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游戏《三国志11》中,哪些城市能用水攻?其中有哪些典故?

传奇冷风君


大家好,欢迎乘坐游戏探索机!


《三国志11》是一款玩法很多样的游戏,打仗的花样很多。消灭一支部队,你可以用普攻,可以用战法,甚至还能用火攻。不过要论最省事,威力最可怕的一种方法,那还得是水攻了。当你触发水攻,无论敌军有多少部队,只要在淹没范围内就会全军覆没。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谈谈《三国志11》中的水攻。要触发水攻是有条件的,城市旁边必须建有堤坝,这是游戏的原始设定,只有四座城市有,分别是邺城、寿春、下邳、襄平。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唯有这四座城市能够使用水攻呢?有什么典故吗?


首先从下邳开始说,我们都知道曹操为了消灭吕布,曾把他死死围困在下邳,吕布自恃粮食足备与曹操顽抗。最后曹操用水淹下邳,终于擒获吕布。而邺城也和下邳情况差不多,老板进攻邺城时,派人围着邺城挖一道沟渠,邺城不攻自破。

司马懿平定辽东公孙渊叛乱时,正值襄平城外大雨滂沱,魏军都泡在雨水中。可司马懿深知公孙渊已经粮尽,仍然下令紧攻城池,终于剿灭了公孙渊。魏国诸葛诞在寿春造反时,正是雨季的时候,诸葛诞觉得魏军很快就会被洪水吓走。可那一年却不幸碰到了旱灾,等不到雨的诸葛诞最终兵败身死。

我是游戏探索机,想了解更多精彩,请关注我!

传奇冷风君


311是一款策略游戏,有很多的玩法,打杖的花样特别多。想要消灭一支军队,打杖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直接用普攻,不过好像没什么意思,一般情况下都会加一点战法进去,你也可以用火攻,简单粗暴死伤快。

还有也可以水攻! 不过那么多种方式,要论最简单粗暴,威力最大的就是水攻了!当水攻成功触发后,管你对方有多少人马,多少军队,只要在范围内的,只要是活物,基本上无一幸免。 但是在311中要触发水攻是有条件滴,那么历害的东西不是说要就有的。因为水攻需要大量的水,而这个水也不是凭空岀现的,是需要战场周围就要有的。



在城市旁边,必须要建有堤坝,这个是游戏中早早就设定好的,整个311战场中,就只有四处满足这个条件。它们分别是,绞肉机寿春,还有下邳,襄平跟邺城。有小伙伴就问了,怎么就只有这几个位置有呢,其他地方怎么就没有,凭什么来设定的?


其实是有典故的。先说下邳,众所周知,当年在下邳这个位置,曹操为了消灭吕布,在下邳跟吕布耗了很长时间,而吕布的粮食十分充足,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曹操最后是用了水攻,水淹下邳,这才擒下了吕布。 邺城也是差不多,曹操进攻邺城时,令手下围绕着邺城挖了一道长的的沟渠,最后邺城也是经过水淹后,顺利拿下。 还有公孙渊当时所占的襄平,这个有点不一样,司马懿当年奉命平定公孙渊,而恰逢下大雨,整个襄平都在水里泡着,最后不废什么力气就剿灭了公孙渊。 最后说说寿春,魏国的诸葛诞在寿春造反时,刚好是雨季,诸葛诞觉得魏军很快会因为洪水而怕了。可惜那年闹旱灾!

这说这么多了,喜欢的小伙伴帮忙点个赞哈。


伏地魔Jason


在《三国志11》中能被决堤放水攻城的一共有四座城市,分别是下邳、邺城、襄平和寿春。接下来就说说这些城市为什么能被“水攻”!

下邳

四个城中被水淹最出名的就应该是下邳了!因为吕布殒命与此。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征讨吕布,先后夺取了徐州和小沛。吕布无奈退守下邳城坚守,曹老板围攻两个月而不能将其攻下,意欲撤退之时,荀攸和郭嘉力劝曹操继续进攻不能养虎为患并献上水淹下邳之计“决沂河、泗河之水,淹下邳城。”而早有反意的吕布手下趁此机会生擒了吕布并押解给曹操,最终吕布在白门楼殒命。

正史与《三国演义》对于这段的记载大致相似,只不过此时征讨吕布的只有曹老板自己。

邺城

邺城被水攻,又是曹老板的杰作。在邺城之战过后,曹操算是对于北方取得了绝对控制权,也将自己的都城从许昌搬到了邺城。

此时北方最大势力袁绍已经病死,但是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却为了争夺继承权大打出手,袁谭不敌袁尚而想曹操乞降求援。而曹操也意欲借此机会一举平定北方战事。

邺城为袁家大本营,袁家在此苦心经营十几年,此城可谓深沟壁垒。曹操纠集大军半年之久,才将此城攻破。其中不仅使用了围点打援等战略方法,还进行了水攻的计策才将断粮百日的邺城攻下。

曹操早在刚刚围困邺城之际,就修筑了各种土筑工事,给予邺城立体化的攻击,但都被袁尚手下的别驾审配给抵挡住。曹操在久攻不下之际将所有工事全部毁坏,开始在地上挖掘壕沟,只不过刚开始的壕沟只有一米宽左右,并且制作的极其简陋,让审配放松了警惕并没有引起注意,随后的晚上曹操命令手下部队连夜将壕沟挖深并扩展到五米宽。待第二天早上审配再次登城巡视时已经傻了眼,虽然他不知道曹操要干什么,但是心中已有不好的预感。随后曹老板挖开漳河的堤坝,将漳河水引入壕沟,再接着设计好的地势,灌向城内。

虽然此计成功,让邺城变成了水城,但是审配却依然没有投降。无奈袁家大势已去,加之城中早已无粮无草,不断有城中之人投降和作为内应,最终历时半年之余才将邺城攻破。

襄平

三国时期的襄平,因公孙渊背叛曹魏,自称燕王,结果被司马懿攻破并进行了大肆的屠杀而出名。

襄平根据正史记载,不但没有被水攻,还因为连日的大暴雨将司马懿的部队困在营帐之中不能动弹。

司马懿此次与快速围剿孟达不同,这次与公孙渊的对决,本就决意永除辽东后患,将本地势力彻底斩杀殆尽,而没有选择与公孙渊快速决战,而是将襄平围困起来,再加上当时襄平连日大雨,也让司马懿无计可施,只能等待大雨过后再攻取襄平。在连日的大雨过后,天气放晴,司马懿也命令部队展开全面的进攻。最终不仅击杀了公孙渊、连所设置的文物群臣2000人也尽数斩杀,此外为了永除后患还将城中15岁以上的男性全部诛杀,人数达到7000余人。

此役过后司马懿彻底平定了辽东,解除了曹魏的后顾之忧。

寿春

寿春和襄平一样,并没有什么水攻之战,同样是因为一场大雨和一场决定性的战役而闻名。

袁术早前收养了战死的孙坚之子孙策,而孙策为了摆脱袁术的控制,边用“玉玺”向袁术借兵征讨江东。有了玉玺的袁术就有了自立为王的野心,191年袁术终于在寿春自立为王,建号仲氏。

此时虽然汉朝衰落,但是众多势力依然尊奉天子,不敢有违背汉名的举动。袁术自视甚高,在此时自称帝王,就是公然背叛国家。此举遭到了曹操、刘备、吕布和孙策四路人马的夹击。

王垕,这个名字或许大家并不知道是谁!但是说出他的职位,粮草官,那么大家就应该有这么印象了吧!曹操与刘备、吕布、孙策四家围攻在寿春的袁术,可是由于寿春地区多年灾害和连日的大暴雨,导致曹操军补给跟不上,只剩下三日的军粮。此时曹操对王垕说:“我要借你项上人头已安军心。”随后曹操将王垕斩首,并将粮草短缺的责任推卸给王垕,同时喊出三日破寿春的口号。

此役的大雨所在众多资料中并没有记载,但是通过逻辑推断也可得出!曹操如此熟悉兵法,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不是因为大雨这样的事件,怎么会搞得自己部队的粮草跟不上?!另外对于此战役在《三国志曹操传》当中的“寿春之战”也有过类型情形出现。

寿春一战,袁术正式退出了群雄的行列,最终被刘备击毙!


以上就是《三国志11》当中可以被水攻的城池和他们典故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