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女詩人專場:誰說女子不如男?看看古代女詩人的大氣詩篇

女詩人專場:誰說女子不如男?看看古代女詩人的大氣詩篇中國古代的時候,舞槍弄棒、舞文弄墨似乎都是男性的事情,女性往往被視作給家庭服務的。除去大名鼎鼎的李清照,人們往往說不出太多女詩人的名字。而且女詩人的作品,往往被視為華麗濃豔,沒有氣度的閨閣戲作。是啊,女性們生活的天地相比於男兒要狹窄很多,視野限制了她們的思路。可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優秀的、氣度不凡的詩篇從女詩人的筆下流瀉而出。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

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上面的一段只是節選自一首長達108句,500多字的五言律詩《悲憤詩》,這首詩出自東漢的著名才女蔡琰之手。比起蔡琰這個名字,可能大家更熟悉的是蔡文姬,還有她和曹操之間的故事。這首詩跳出了閨閣情懷,描述了在亂世中詩人自己流離的命運和百姓們遭受的苦難。在文學史上,這首詩的地位也非常高,是第一首自傳體五言長篇敘事詩。整首詩字字血淚,替無窮受難的百姓們傳達了心聲,控訴了這場悲劇的製造者們。真摯的感情貫穿了全詩,曲調非常激昂。女詩人專場:誰說女子不如男?看看古代女詩人的大氣詩篇

峨眉山下水如油,憐我心同不繫舟。

何日片帆離錦浦,棹聲齊唱發中流。

這首詩是唐代女詩人薛濤的《鄉思》。薛濤從小是被父親視作掌上明珠一般養大的,從小父親就親自教導薛濤讀書寫字。小時候的薛濤就展露出了作詩的天分,父親薛勳在梧桐樹底下納涼時隨口吟處了兩句“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八歲的薛濤竟然接上了父親的詩句,她說:“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雖然詩句還有些稚嫩,但是頗有巧思與古風。後來薛濤瘋狂愛上了比自己小11歲的大詩人元稹,然而元稹最終沒有選擇她,雖然薛濤想開了,但是徹悟的她從此穿著道袍度過了餘生。

寒雀無聲滿竹籬,凍雲四冪雪將垂。

北風不看人情面,控勒梅花不放枝。

女詩人專場:誰說女子不如男?看看古代女詩人的大氣詩篇

這首小詩是宋代才女朱淑真的《欲雪》,整首詩在肅穆清冷的基調上寫的活潑可親。前兩句猶如鋪開了畫紙花了白茫茫一片,後兩句的俏皮就如這白茫茫一片中勾勒出了一枝梅花。朱淑真傳世作品很多,算得上是留存作品最多的女作家之一,頗有文采,然而她的名氣總不如李清照大。朱淑真曾經寫過“婦人雖軟眼,淚不等閒流。”這句話,也可以表明這位女詩人內心的氣概。朱淑真的“人憐話似舊,花不知人瘦。”一句,筆者認為頗有巧思。

無才多病分龍鍾,不料虛名達九重。

仰愧彈冠上華髮, 多慚拂鏡理衰容。

馳心北闕隨芳草,極目南山望舊峰。

桂樹不能留野客,沙鷗出浦謾相逢。

這首詩是中唐詩壇上詩名頗盛的女詩人李治的一首《恩命追入,留別廣陵故人》。李治存世作品不多,比較有名的就是那首《八至》: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看這兩首李治的作品,恐怕很難想象是女詩人的作品,情調深沉,感慨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