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說起Arches——奇石公園,你可能會覺得很陌生。

但若提到《綠巨人》的拍攝地,你就會恍然大悟啦!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Arches在那條線的攻略中基本上是評價最高的,於是也讓我們無比期待。

我們到達時是感恩節的下午,美國人家裡的大快朵頤應該已經開始,大多數國家公園這天都是中午1點鐘就沒人值班了,然而到了Arches,門口仍有笑臉迎人的大叔。

可見此地太受歡迎,即便在這樣特殊的時候,遊人依然不少。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Arches的中文譯名並沒有直譯成拱門公園,而是奇石公園,實在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在到達之前,我憑著英文名想象,還以為那裡密密匝匝遍地都是形態各異大小不同的拱門呢,身入其中之後才發現是自己幼稚了。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這裡的拱門固然不少,其它千奇百怪的石頭卻更多,所以拱門之稱只是突出特點、以偏概全而已。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在布萊斯峽谷的時候,從遊客中心播放的科普片裡得知,那些紅豔豔的石柱,在很久以前是連在一起的。腐蝕自下而上地進行,把一塊一塊岩石慢慢塑成拱形,然後上面的連接也消失,就變成了一根一根獨立的石柱。

所以,Arches大概就是年輕時的布萊斯峽谷吧?

Arches的岩石是沉斂的赭紅,千姿百態,有些像高高站立頭戴方帽的教士或學者,有的像破損了半壁的碉堡,更有許多雖說不出像什麼來,卻仍是情狀特異,引人注目。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一面一面石壁在曠野上一層一層地排列下去,彷彿一直延伸到某個深不可測的所在。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而由於維度是平面的,便很容易讓人想到這個深不可測的所在,其實是時間在過去的某個結點,某種神秘的力量把它的生命掐擠出去,死去的時間就此凝凍,在野風裡固化成石。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在這裡能夠看見一片雪山。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大約已經好幾天沒再下新雪了吧?山上的積雪似乎有些變成晶體的樣子,瑩澈清藍。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鏡頭拉長,便看到立體的山尖襯在一組一組粗粗細細大大小小的岩石後面,可愛,卻還粗糙,像是上帝擺放在棋盤上未曾完工的象棋子。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Arches裡有一片地方,叫做伊甸園。

這裡有一大片密集的石林,渾圓敦厚,其中有一根石柱,像是人身與頭顱的組合,其間連接處頗為纖細,便被命名為Balanced Stone——平衡石。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開車在公園裡轉著,很長的一段路上一直能夠看見它,從各個角度都是相似的模樣。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不知再過多少年,它的頸子就會折斷,頭顱落下來,將一個死亡的瞬間永久定格。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我們走的第一個步道很短,片刻功夫就可以看遍南北窗口。

所謂南北窗口,就是一片岩石兩側各有的一個大拱門,湛藍的天幕被兩個窗口圈出來,像是浸透了藍色染料又被狠狠捏了一把的手絹,藍色彷彿要溼漉漉地漬出來。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從很遠的地方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這兩個窗口中靠外的一個,似乎很小,走到近前才知道渺小的其實是人。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在它旁邊的巖壁上還有一塊已經成型的拱形,只不過中間仍是實心的,大約再過一些年歲,就又有新的拱門生成。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另外一個吸引我們去hiking的地方叫Devil’s Garden——魔鬼的花園。

於是這裡又有伊甸天堂,又有魔鬼花園。

我們倆其實一直都不太明白這兩個名字是怎麼取來的,想來想去只有一個比較猥瑣的可能,就是這兩片地方都有好些形狀酷似男性生殖器的石柱。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同樣的符號既可以代表愛情,也可以代表淫邪,於是……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魔鬼的花園吸引我們深入其中的一大要點在於這裡有Landscape Arch,這是最長的拱門。

但是因為位置和方向的緣故,時近傍晚,這片地方已經完全沉落在了陰影之中。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走到裡面還真讓人瘮得慌,四面八方迫近的石壁彷彿都在緩緩地向狹仄的小路上逼過來,引人不由自主地警惕著,隨時擔心會不會有一隻眼睛突然睜開,魔鬼被暮色喚醒,恐怖的吞噬就此啟程。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那一刻,覺得魔鬼的花園此名命之不俗。

也因為光線角度的不妥,此時看到的Landscape Arch嵌在一片亂石之中,顏色枯敗,少了幾分震撼人心的效果。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後來重讀攻略,果然發現前人提醒過,這個地方應該在早晨去,其時朝陽映過來,一片紅光,美輪美奐。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通到Landscape Arch的步道號稱只有0.8英里,但我們嚴重懷疑那指的是直線距離,因為我們健步如飛,也還是很久很久才走到,而且這個“很久很久”絕對不是心理感受,而是真實的時間尺度。

匆匆忙忙趕到近前草草拍了幾張照片之後,我們趕緊往回衝,因為當時已經快要五點鐘,如果不加急快遞,就要趕不上去看最有名的Delicate Arch了。

從魔鬼的花園轉出來開往Delicate Arch,一路上夕陽正好,把沿途的岩石照成漂亮的紅色,我們只來得及隨車拍攝,不能再停。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Delicate Arch原來就是我們平常在明信片和名畫上經常能看到的那座完美的拱形啊!弧度恰恰好和門一樣,再沒有比它更能當得起Arch之稱的了,故而美其名曰Delicate。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但是如果要走到近前,需要走完一條3英里長的步道,此時暮色已經遲重,我們覺得走到跟前應該就看不見了,好在路牌上有提示,有一個看遠景的觀景臺就在眼前。

老公當機立斷,決定舍步道而就觀景臺。

倚在overlook的柵欄上,能夠看見Delicate Arch遠遠的立在一片石坡之上,和幾尊岩石並在一起,看起來就兩根手指頭大,小巧玲瓏果然精緻得很!

其實人家雖然不如Landscape Arch那麼大,比人還是高大不少的,如果能走到近處,就能看出對比效果來。

然而我們這一回畢竟是不能走過去的了。好在Delicate Arch地勢算高,我們剛剛好趕上看得見夕陽完全籠住那一方岩石的模樣。

柔暖的紅光如燈亮起。因為實在太小,這個拱門不似真實,像是積木搭出來的玩具,小孩子喜歡,大人也覺得可喜。

在這裡拍了一組照片之後,夕陽迅速沉落,Delicate Arch也蒙上了一層陰影。

綠巨人拍攝地奇石拱門:伊甸天堂與魔鬼花園在此鄰接

整個公園裡的岩石都呈現出一種正在睡著的情致,靜謐得顯得有些寂寞。

而沙漠氣候的特點馬上顯現出來,太陽一落,溫度驟降,陰冷冷的完全沒了生氣。

我們一邊啃著餅乾一邊跟在一輛旅遊大巴後面繞出公園。

路還真不短,前前後後一排車燈,像是舊時安置嬰兒沉入酣眠之後輕手輕腳離開的保姆奶媽團隊,手中提著的一盞盞黯淡的燈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