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2019考研|找不到考研參考書目?教你搞定專業課書目

摘要:最近,小編聽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關於如何找專業課書本的,其實,有些學校的設置比較“奇怪”,他們從不公開公佈參考書目,所有的一切只能靠考研er們自己努力去探索。還好小編與你們同在,馬上告訴你尋找專業課參考書目的原則、渠道和推薦

2019考研|找不到考研參考書目?教你搞定專業課書目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也是一場策略戰,很多事情如果自己不去提前準備的話其實是沒有人去幫你的,考研之路是孤獨的,從始至終你都要學會協調如何能夠將複習完美的融合進自己的生活,期間你還要可能面臨不斷的刷各種副本的情況出現,這沒辦法,畢竟大部分準備考研的都是在校生,客觀條件不允許。

關於參考書,如果是那種有著堅定目標的同學們,早做準備是最好不過了。專業課的參考書,到底應該如何尋找呢?有的學校會在招生簡章裡寫明,但是有的書卻又找不到。比如北京大學59個招生院所無一指定參考書;清華大學的招生院所、專業方向也大多不指定參考書目;再如人大、北師大、復旦、廈大……各院系,不指定參考書的所在多有。而且,現在不指定參考書的院系專業越來越多。

考研是一門應試考察,如果找到專業課出題的源頭參考書,自然事半功倍,勝券在握了。對於跨專業考生而言,尤其如此。這個時候真的是需要大家各顯神通了。但是,不指定參考書,不意味著沒有參考書。而找到這些“秘而不宣”的參考書,其實很簡單。下面告訴大家可供參考的幾個規則:

►找書原則

1 相信經典的力量

經典教材是對本學科知識的高度濃縮和概括,提出本學科的“真問題”,引導你去追問,去思考。經典教材可以“讀厚”,因為有容乃大;也可以“讀薄”,因為含英咀華、去粗取精。就經典教材的選擇而言,任何學科或專業中經過時間淘洗、實踐篩選後剩下的所謂經典教材為數並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2 選教材別抱門戶之見

有些在選擇經典教材時,千萬不要以派別定親疏。比如,經常有同學會問:人民大學出版社的書要不要看?復旦大學出版社的書要不要看?或者人大老師的書或論文要不要看?清華老師的書或論文要不要看?當然要看。僅就人文社科領域而言,中國各個大學之間並未形成觀點、立場明確的“學派”,根本無需考慮流派的區別!盡情去看就好!

3 導師“導”你的考研

就目標院校的導師研究方向而言,各個導師往往有自己的關注方向和研究領域,這些關注點有可能就是當年的出題點。

老師每年都會有各種演講、研討會,這些發言和會議的主題就成為每年考生尋尋覓覓的蛛絲馬跡,有可能透露出當年考題的熱點,這一點似乎屢試不爽。另外,目標院校導師近幾年出版的書籍、發表的論文等,都需要適當關注。

4 真題會說話

不指定參考書,那真題便是終極的參照!如果說,經典教材和導師寫的書,是一縱一橫的經緯網,那真題便是數據分析裡的熱力圖,它會告訴你到底哪些內容是你需要牢牢記住的,哪些領域是從未被關注過的不毛之地。

但不建議主張大水漫灌式地看書,因為研究生入學考試所考查的範圍和深度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們對書目的選擇,必須建立在對歷年真題的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基礎上,有的放矢,把時間花在真正能幫你產生分數的地方。

5 善用方法找前輩

其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師兄師姐取經。每年學校都會公佈錄取名單,拿著這些名單,想辦法聯繫到他們,要資料,求經驗,說幾句好話,什麼資料信息都要出來了!

但給大家一個建議,在問“前輩”之前先要有自己的思考,最忌諱這類讓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問題:師兄(師姐),我該怎麼複習?

6 熱點別陷得太深

相對經典教材而言,專業期刊時效性較高。對學科熱點、社會熱點保持關注,即使對初試沒有直接的幫助,在複試中也有可能考查到。到底要看哪幾本?

對於本專業學生,這可能是不言自明的,但對跨專業考生則是旱鴨子下水,無所適從。建議考生一定要多看看前輩的經驗貼子,多跟本專業考研的同學交流,多找幾個研友問一下。對學科熱點、社會熱點保持關注。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期刊、雜誌、論文是個無底洞,目的僅在於開闊學科視野,千萬不要陷得太深。

7 別被網上書單唬住

正是有許多學校專業不指定參考書,網上便流傳著形形色色的書單,問書目、曬書單也成為這些院系的考生一年年薪火相傳的一個傳統。這些書單既為後來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但同時也給考生造成一定的困擾,尤其是當這個書單過於龐大時,會給後來者以高山仰止、唯有嘆息的沮喪感和挫敗感。

8 不指定參考書目,出題必然開放

題目開放的好處是不拘束、可拓展、有充分的緩衝或轉換空間。舉一道題目為例。北大傳播學考卷中,有一道題要求分析“鳥叔之風靡全球”。這是一個很好的考查時事熱點與專業理論結合的題目,有許多角度可供分析,似乎誰都能說上幾句,但要想把問題說透,就不那麼容易了,需要帶上傳播學的眼鏡,以學科視角來審視分析。既緊貼社會關注,又有理論延展的空間,這樣的題目,參考書自然不會給你答案。

9 思考遠遠比閱讀更重要

參考書,不是靈丹妙藥;知識點,只是組織答案的材料;通過閱讀和思考,形成學科思維、開拓學科視野,並藉以更深入的理解自己和社會,才是最重要的。

所謂“功夫在書外”,建議清晰學校的考查範圍和深度,然後努力讓自己掌握的知識面超過考查面,讓自己掌握的知識深度超過學校考查的深度。

•更重要的是怎麼思考

如果一定要有所建議,建議要有問題意識,拒絕似是而非。每門學科都會有自己的學科問題,某個理論你是否真的懂了?對某門學科熱點問題你是否有真正瞭解並理解?對學科知識脈絡、流派譜系是否真的捋清楚了?

真正理解問題才是根本,方法上可以“不擇手段”。很多同學對許多知識其實是似懂非懂的,而這是考研的大忌。上文所說,不指定參考書的學校出題往往靈活,不會幹巴巴考你背誦,而是通過各種比較、各種案例來考查你對問題的理解,似懂非懂的同學往往會左支右絀,現了原形。

►找書渠道

1 目標院校的官網

大多數學校都會在每年發佈招生簡章的同時附一份招生專業目錄和各個專業的參考書目,但是這個的發佈時間會比較晚點,但是歷年參考書籍其實不會有特別大變化,所以大家可以先參考往年發佈的參考書目。但是這並不是個一勞永逸的辦法,同學們還是要在發佈了當年的招生簡章之後去看一看,可能會出現些小變動,也不會特別大,如果有刪減那就省事兒了,如果有增加因為其他的書已經找齊差一本現看也來得及。

這些年來專業課考試的命題方向都趨近於開放性,所以有部分院校沒有設定參考書目。但是大家不要灰心,耐心的查找你所報專業近十年的大綱和參考書目,你可能會驚喜的發現,有的院校在幾年前還是公佈了這些信息的,雖然時效性已經不在,但是一些經典的書目一直都是每年的考點。因此在保證經典的前提下,根據往年書目推測今年的參考書目是有一定幫助的。

小編在這裡要提醒大家,各個學校的參考書目都不盡相同,同學們一定要將書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完全抄寫下來去搜索,避免出現買錯書的情況哦!

2 社交網站,論壇,你所有能夠涉及的互聯網範疇

同學們,這是個最好的時代啊,這個時代是"互聯網+"的時代,沒有什麼事情是互聯網找不到的,當然個人隱私需保護,我們生活的時代互聯網在日新月異的發展,那為什麼不能利用起來呢,小編要告訴各位的,就是利用你所能利用的各種網站和論壇,進行參考書目的相關搜索。

一般總會有些學長學姐會在複試過了確定可以上研究生以後會在一些論壇貼吧等等分享經驗帖,裡面會提到大量的參考書和複習資料。但是,現在互聯網飛速發展,其實門檻並不高,信息來源魚龍混雜,很可能是假信息或者魚目混珠了,同學們還需要一雙"火眼金睛"仔細鑑別。

3 發動本校資源

這個所謂的本校資源,其實就是你所在院校的老師和同學,比如說,你想考英語專業,那麼你的英語老師很可能能給你提供大量信息,還有學校總不會只有你一個人要考研,如果你所在的學校有剛好和你考同一個院校,同一個專業的學長學姐那簡直棒極了。

一般對於同校的學弟妹們學長學姐不會不幫忙的,基本上就可以直接拿到最詳細的書單,也能直接學習考研的經驗。當然,小編溫馨提示,嘴巴甜一點會做人說不定能得到"超值考研經驗大禮包"哦!

4 目標院校的資源

如果你沒有本校的學長學姐,剛好目標院校又沒有提供參考書目,那就需要費一點周折去尋找目標院校的學長學姐了,他們不僅有最詳細的參考書目,還可以告訴你他們平時上課都用了哪些書,方便你深入學習。

尋找這些學長學姐的方法很多,能夠直接去到目標院校的話那就真的是最好不過。當然,目標院校如果離你的學校很遠,出於安全經濟可行的角度考慮,可以去目標院校的論壇或者通過其他社交網站尋找。

不妨去到所報專業的本科生那裡問一下,因為很多導師的出題範圍往往就是從他所教授的本科生教材中挑選的。同時你也可以找到那裡的本科生,打聽一下在課上老師有沒有特別推薦的一些專業書,綜合一下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5 關注導師和學術著作

•關注所報院系的導師論文、微博

沒有給固定專業書目的院校,其目的是希望考生在開放性的環境下能夠培養自己研究的能力而不是侷限於書本上的知識。

那麼,基於這個出發點,大家就要多關注最新的學術動態,尤其是你所報院系的院長或導師的論文或是微博。考研專業課都是由院校自主命題的,出題小組的成員都是由這些導師組成,因此他們最近所研究的東西很可能會出現在明年的試卷上。

•導師本人的著作及其關注的書

研究生實行導師制,導師的研究方向是必須關注的內容,況且有的學校專業課就是直接由導師出題,因此導師的書必看。不僅要看,還要認真吃透。

同時要學會“按圖索驥”,根據書中的註釋和參考書目,尋找到那些導師所關注或參考的書。一些引用次數或提到次數非常多的,說明導師非常重視,很有可能包含重點內容,就應該找來重點看,至於其他引用少的,瞭解即可。

•專業領域內的權威著作

對於本專業考研的小夥伴來說,這類書很可能是你在本科階段就已經讀過很多遍,或聽老師推薦過多次、如雷貫耳的經典之作,所以尋找起來應該不難。而對於跨專業考研的小夥伴來說,則需要去對應尋找。

一般來說,每個專業都會有每個專業的“大咖”,而“大咖”們所寫的書往往就是經典。對於這類書,可以說是必讀的,它們往往包含最權威的論點,以及非常精深的見解,對於專業入門大有裨益。把這類書讀透吃透,就好比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有百利而無一害。

大連文都醬會實時為小夥伴兒們關注考研資訊、報考指南、考研政治複習資料、考研數學複習資料、考研英語複習資料等信息,並且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大家身邊,和大家一起征戰2019考研。關注文都考研公眾號【dalianwendu2013】,瞭解更多考研相關內容。2019考研路上,你有文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