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也許我們這批年輕人是史上最焦慮的一代

也許我們這批年輕人是史上最焦慮的一代

“也許我們這批年輕人是史上最焦慮的一代。”

經過這段時間高房價、高房租等經濟熱點的輪番轟炸,一些年輕人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而近日民政部門披露出來的2017年的結婚率數據,似乎又把當下年輕人的焦慮放在了放大鏡下。

前幾天,民政部發布《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統計數據顯示,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2017年共辦理結婚登記1063.1萬對,比上年降低7.7%,結婚率為7.7‰,比上年降低0.6個千分點。

現在的年輕人,連戀愛都不談了?


1

結婚、離婚出現“尷尬交叉”

我查詢了2010年~2017年的《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並就其中的結婚率和離婚率數據做了一張簡單的圖表,方便大家的閱讀和理解。

也許我們這批年輕人是史上最焦慮的一代

通過這份圖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從2010年開始,我國的的結婚率逐年下降,而離婚率則逐年走高。尤其是在2014年這個時間節點,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到了2015年前後,結婚率和離婚率更是出現了尷尬交叉,而後這兩者開始加速逆向而行。

有心人不免要問,2014年、2015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2013年底到2014年初,我國的經濟下滑趨勢明顯,房地產市場積壓了大量庫存。為了刺激經濟增長,解決樓市庫存問題,相關部門赤膊上陣,託底救市。

在2014年底,除了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紛紛取消限購。2015年,“330”新政發佈,寬鬆政策開啟,首套房首付降至2成,二套房首付降至4成。與此同時,貨幣政策也開始走向寬鬆,2015年央行連續5次降準降息,商業貸款利率降至10年來最低值。

可連續幾輪下來,樓市去庫存的任務完成的並不理想。直到2016年,棚改貨幣化開始,樓市的狀況徹底得到改觀,居民買房的熱情徹底被喚醒,房價也在2016年迎來新一輪的暴漲。

房價暴漲的2016~2017年前後,離婚率出現了明顯上升,這或許並不是一種巧合。在民間,關於“高房價導致離婚率上升”已是很多人的共識。這裡面,既有由於樓市限購政策促成了的一部分“假離婚”案件,還有一部分因為高房價讓很多家庭反目成仇的例子。

房子,再一次被證明和家庭幸福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2

生活壓力之下,房子排在愛情之前

也許我們這批年輕人是史上最焦慮的一代

相比離婚率上升,高房價的壓力造成現在年輕人結婚率低下,則更是直觀瞭然的結果。

這也並非是人們都變得“唯房是圖”,而是現在的時代背景讓想結婚的人們“不得不”關注房子。

在如今這個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節奏越來越快的社會,有沒有房子,能不能買到房子,會給一個人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同。

也難怪現在很多年輕人一談到結婚,首先想到的不是情感,不是合不合適,而是你的收入,你有沒有車,有沒有房。這也並不是他們只看重這些,而是認為,這是戀愛、結婚的“必要條件”,甚至是一個“前提”。只有在這些“基礎硬件”滿足了以後,才能進一步談到有沒有愛情。

同時,競爭的加劇也自然而然地延後了人們的結婚年齡。越是大城市這種情況越普通。

相關人士披露,我國一些發達地區,初婚年齡已經到達30歲以上。比如,2017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


3

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

結婚率持續走低,晚婚晚育現象越來越普遍,造成的最大後果就是我國的生育率水平低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

也許我們這批年輕人是史上最焦慮的一代

上面這張圖表,深刻顯示了目前我國人口的現狀。從2008~2010年,人口出生率出現了明顯下滑。隨著2011年開放“雙獨二胎”後,人口出生率出現了小幅的上漲。2016年開始“全面二胎”後,人口出生率出現了一定的增長,但這個勢頭也僅維持了一年,在2017年,人口出生率就出現下降。現實好像比我們預想的要嚴重。

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降低生育率比較容易做到,但是要提升生育率則要困難很多。

前幾天,圍繞是否設立生育基金以及社會撫養費的話題討論就曾在朋友圈刷屏。中國該出臺什麼樣的鼓勵生育政策,已經成為學界和輿論討論的焦點。

遺憾的是,生育意願這種事,可不是隨便出臺一個政策就能徹底改變的,目前我國生育率下降也是由多項因素造成的,包括育齡婦女受高等教育的原因,不斷推遲生育年齡,以及房價、教育支出等因素導致的高養育成本。

就像有網友戲說的:如果生二胎就獎勵一套房,可能還會考慮一下。

也許我們這批年輕人是史上最焦慮的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