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王興、唐巖與阿里,孰強孰弱?

王興、唐巖與阿里,孰強孰弱?

王興、唐巖與阿里,孰強孰弱?

虎嗅注:就在明天,9月20日,港交所,歷經八年奮戰的美團終於要在此掛牌。39歲的王興即將迎來創業征途上的高光時刻。

美團的實力,早在2011年便被阿里相中。彼時,百團大戰中,拉手網、窩窩團、點評氣勢如虹,美團只能算是第二梯隊,阿里卻獨相中王興團隊。

然而,喜相逢的開頭卻未能開心收尾。作為美團早期投資方的阿里,不覺間竟成美團一枚“怨偶”,王興幾次公開 “炮轟”,更是將雙方的 “水火不容”昭告於眾。

這段 “舊案”,成了阿里投資 “善緣難結”的一例證,亦為阿里投資案例中談資頗豐的故事,每每言及阿里的巨量投資,必繞不開這戲劇性的橋段。

在張鴻平對阿里資本的回憶錄中,這一段公案同樣被不可避免地“舊事重提”。

張鴻平,何許人也?在2011年~2015年間,他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兼阿里資本董事總經理,曾直接向馬雲彙報,而更早些時候,他是北極光風險投資執行董事。對於張鴻平來說,投資美團,是自己在北極光的收官之作,也正是藉此一役,與阿里資本 “不打不相識”,最終從北極光創投加入阿里資本。在此後的四年多時間裡,他經歷了阿里資本的成形期、爬坡期。

最近,他花大量時間向虎嗅回憶了這一段時光,以及可謂"事了拂衣去"、江湖之外的思考看法。這裡面既有阿里在產業資本這條路上初試的迷茫與失敗,也有後來攻城掠地的暢快;既有阿里投微博、陌陌這樣的具體案例故事,也有鴻平對產業資本的思考,比如它該如何在戰略、業務、財務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從而實現公司長遠價值最大化。

由張鴻平口述、虎嗅整理編輯的全文(約四萬字)將於近日分幾次陸續發佈在虎嗅app上。敬請關注。

本文,是從這篇回憶錄裡摘選出的部分篇章。這一篇主題是:阿里對自己投資的創業公司,是不是太強勢了?

口述丨張鴻平

整理補充丨王立嫻

頭圖丨視覺中國

2017年冬天烏鎮舉行的那場互聯網大會,內容早就被人遺忘,會間那場沒有馬雲的 “東興飯局”卻廣為傳播。一邊是馬化騰帶著一眾被投公司高朋滿座觥籌交錯,一邊有人在網上曬出疑似馬雲在大會期間獨自吃麵的照片。

馬雲是好面子的人,轉身在接下來某個會上也組了個局,列席者皆高官政要,相比之下,規格高得多,面子也算是掙回來了。但一個沒辦法抹掉的事實是,這幾年,阿里在創業圈內的朋友,確實是少了。創業公司在選擇戰略投資方時,騰訊變為了多數公司的首選。

雖然,我離開阿里已有時日,但聽到朋友,看到網上這樣的消息和各種討論,也是有些難受、心疼的。這些年,阿里先機也有,結果良機錯失,比如快手CEO宿華是很優秀的創業家,我的同系學弟,很早我們就回清華食堂一起吃飯,聊得很好,阿里資本謝鷹和我也花了很大力量爭取這個項目,在百度騰訊之前,口頭offer也給了,但最後因為內部種種原因,幾次都沒能投成,後來被騰訊投成了。還有的是錢花出去了,朋友卻沒交到,甚至,朋友沒交到也算了,反而變成了對手,比如美團。

美團、王興與阿里

曾經,組織“東興飯局”的王興也是馬雲的座上賓。2011年百團大戰之時,拉手網、窩窩團、點評,糯米氣勢如虹,美團只能算是第二梯隊,算是第五名。跟在學校考試裡考試排名不一樣,互聯網裡的競爭,有時候老三都不大說得上話,更何況老五。然而,當時的阿里投資部在幾乎見過了團購戰場上的前幾名後,最終選擇了規模不是最大,數據卻十分穩健的美團,併力薦之,這主要,還是相中了美團的團隊。

我時常聽硅谷的人“吹噓”他們那Uber和Lyft之間的競爭是多厲害。但你可知道百團大戰時團購公司之間競爭有多激烈?公司內部開會時說了什麼可能悉數傳到競爭對手那裡;為了挖角某人,會派人去照顧下其家人,接送孩子什麼的,既想用溫暖感動你,又有威脅的潛臺詞:如果你不換工作,心裡也得掂量下自己的家人……互聯網裡的競爭,能赤裸裸到這種地步。相較之下,大洋彼岸的那些都太過小兒科了,遠遜於中國的競爭慘烈程度。

在那樣戰火紛飛下 ,要不要拿阿里的錢,我想當時的王興心裡也曾打過鼓:拿錢,會不會之後就要聽人擺佈難自主;不拿錢,在眼前不明朗的局勢面前,沒有一個相關的業界公司來提供支持和幫助,甚至是說這位巨頭轉而站在他人身後,美團還能否突圍?從結果上看,在那個時候,顯然後一種焦慮暫時地佔了上風。

2011年中旬,美團網宣佈獲得由阿里巴巴領投的5000萬美金B輪融資。2012年,糧倉稟實的美團實現了在團購領域的彎道超車。

阿里美團故事的上篇,是一幅伯樂擇了千里馬的場面。阿里也確實安心當過一陣子的財務投資人,抱著佈局生態圈的心態,沒有談太過強勢的條件。

然而幾年之後,阿里認為O2O的應用場景非常重要,謀求與美團的深度合作。但這個時候的美團早已不是當時飄搖的境況,心中有著大抱負的王興自然不願意變成阿里的一部分,很快,這位曾經的座上賓走到了阿里的對立面。

一段關係的變壞,你很難說明是具體從哪一個時間點、哪一個事件開始的,所謂的導火索,其實都是早有鋪墊,包括雙方的一些誤會。

在我看來,王興是一個從來不會說NO的人,即使心裡不同意,經常也不會明確地說出來。因而與其溝通的時候,需要建立一些比較個人的關係,只有在信任的基礎上,他才會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然而,阿里的風格就是快刀斬亂麻,有事才找人,兩方溝通時誤判也就難免了。

當然,除了交流上的誤會之外,更多的是一些更為本質的原因,說得更直白一些,O2O是不是阿里要掌握的核心業務,自己做還是讓合作伙伴來做?阿里內部有搖擺。這裡需要補充的一個背景是,其實美團也好,後來的快的也好,阿里投資這樣企業的業務目的之一是為了支付寶——集團希望通過這樣的投資去掌握一批線下的應用場景。

支付寶之所以能做起來,主要在於它有淘寶這樣排他的支付場景,淘寶、天貓在阿里的自有地裡,自然可以隨心所欲。但是互聯網進入無線時代,線下場景變得豐富多元,阿里想要盡數收於掌中,壟斷所有,怎麼也不可能。阿里希望美團只用支付寶,但王興怎麼可能?面對阿里的這個要求,即使是最不願把NO說出口的王興,也會不假思索地拒絕。畢竟,於他而言,用什麼支付手段,是一個商業決定,決定因素在於哪家的費率更划算。儘管阿里已經拿出了針對合作伙伴的最優費率了,但是相較於騰訊給出的數字,王興還是沒有理由只選擇支付寶。雙方僵持不下,最終的結果,就是支付寶在美團的支付列表裡,被藏了起來,成了一個不太會被人用到的選項。雙方的芥蒂自然更深了。

以至於後來王興對媒體說出了那樣的話:“從戰鬥力來說,阿里非常強,但如果他們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線一點,我會更尊敬他們。”

陌陌、唐巖與阿里

和王興一樣,唐巖也曾在 “要不要拿阿里的錢”上打過鼓。

阿里找上唐巖時,恰逢陌陌剛剛拿到了經緯的A輪投資,對於兩方(陌陌與經緯)來講,都不大可能在這時候讓產業資本進來。

可以說,阿里投資陌陌是一場已高能預警的硬仗。最終,歷時60天終於拿下,在這60天時間裡,我和我的團隊可以說是超高密度地跟多方在進行溝通談判。

當時我確實花了大量的精力來做經緯的工作,但其實這件事本質上還是需要唐巖做決定的。作為一家充分尊重創業者的機構,若是唐巖執意要拿阿里這筆錢,經緯也無法阻攔。唐巖的顧慮,與其說是怕經緯翻臉,還不如是到底拿不拿阿里這筆錢本身。要不要選阿里?或者說,幹嘛非要選阿里?唐巖在糾結。

畢竟此時的唐巖不是沒有其他選擇,若是讓戰略投資者入局,他擔心後者會在未來干涉公司的運營,同時阿里也有可能做競爭產品。但是,選擇阿里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畢竟未來,若是真的要跟騰訊開打,依仗阿里這座大靠山,底氣也能足一些。阿里的誠意滿滿,口氣也很大,上來就跟唐巖要30%的股份。當然,這個數字在之後一度被壓縮到了16.6%,

很多人認為,阿里給錢當然是好事(甲方),但是很顯然,如果是同等的錢、同樣的人、同樣的價格,財務資本如果能爽快地出,唐巖未必不選後者。後來發生的事也一度讓唐巖懷疑自己的這個決定是否正確。

在入股陌陌的一段時間裡,阿里確實一如承諾的一般,安心當了一段時間的純財務投資人,沒有對運營多加干涉,與陌陌相互支持與幫助。但後來,阿里基於業務發展的需要,還是希望和被投公司建立更深的業務協同,希望能建立包含陌陌在內的廣告聯盟。具體來說,是阿里希望搭建一個廣告聯盟,把陌陌等公司的廣告業務整合在阿里的平臺裡。當時一度有傳言阿里要收購陌陌,但這實際上是一個業務上的深度合作,當然,一定程度上也是要求陌陌放棄部分的業務控制權,雙方也就此談了很多業務上的整合細節。這事,談了很久,但最終沒能達成雙方都滿意的結果。畢竟,這樣深層次的業務合作,不是少數股權投資就能達到的效果。

由於深層次的業務上的合作並沒能做成,2016年起,阿里把陌陌看成了財務投資,2016年其開始分多次出售陌陌股份。好在正值陌陌的成長期,(出售股份)並沒有給企業造成太大的負面影響。投資陌陌給阿里帶來幾乎相當於整個集團一個季度利潤的回報。但現如今的阿里與陌陌,到底也是生分了。

阿里需要明白:你不可能什麼業務都做

不得不承認,在接受BAT投資時,創業者多多少少是希望能抱上BAT大腿的。

陌陌唐巖、美團王興,皆如此,面對一場接著一場的戰役,至少有阿里列陣其後,心裡能多點底氣。但他們更加清楚的是,抱大腿是一時。凡是優秀的企業家,都希望能全權掌控自己公司的命運,自然不會希望資本干涉企業發展的方向。唐巖也好,王興、程維、張一鳴也好,他們對自己的期望絕不是被BAT吞下,至少心氣上,都是要做下一代BAT的,所以才有今天的TMD。

這其中的一個悖論在於,越好的團隊,越注重對自身業務的掌控能力,產業資本可能就越難投資參與,而那些對“抱大腿”特別熱衷的公司,“爸爸”說什麼都聽的公司,可能並不是什麼好團隊。

由此說來,與普通VC不同, 產業資本與創業者的初衷跟利益,不是完全一致的。阿里投資項目時會考慮標的企業自身業務是否夠強,能否與阿里產生合作,幫助到阿里現有的業務發展;而被投公司則從另一個完全相反的角度出發,想的是我能不能我能不能借上阿里的力,阿里能給我多少錢多少資源,與此同時,我能不能保持獨立。

如何避免出現像更多的王興式的“反目成仇”?或者說,在面對這樣優秀的創業者,產業資本應該怎麼處理跟他們的關係?這是一門藝術,是產業資本需要不停去思考琢磨的,它沒有一條既定的路徑,也沒有所謂的規則可以遵循,你要去不停地跟這些人去磨合關係。

在這之前,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想清楚什麼是要自己做的,什麼是不用自己做的,弄清楚了以後再和他們合作。如果暫時想不清楚,或者是一個動態發展之事,不妨先佔一個坑。這樣才會有更多選擇的權利,否則很可能就一直是局外人。

所有到了類似阿里這樣一個階段的企業都應該明白的現實是,你不可能什麼業務都做。什麼都想自己做的微軟最後也沒能壓住谷歌的崛起。而產業資本,一定是會介入到非常多非核心業務的領域,這甚至原本就是產業資本創建的初衷,如果總想著去把一切都牢牢拽在自己手裡,肯定是不行的。 不是你的核心業務,就讓給別人做,通過持股保持足夠的影響力就夠了。一代又一代的企業總會不斷起來,這是整個新經濟發展的規律,不可抗拒。

拿阿里資本來舉例,你不能因為要控制一個支付場景而投一家公司。類似滴滴快的、美團的案子,有人認為,如果我不把這些應用場景抓在自己手裡,那我們的支付工具是不是也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道理是沒錯,支付寶當年在淘寶上正是這麼起來的,但在應用場景五花八門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你不可能為了創造、控制一個應用場景去進行投資,你花大量的資源跟別人拼,最終的收效其實是非常小的。

美團把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放前面,就是費率問題,是商業問題,而不是誰控制的問題。 用哪家對王興而言是一個商業談判,不要用資本的方法去解決商業的問題,這樣會出現一些偏差。於阿里而言,一件兩件事情發生還看不太出來,長此以往,就會樹敵太多,自身的資源也大量的消耗在這上面。

好比如今的美國。美國國力之強大,毋庸置疑,創造力亦是領先於各國。然而其一會兒敘利亞、一會兒伊拉克、一會兒阿富汗、一會兒朝鮮,一會兒伊朗,這些事,分開來看,都不太會對國力造成太大影響,每場戰役美國可能也不落下風,但是累積下來,這個國家的資源、財富、精力就慢慢耗損了,一個國家的實力也就慢慢相對下降了。 這是一個看不見的過程,是一個長時間的問題。

儘管現在的阿里足夠強大,團隊足夠厲害,一兩件事走偏了其實不會帶來太大的損傷,但是如果長久地走偏,對公司傷害是很大的。核心業務強的時候,尚能維持住,要是核心業務稍微弱一點,在這些事情上依舊這般消耗,也許就給了他人可乘之機。坦白說,這些道理並非產業投資操刀人不明白,但到最後往往還會是“屁股決定腦袋”。

阿里是我幾十年職業生涯中所遇到最好的公司,沒有之一。有幸身在其中時,才能理解阿里之所以成為中國超一流的科技巨無霸的原因,其戰略、文化、團隊和執行皆非常優秀,我離開阿里後亦始終對其抱有感情,但是在“投資與控制”這個問題上,我不得不直言一句:對於阿里來說,學會放手很重要,有些業務完全可以讓其他人去做。

阿里不僅在美團上有先機,在騰訊之前也和點評接觸過,“起大早,趕晚集”,最後新美大卻最終走到阿里的對立面,很是可惜。如果阿里在這兩個公司佔有影響力的股份,讓王興團隊做出一個服務業的淘寶,像螞蟻、菜鳥那樣一個板塊獨立發展,和阿里共享服務業互聯網化這個萬億市場的大蛋糕,比起阿里自己要投入數百億去打這個戰爭,豈不更好?最後打完的結果很可能還是分享這塊大蛋糕。

阿里要做什麼?別人做不了的業務。

比如阿里雲和B2B業務,幫其他企業搭建高效的基礎IT平臺,節省企業資本性開銷,提高競爭力。阿里雲絕對不是一個小企業能做的,這需要的不僅僅是大量的資金,還有其他公司的信任,需要他們相信,把自己的東西放在你這是安全的,光這一點,就不是一個小品牌能夠做到的。

再比如支付,也是需要足夠大體量公司的信譽背書的。因而,圍繞阿里雲,投資團隊會幫忙收購一些核心的技術、企業,即使是需要花大價錢,然後將其整合其中。這種業務性投資是非常值得的。還有新零售和國際業務,阿里這樣體量的公司有資源,有能力,有競爭優勢去做。

從產業投資的角度來說,我以為谷歌的模式,或許提供了一個相對最優解,通過旗下獨立的風險投資公司去完成生態型佈局,內部的企業發展部去做收購兼併類的投資,以增強自身核心業務實力和發展。

兩手兼顧,也許就不會出現烏鎮那樣讓阿里尷尬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