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區塊鏈技術會讓金融危機成為“過去式”?

在區塊鏈運動的意識形態中,2008年的金融危機佔據了一個特殊的位置。作為全球資本主義歷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它很容易提供一個基本的敘述,證明了分散的數字貨幣的目的。

當我們對財富的集中保管者過分信任時會發生的事情;這就是集中信任的崩潰,走向了極端的情況。因此,2008年是加密貨幣的傳奇開端,這既是當前機構大崩潰的時刻,也為數字貨幣的誕生鋪平了道路,同時也被認為是中本聰的靈感來源。

區塊鏈技術會讓金融危機成為“過去式”?

基礎敘述的一部分是,如果當時區塊鏈已經存在,這場危機就不會發生。相應的,在不久的將來,如果分佈式分類賬技術(DLT)廣泛應用於金融領域,可以使我們免於下一次大蕭條。至少,這是許多加密專家和金融專家經常聲稱的,最近的一位是前摩根大通北美投資銀行副總裁龐華棟。

這位前華爾街高管除了認為區塊鏈能夠降低全球金融風險、以低成本建立信任之外,提供的細節很少。為了證實龐華棟的觀點,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其他有影響力的加密專家是如何思考金融危機與區塊鏈技術之間的關係的。

信任危機

在最近出版的《真相機器》(the Truth Machine)中,fintech記者邁克爾·凱西(Michael Casey)和保羅·維格納(Paul Vigna)援引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的故事,闡述了他們的書中最重要的觀點之一:信任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他們認為,儘管許多金融界人士仍將2008年的事件視為短期流動性危機,但這種評價從根本上講是膚淺的。事實上,次級抵押貸款泡沫期間所發生的事情,隨後轉移到整個全球銀行體系,其根本原因,是社會對金融機構的信任,以及它們的記錄保存系統和實踐的完整性。這種堅定的信念使銀行家們能夠操縱他們的賬簿,積累和轉售幾年來幾乎沒有價值的資產。

區塊鏈技術會讓金融危機成為“過去式”?

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在危機最嚴重時期僅僅9個月就創下了42億美元的創紀錄收益,這一事實表明,該公司的財務報表並不能完全說明現實。正如凱西(Casey)和維格納(Vigna)援引彭博社(Bloomberg)記者馬特•萊文(Matt Levine)的話說,在這種背景下,即便是一些無可爭議的“現實”概念也不穩定。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已經變得如此複雜,以至於即便是誠實的會計核算,也不過是對銀行資產在市場上的價值進行了一系列有根據的猜測。人們幾乎不可能確切地知道某家銀行上一季度是盈利還是虧損。在某種意義上,現有的簿記系統已經達到了它的可擴展性極限。

凱西和維格納指出,銀行會計的核心仍然是數百年來的複式記賬實踐,即在資產評估過程中核對借方和貸方。這一體系一直是現代資本主義的組成部分,因此,我們享受著大量的下意識的信任,我們傾向於給予根深蒂固的“默認選擇”,但這種信任可能是錯誤的。除了效率低下之外,複式會計為操縱提供了充足的依據。

在債臺高築的同時,臭名昭著的雷曼兄弟利用了一些見不得人的花招,讓自己的賬簿看起來像是這家公司在蓬勃發展。根據凱西和維格納的說法,其中一項措施要求在本季度末將大量債務從賬面上轉移出去,並臨時存放在回購交易中——回購交易是一種旨在提供短期流動性的工具。一旦季度報告被美化,債務就會重新回到資產負債表上。另一個方案利用了“難以估值”資產的概念,因為銀行的會計人員給這些資源分配了隨機的高價值。從本質上講,這家銀行運行著兩個並行的賬簿:一個是內部的,另一個是面向公眾的。

出路

如果我們承認,缺乏透明度,再加上對銀行的過度信任,是2008年危機的主要驅動因素,而且可能是未來危機的驅動因素,那麼分配銀行業的分類賬看起來是一個很有希望的解決方案。一旦每項資產的價值和所有權都被清晰地記錄在一個透明的、共享的數據庫中,就會出現腐敗行為,就像雷曼兄弟的行為一樣,代表單個參與者,這將變得不切實際。正如亞歷克斯•泰普斯科特(Alex Tapscott)在其2016年出版的《區塊鏈革命》一書中所指出的,通過提高資本流動的透明度來維護金融安全,是區塊鏈技術在避免下一場重大金融災難中發揮作用的關鍵領域之一。

區塊鏈技術會讓金融危機成為“過去式”?

在Tapscott看來,中央銀行或其他監管機構將不再需要去各個銀行審查其業務。訪問交易的共享記錄將允許他們實時監控現金流量。因此,監管機構可以清楚地瞭解整體流動性和風險分佈,並有能力跟蹤單個公司的行為。有了這些手段,當局將不再需要猜測金融體系的健康狀況。相反,他們既可以看到資本流動的宏觀視圖,也可以獲得需要干預的特定阻塞點的早期信息。

Tapscott還評估了區塊鏈在其他金融風險尤為突出的領域的潛力。其中,貸款欺詐是導致“壞賬”擴散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在未來,所有借款人都將個人ID存儲在一個分散的數據庫中,貸款欺詐將成為過去。最後,Tapscott認為,分佈式分類賬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將有助於消除整個行業的影子銀行業務——這是一個充當金融中介但在受監管空間之外運營的機構。

區塊鏈可能對金融危機的威脅給出的一個激進答案是,該技術有能力重新定義整個全球金融體系,並使以當前形式存在的銀行過時。正如伯克利的Urvi Guglani的區塊鏈銀行在一箇中等職位上預測的那樣,銀行作為值得信賴的中介機構可能在未來20年內逐漸消失。隨著p2p網絡取代它們成為主要的信託基礎設施,金融將從資產支持模式轉變為以現金流為基礎的模式,不會出現資產估值錯誤和核心風險被低估的危機。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新模式將不會受到任何系統性故障的影響。

限制

上述所有解決方案都假定了區塊鏈技術採用的先進狀態,銀行業的所有參與者以及監管機構,甚至個人客戶,在共享的分佈式賬本上進行交互。這種願景離成為現實還有多遠?它肯定會以這種方式實現嗎?

雖然目前幾乎所有主要銀行都在開發DLT應用程序,以簡化後臺處理流程,但它們的努力是否會產生一個完全透明的、非中介化的系統,還遠未得到肯定。如今,區塊鏈領域行業合作的主導模式是一個組織聯盟,尋求建立開源軟件的通用標準。

如果指望世界頂級金融公司把它們的資源集中在一起,僅僅是為了建立一種能夠處理政府和國際監管機構的精確監管工具的體系,那就太天真了。或者,現有的銀行正在為點對點的網絡建立基礎,它會逐漸接管信任管理功能。更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銀行通過在區塊鏈開發競賽中取得領先地位,打算推出一套按其條款運行的基礎設施。一旦建立並運行起來,它肯定會允許更多的問責和監督,但它不太可能挑戰現任的守門人的核心角色。

毫無疑問,分佈式賬本有望取代複式簿記,成為金融的命脈。然而,分佈式賬本的形狀和大小各不相同,最終將採用哪種記賬方式還有待確定。華爾街銀行爭相建立的被批准的區塊鏈肯定會減少系統中的摩擦,增加金融機構的責任,但它們不太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信託管理模式。

另一種選擇是從零開始建立一個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以真正的點對點精神,依賴於無權的分類賬。這種轉變需要巨大的政治意願,或者需要一個分散的、全球性的推動,推動金融體系的復興。無論採用哪種模式,我們都不應將保存記錄的安排理想化,並考慮到這種安排可能容易受到濫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