目。

第二階段叫投機金融。到這個階段,銀行的聲望變得比較好,收到的存款增加,就會去投一些更長期、風險更大的項目。

第三階段叫龐氏金融。“龐氏”就是所謂“龐氏騙局”的意思。這時候,銀行獲得了超出真實實力的聲望,老百姓特別相信銀行,非常願意把錢存進來。銀行手裡錢太多了什麼都想投,就會投一些風險非常高的項目。

明斯基認為這三個階段總是按照順序循環發生。一開始聲望低,銀行的投資很穩健,成功率也高;成功率高了,聲望就變高,老百姓更願意存錢;銀行收到的存款增加,就會更大膽地開始投資一些風險更高的項目。等到風險越來越高,儲戶資金已經用的差不多了,龐氏遊戲快要玩不下去了,就是明斯基時刻。接下來投資項目崩盤,銀行聲望下跌,沒有資金投項目,經濟進入衰退。然後是新一輪循環。

而這個循環不是勻速發生的——聲望上升比較慢,下跌的速度則非常快。

為什麼會出現“經濟週期”?我們如何判斷當前屬於哪個階段?

後來有經濟學家克林,考慮到銀行和公司之間的互動,對此補充,認為金融機構本身會延長經濟衰退的持續時間。這是因為銀行要給公司投錢,需要花一定的時間來建立信任關係。前一輪危機導致大量老關係的公司倒閉,而新冒出來的公司,因為不能立即和銀行建立信任關係,不會馬上得到投資。這樣就必須等待一段時間才能讓市場恢復景氣。

明斯基這個週期理論是假設人們有錢總會投出去,經濟自發地就會慢慢變好。但是考察真實世界,經濟繁榮 — 反過來也可以叫“經濟泡沫” — 並不是這麼無緣無故自然發生的,每次都會有一些特別的理由。

經濟學家查爾斯·金德爾伯格,基於明斯基的週期,提出一個更精細的模型,其中考慮了社會分工結構的變化。在金德爾伯格這個模型看來,金融危機其實是由“好消息”引發的。

好消息可以是美國打贏了一場戰爭,更可能是一次關鍵的技術進步,反正它會讓社會產生樂觀的情緒。人們普遍預期將會迎來經濟高速增長,金融機構願意投錢消費者也願意花錢,各種公司紛紛開辦起來,結果就是經濟真的高速增長了。

但是這種增長裡面有泡沫。人們以為自己都更有錢了,過度的消費和投資就會導致一些本該被淘汰的工作沒有被淘汰,本該被裁掉的員工沒有被裁,這就推遲了正常的勞動分工變化。而等到投資持續不下去、泡沫破裂的時候,這些人積累到一起突然同時失業,結果就會是長期的就業低迷。

感覺這個過程比較像“Hype”曲線

為什麼會出現“經濟週期”?我們如何判斷當前屬於哪個階段?

技術成熟度曲線(The Hype Cycle),又稱技術循環曲線,光環曲線,炒作週期,指的是企業利用時間軸與市面上的可見度(媒體曝光度)決定要不要採用新科技的一種工具。

新技術出來,一開始人們過分樂觀,導致曲線到了一個不切實際的高峰,然後泡沫破滅迅速下落,接下來才會出現長期的、真正的增長。

這樣的週期在歷史上發生過好幾次。2000年前後,因為互聯網新技術進步和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崛起,也給美國帶來了一波非理性的繁榮,導致2001年發生了一次短暫的金融危機。

2008年那次金融危機也可以說是因為房價上漲這個“好消息”而導致的,只是並不伴隨分工調整。瞭解了這些理論,我感覺經濟週期可以說是金融功效的副作用,而金融危機也可說是好消息的副作用。沒有副作用當然更好,但是既然金融中介這麼有用,既然技術進步終將帶來真正的經濟增長,那付出一點代價和陣痛也是值得的。

再來說下行情:BTC大盤依舊處於膠著狀態,3570-3670區間小幅震盪,等待均線下移,上方壓力位3700,還是繼續觀望吧。

今天晚評先到這兒了,大家自由交流討論~ 創始奶爸正在直播,歡迎大家去圍觀奶爸~圍觀完奶爸記得回頭看看晚評哦[Joyfu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