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24歲就高中狀元,因為名字太難聽被慈禧嫌棄,結果46歲當上主席!

經常翻閱歷史的人,常常會在其中發現很多有趣的事,許多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集中體現。在清朝末期的時候,局勢動盪朝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外來威脅,許多文人志士懷著一顆治國之心想要改變清政府這種局面,力求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

24歲就高中狀元,因為名字太難聽被慈禧嫌棄,結果46歲當上主席!

但是當時朝廷思想庸腐到了極致,不僅不給這些有志之人提供一個施展自己的平臺,還怕他們的言行惹怒外侵國家,平平發佈文件對他們進行打壓。

在清朝末期時,皇帝的權力如同虛設朝廷的主要勢力集中於慈禧太后手中。由於她思想的侷限錯過了很多挽救清政府的時機,讓許多慕名效力而來的人們得不到重用。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譚延闓。

24歲就高中狀元,因為名字太難聽被慈禧嫌棄,結果46歲當上主席!

譚延闓的父親在朝中做官,他是家中唯一的一個孩子,所以無論各種才學都對他要求十分嚴格。在這種約束下他年僅二十四歲便榮登考試榜首,最後參加殿試,以期任職。

24歲就高中狀元,因為名字太難聽被慈禧嫌棄,結果46歲當上主席!

可是當時慈禧太后僅僅因為對他的名字不太喜愛,便賜予他一個閒職任官,即便這樣也沒能打消他的報國之心。他在這個小小的職務上盡心盡職,做好每一件朝廷交代下來的事情,常常和朋友一起暢談國事,由於他才能出眾,最後朝廷搞出的新政便是在他的帶領下完成的。

24歲就高中狀元,因為名字太難聽被慈禧嫌棄,結果46歲當上主席!

隨著國家體制越發落寞,不可改變。他辭掉朝中官職,決心加入武昌起義的隊伍中,來推倒清政府的腐朽政權。後來在人們的擁護下出任省長這一職務。到20世紀20年代的時候,譚延闓受局勢所迫加入了國民革命軍,在這期間他屢建戰功多次被授予重要職務,最大坐到過南京政府的主席,在他50歲的時候因病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