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秦岭徽派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迟迟不见保护,如今快毁了

徽派建筑,又称徽州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于徽州(今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及严州、金华、衢州等浙西地区。

秦岭徽派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迟迟不见保护,如今快毁了

然而在陕南秦岭里,也有一座清代徽派民居,2008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清代徽派民居名叫“花屋”。花屋是民间称呼,官方称为汪氏民居。清代一般把建筑群较大,雕梁画栋的大宅叫花屋,意思在这个房子很漂亮。

秦岭徽派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迟迟不见保护,如今快毁了

但是虽然被列入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却迟迟不见保护,如今残破不堪,保护性修复至今未能进行。村民也已经都搬出花屋另外建房子住了。

秦岭徽派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迟迟不见保护,如今快毁了

花屋坐东朝西,平面呈矩形,由两个院落组成,占地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一大四小对称的天井、高翘的马头墙(也叫风火墙),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

秦岭徽派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迟迟不见保护,如今快毁了

此建筑始建于乾隆年间,房屋的主人姓汪,原籍安徽,移民到此。这是秦岭里少有的具有徽派建筑风格、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建筑群。

秦岭徽派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迟迟不见保护,如今快毁了

房屋的雕刻也很精美,题材丰富,有“福禄寿星”木雕字样,融徽派风格与关中风格于一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