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卡扎菲為何會招來殺身之禍?

用戶65292723


回答這個問題,確實讓人聯想到卡扎菲在薩達姆死前的所作所為。伊拉克戰爭後,薩達姆被西方送上“斷頭臺”,卡扎菲也不是傻子,也意識到自己如果繼續和歐美對抗,結局也如薩達姆。於是卡扎菲展開旋風式的“結交”,既與歐洲國家搞好關係,甚至與奧巴馬見面。

一時間人們認為卡扎菲不會被歐美“收拾”。但接下來的利比亞戰爭,讓人大跌眼鏡,利比亞反對派推翻了卡扎菲。一代“非洲雄獅”、“中東狂人”的卡扎菲死在自己人民手下,著實讓人可憐。

我們有時再翻開那段短暫的歷史,感覺不明白,既然卡扎菲與歐美國家拉近關係,還為薩科齊競選總統拿了大量美金,但法國第一個發起突襲,可以說法國在利比亞戰爭中最為活躍,也取得自己的利益。卡扎菲之所以招來殺身之禍,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結怨很深

利比亞無論是非洲國家還是中東國家,這在近代都是西方國家殖民地。可以說西方國家對非洲的影響極深。因為歐洲國家最初佔領非洲,不斷把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傳到非洲。雖然現在非洲國家都已經獨立,但大部分國家民眾嚮往歐洲。

卡扎菲也是一個受過西方教育的人,他上臺後感覺到,如果一味受制歐洲,自己別說當總統,有可能很快就會被趕下臺。於是他上臺後抓緊去殖民化,強行把石油資源收歸國有,而且把英美軍事基地也收回來。比如,1970年6月,卡扎菲收回美國在利比亞的惠勒斯空軍基地,趕跑了6000多名美國人員。兩年後,卡扎菲又廢除了與美國的一系列協定,並直接宣佈美國是阿拉伯頭號敵人。這種舉措美國能不忌恨在心。

卡扎菲做事很決斷,1979年,直接策劃把美國駐利比亞的代辦處也給燒了,兩國就沒有了外交關係。於是卡扎菲成為美國及歐洲國家的“眼中釘”、“肉中刺”,西方國家一直想除掉他。

第二,改變規則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石油交易都以美元來結算,這就為美國帶來滾滾財源。但盛產石油的地方卻在阿拉伯國家。所以很多阿拉伯國家在石油貿易上要受制於美國。美國可以自己的貨幣體系來控制和影響世界石油。這一點一些阿拉伯國家都忍了,但卡扎菲不是忍的人,他本來就反感美國,所以卡扎菲決定建立自己的交易體系,也就是說用本國貨幣來交易石油,這樣美國就受損。

2003年,卡扎菲果然建立了黃金第納爾,並號召中區非洲國家不要用美元,用利比亞貨幣就能交易。這可就抓住了美國的“命根子”,如果控制不了石油,美國就沒有什麼油水,那國家發展肯定受挫。所以卡扎菲這一招夠狠,也成了歐美國家執意要殺他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透露信息

很多人不明白,卡扎菲與法國前總統在利比亞戰爭前一直秀“恩愛”,又是互訪又是合影,如“鐵哥們”一般。但利比亞戰爭後,法國最積極,第一個派出航母突襲。據資料記載,當時英、法、美三國都對利比亞突襲,但第一個突襲卻是法國。據說法國與其他國家有交易,只要把卡扎菲趕下臺,法國就獲得34%的石油主權,剩下的其他國家分。其實這只是一個“障眼法”。薩科齊收受卡扎菲四五千萬美元的事,當時就在法國鬧的沸沸揚揚,也給薩科齊執政蒙上陰影。連卡扎菲的兒子都公開說,薩科齊能當上總統多虧他爹卡扎菲,這樣公開宣稱,即使不信的人也要信了。所以薩科齊不如快速轉移國內矛盾,先把卡扎菲滅了,其他都好“圓”。不過薩科齊也只幹了一屆。


泥腿看客


因為卡扎菲把利比亞整個國家,當做了他的私人財產。卡扎菲損害了歐美國家的利益,也損害了利比亞人民的利益;因此利比亞人民在歐美國家的支持下,推翻了卡扎菲。



1.卡扎菲1969年9月1日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利比亞親歐美的伊德里斯王朝,開始了對利比亞長達42年的獨裁統治。卡扎菲上臺後沒收了歐美國家在利比亞的石油公司,也收回了美國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把6000名美軍全部趕出了利比亞。卡扎菲積極與蘇聯和俄羅斯發展友好關係,因此歐美國家對利比亞進行了經濟制裁和政治孤立。



2.卡扎菲執政時期通過出口大量的石油,使利比亞成為了非洲地區最富裕的國家。利比亞人均收入超過14000美元,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卡扎菲大力發展利比亞的基礎設施建設,利比亞到處高樓林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不過卡扎菲為了對利比亞進行獨裁統治,經常用暴力手段處死那些反對他的人。卡扎菲曾經命利比亞空軍,對示威遊行的人民進行轟炸,還經常在電視上現場直播絞死人的畫面和場景。卡扎菲用這種殘暴的手段,任意的鎮壓反對他的人民,這激起了利比亞人民的反抗。


3.國際金融危機在2008年爆發後,影響了利比亞的經濟發展,導致利比亞大批民眾失業,而卡扎菲卻把利比亞當成了為他自己謀取錢財的工具。卡扎菲家族成員控制了利比亞所有的能源和金融部門,當利比亞人民因為失業而忍飢挨餓時,卡扎菲家族卻過著奢華的生活,完全不顧人民的死活。因此利比亞人民希望推翻卡扎菲,重新對國家的經濟收入進行分配。可是卡扎菲被歐美國家支持的反對派推翻後,歐美國家卻沒有對利比亞進行重建,導致如今的利比亞陷入了軍閥混戰的狀態,利比亞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證。卡扎菲死了、歐美國家跑了、利比亞亂了、和平的生活沒有了!這就是利比亞的現狀。


香堂風子


這個問題要回答清楚,真相君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卡扎菲是西方的眼中釘。卡扎菲政變上臺後,就對西方下手,不僅廢除同美國的條約,還收回美國的軍事基地,趕走美軍,同時收回西方控制的石油資源,收回國有。使得卡扎菲跟西方開始勢不兩立,此後幾十年卡扎菲在蘇聯支持下,不斷的踐行反美道路,跟伊朗暗通款曲,跟薩達姆相呼應,跟恐怖組織不清不楚,還製造了洛克比空難等。因此,在西方眼中,卡扎菲早就是眼中釘,必須除之而後快的。


第二,挑戰美元霸權。美國之所以保持世界霸主幾十年長盛不衰,最為主要的就是美國的美元霸權。憑藉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成為支付的手段,世界各國結算都要用美元。尤其是石油美元,更是美國掌控全球能源資源,維持國際地位的關鍵。但是卡扎菲卻一直在試圖聯合其他石油國家,建立一套支付體系,以便繞開美元,直接用新的貨幣結算,而且卡扎菲在利比亞戰爭前幾乎就要搞成了。但是,這嚴重影響到了美國的霸權地位和美元全球貨幣地位,被美國視為核心利益,踩了美國的紅線。

第三,拋棄了人民。卡扎菲在統治初期能夠利用石油財富給百姓創造良好的生活和社會保障體系,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住房。當時利比亞是中東最為富裕的國家,在當時卡扎菲那是深受愛戴的偉大領袖。但是,卡扎菲長達42年的獨裁統治,到了後期貪腐嚴重,百姓生活得不到提升,而卡扎菲家族卻是揮金如土。而且後期利比亞失業率高企,百姓生活困苦,可以說後期的卡扎菲拋棄了人民。因此,人民的怒火最終也會拋棄卡扎菲。


但是,而卡扎菲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薩達姆被抓後,其異常害怕,開始向西方妥協,不光放棄自己的核武器計劃,還交出了自己掌控的恐怖組織,而且利用困難的財政主動給予大量錢財賠償洛克比空難。但是,這些都沒有改變西方要除掉卡扎菲的想法。也沒有改善國民的生活,最終在西方的打擊和人民的反抗下,卡扎菲最終毀滅,迎來殺身之禍。


歷史真相背後


1.卡扎菲是利比亞的“上校”,是中東的政治強人。素來以反美而著稱,在冷戰時期,卡扎菲搞了洛克比空難和柏林爆炸等事件,與西方扯皮不斷,結下了樑子。

2.除了反美,卡扎菲還跟海灣產油國矛盾頗多,得罪了不少人。在2009年的阿盟峰會上,卡扎菲說:“我是一位國際領導人、是阿拉伯國家的總領導、是非洲的王中王、是中東的領導人,我的國際地位不允許我屈尊自己。”

3.在2003年薩達姆政權滅亡後,卡扎菲曾試圖出錢賄賂美國人,營救薩達姆,但以失敗告終。2006年底的宰牲節,薩達姆被絞刑處決,卡扎菲當即決定為薩達姆降半旗默哀3天,跟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對著幹。4.卡扎菲的兒子賽義夫有博士學位,會三門語言,是卡扎菲選的接班人。但賽義夫很坑爹,主張與西方緩和,來擺脫向薩達姆一樣的悲慘結局。賽義夫還跟大國寶島分裂主義者見過面,算下來,得罪了“五大流氓”。

5.卡扎菲想搞非洲合眾國與非洲銀行,發行非元,廢除石油美元結算,從根本上得罪了美國。

6.在逃難中,卡扎菲還帶著大量的車隊,也不跑到國外,耿直的性子最終毀了他自己。


全球不知道


掐指一算,曾經叱詫風雲的非洲雄獅卡扎菲離開他依依不捨的這個世界已經快七年了。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在其家鄉蘇爾特的一個廢棄下水管道中被抓捕,遭到慘無人道的虐待後,頭部和腹部被致命連環槍擊身亡。


卡扎菲為何會招來殺身之禍呢?且一起分析:


1.野心太大,通過政變上臺。而縱觀歷史,通過政變上臺的人的結局大都很慘。


卡扎菲在學生時期,就展現出了“領袖氣質”,能說善辯,有很強的感召力,他積極投身政治活動中,還時常與班加西大學內的泛阿拉伯民族主義份子來往。


軍校畢業後,卡扎菲成立了以中下級軍官為核心的“自由軍官”組織,積極謀劃推翻年老昏庸、政局腐壞的國王伊德里斯一世的革命。



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領導“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九月革命”,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


強大的野心註定了他在執政的道路上會樹敵很多。


2.太狂妄,與歐美作對,成為西方國家必欲除之而後快的死敵。


卡扎菲通過軍事政變上臺之後,完全不把西方國家放在眼裡,極力地反對西方的殖民主義,採取一系列強權手段消除西方國家的影響力,驅趕意大利人,收回英國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不僅對親美派進行了徹底清洗,還公然與世界大佬美國作對;


1970年6月,卡扎菲下令收回美國在利比亞的惠勒斯空軍基地,並趕走了6000名美國軍事人員,使美國失去了在非洲最大的一個軍事基地;


1972年,卡扎菲不僅廢除了前國王與美國簽訂的9項軍事、經濟、技術合作協定,還聲稱美國是阿拉伯國家的頭號敵人,兩國的外交機構也由大使級降為代辦級,使美國經濟利益受到嚴重損害;


1973年,卡扎菲宣佈整個錫德拉灣是利比亞的領海,以此限制美國艦船的活動,遭到美國的堅決反對;


1979年底,利比亞公開支持伊朗反對美國,導致示威者焚燒了美國駐利比亞代辦處,利、美兩國駐對方的外交人員被緊急撤回;


1981年,利比亞重申沿海200海里海域為本國的領海,北緯32度30分線以南為“死亡線”,擅自闖入者必死無疑。



諸此種種措施,使美國聯合其盟友封鎖、制裁卡扎菲政權長達幾十年。


即便遭到封鎖與制裁,卡扎菲仍不服軟,繼續與美國作對,還打起了石油交易的主意。眾所周知,阿拉伯國家的石油資源,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必爭之利,早就以其強大的軍事實力構成了自己的貨幣體系。


但卡扎菲不信邪,恁是想建立自己的貨幣體系來結算石油交易,達到操控阿拉伯世界的目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最終於2003年創建了硬通貨——黃金第納爾,並四處慫恿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拋開美元和歐元,以自成體系。


煮熟的鴨子要飛了,這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卡扎菲的命運岌岌可危。


3.因獨裁引起民憤,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致其於死地”的有力藉口。


卡扎菲執政生涯長達42年,是非洲國家在位時間最長的領導人。在其執政期間,為了實現其強國夢,採取強力的高壓手段來鞏固權力,樹立絕對的權威,同時又違反規則大肆撈金。


他控制國家命脈,獨攬國家大權,大肆鎮壓各派政治勢力,壓制言論自由,為家族成員謀取巨大的財富等,形成了絕對的獨裁統治。


卡扎菲縱容7個兒子和1個女兒掌握了全國經濟命脈,涉及通信、石油、酒店、媒體、社會基礎設施產業等各個領域,每年有數百億美元的入賬。


他們還壟斷利比亞對外投資,規模達700億美元。他們還從利比亞石油開採中獲取大量收益。卡扎菲在國內有高達143.8噸的黃金儲備。


在高壓統治和嚴重腐敗的情勢下,民心渙散,一旦遇到導火索,極易被點燃。


利比亞人民終於因突尼斯一失業大學生由於擺攤被執法人員沒收而點火自焚事件,在2011年2月17日,爆發了“憤怒日”大規模示威抗議,要求卡扎菲下臺。



卡扎菲採取強硬手段進行了大規模的鎮壓,並且表態決不下臺。此事件愈演愈烈,3月19日起,英、法、美等多國軍隊趁機發動對利比亞的空襲。最終戰勢以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被槍殺而結束。


卡扎菲政權倒臺後,率先攻入利比亞的法國分到利比亞34%的石油主權,剩下的約2/3歸了其他的戰勝國。


綜上分析,正是卡扎菲的強勢得罪了人民和西方強權國家,為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你認同嗎?


幸生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宣佈卡扎菲身亡,當天軍隊就進入了卡扎菲的老家蘇爾特,卡扎菲的命運徹底宣告終結。從元首淪為階下之囚,最終亡命,卡扎菲這個“狂人”塵埃落定。



四十年來,卡扎菲大權在握,令出必行,他已經習慣了國內“唯我獨尊”的局面,可時局發展到民眾要求權力分配的時候,卡扎菲還是拒之門外,毫無改變,此舉喪失民心。四十年來,卡扎菲家族在利比亞攫取了巨大財富,他的兒女通過父親的關係成為首屈一指的富豪,卡扎菲本人對權力和財富的渴望也越來越重,慾望越來越大,“身懷利器,殺心自起”,卡扎菲後來的“殺心”是他招致殺身之禍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方面,卡扎菲身邊人的矇蔽也是卡扎菲被殺的原因。卡扎菲在利比亞的四十年,卡扎菲不再是“卡扎菲”了,卡扎菲是一個團體,是一個利益的代名詞。他的兒女希望他的財富和權力,他的部落希望他的照顧,他的政治團體希望繼續掌控利比亞的實權。所以在卡扎菲頹勢之下,他們仍然天天鼓吹“好消息”。

卡扎菲的敗亡其實在他“自廢核武,獻媚美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卡扎菲在國際舞臺長袖善舞的時候,和英國,法國,意大利四處勾結,通過“大國平衡”的戰術博取利益的時候,就應該知道“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是阿維啊


上世紀冷戰時期,利比亞在卡扎菲的統治下,是世界上重要反美反西方的“策源地”。卡扎菲發動政變上臺之後,就採取親蘇反美政策,收回美國在利比亞的慧勒斯空軍基地,這是美國當時在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不僅如此,卡扎菲還以美國與西歐北約諸國偏袒以色列為藉口,不斷髮動襲擊。炸民航班機,槍殺英國女警察,到處綁架劫持。

【冷戰時期誰都管不了的“大刺頭”卡扎菲】

搞得西方世界雞飛狗跳。當時的卡扎菲和後來的拉登一樣,成為英美西方國家的罪大惡極的“邪惡勢力領袖”,欲除之而後快。

【被利比亞特工安放炸彈炸燬的西方客機】

1986年,卡扎菲又發動了一次更具挑戰性(更作死)的襲擊,派人炸燬了西德西柏林一家專門接待美軍的迪斯科舞廳,造成美軍重大傷亡。美國早就想找機會除掉卡扎菲這個“眼中釘肉中刺”,現在機會來了,豈能坐失?

【利比亞曾經強橫到敢於在倫敦利比亞大使館內射殺英國女警察,並且拒不交出兇手】

由於利比亞在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地位,美國不可能採用大兵壓境、武裝入侵的軍事行動。於是一種新型的軍事打擊形式誕生了,這種形式以重點精準打擊對方的首腦和最高指揮中心為主要手段,以有限而有效的軍事行動造成對方陷於巨大混亂癱瘓的局面。這種被形象稱作“斬首行動”或者“外科手術”的戰術,第一次就用來“剷除”卡扎菲。

【利比亞在柏林美軍基地舞廳發動爆炸襲擊,炸死炸傷2百多美軍,美英焉能饒它】

美國計劃以美國海軍第六艦隊的珊瑚海號和美利堅號航母編隊為核心,出動A-6入侵者式攻擊機和美軍駐英國空軍基地的F-111戰鬥轟炸機為主力戰機,對利比亞目標實施夜間突襲。

4月14日,里根總統最後批准了空襲作戰方案,決定當日下午7點開始空襲行動。

卡扎菲也早就意料到美國要對自己動手,明白自己不能和美國硬拼,所以他把自己的400架寶貝戰機秘密轉移到蘇丹,一些大型軍用飛機藏進沙漠。

卡扎菲也有自己的“殺手鐧”,他早就綁架了一大批西方人質,作為“人質盾牌”,部署在利比亞維繫命脈的油田,防止美軍轟炸(這一招後來不少流氓國家借鑑)。

【美英“黃金峽谷”行動】

當地時間4月15日凌晨1時54分,美軍正式打響戰鬥,美軍先派出電子干擾機對利比亞防空雷達、無線通訊實施電子干擾。同時對利軍防空陣地發起攻擊。使利比亞整個防空體系陷入癱瘓,從英國空軍基地起飛的16架F-111戰鬥轟炸機和14架從航母起飛的A-6入侵者式攻擊機組成5個空襲編隊,分別對的黎波里和班加西5個預定目標同時發起攻擊。重中之重的目標就是卡扎菲指揮、生活所在地——著名的利比亞阿齊亞兵營,卡扎菲的御林軍駐地,卡扎菲全家都住在這裡,所以,“斬首行動”必在此處進行!

【戰鬥畫面】

空襲只進行了短短十幾分鍾,不過大多目標都被按計劃完成摧毀,美軍還炸死了幾百個利比亞人,包括卡扎菲一個“乾女兒”。

不過狡猾的卡扎菲並沒有住在阿起亞兵營,而是躲在沙漠中一個很不起眼的帳篷裡(這也是卡扎菲喜歡帳篷的原因)。

【空襲場景】

【利比亞曾經的“愛國標誌”,利比亞內戰時期成為另一種諷刺象徵】

(反美手中還沒大殺器,最終只能變成這樣慘烈的結局)

“悲憤”的卡扎菲立刻在首都舉行數萬人參加的聲勢浩大的反美“示威”,在大會上,卡扎菲大罵美國總統里根,宣佈判處里根死刑,然後卡扎菲高喝一聲“把罪犯里根押上來!”臺下數萬人都愣住了,只見一頭被石灰刷上“里根”字樣的老牛被牽上主席臺,卡扎菲手持尖刀,當眾親手屠宰了讓他恨到牙根癢的“老里根”!參考文章:美國空襲利比亞


戰爭史


卡扎菲之錯就錯在忘記自己腳底下的石油很值錢;其次就是無知的選擇相信餓狼的謊言。卡扎菲就是一個迷途的羊羔,一步步走入西方餓狼的血盆大口中!年老昏昧的卡扎菲竟然放棄堅持幾十年的反歐美政策,轉而迎合西方試圖跟西方和解,可是卻中了西方的狼騙羊之計!

西方世界用的伎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先給卡扎菲拋出一個媚眼說有意要跟卡扎菲和好,但是呢,卡扎菲得先給出點誠意呀!卡扎菲不知是陷阱竟然信以為真,這直接促成了卡扎菲對三十年前法航空難的賠償,這一筆錢就是幾十億!

卡扎菲以為賠了這筆錢後就可以跟歐美正常化來往了!但是卻沒想到這只是西方餓狼嘴臉個開始!西方開始介入利比亞內政,說利比亞雖然賠了錢,給出了誠意,但是利比亞的國情不符合歐美的精神,要在利比亞推行民主制度。卡扎菲竟然又上當了,果然允許歐美勢力進入自己的國家,並放寬了之前對國內反動勢力的的高壓政策。得了,歐美的計謀得逞了,他們迅速武裝了這些反對派。然後等卡扎菲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歐美一齊翻臉說他獨裁,並撕毀之前與之簽訂的友好合作協議!

卡扎菲開始亡羊補牢已經晚了,他派兵剿滅了那些反對勢力,但是西方的軍隊卻已經部署完畢,直接參與對利比亞的侵略進攻。比如,法國空軍就消滅了一萬多名利比亞部隊!而今,利比亞的所有石油收入全部落入法國之手!

假如卡扎菲一直堅持反對西方的策略,面對西方的誘惑不理不睬,絕對不會落到現在的下場!


優己


卡扎菲的覆滅,其實就是主要是因為其當年政變推翻親西方的傀儡政府,建立了軍人獨裁的利比亞,而且這個過程中對西方企業開發的油田等資產,進行了直接國有化,這導致了卡扎菲同西方几十年的僵局。而卡扎菲這個人又是十分強硬,當年美國在利比亞行駛所謂的航行自由,卡扎菲硬是動用軍艦對美軍艦展開攻擊。

並且卡扎菲外交政策非常的有意思,因為卡扎菲幾乎把五常都得罪過,看似是卡扎菲在玩大國平衡術,其實卡扎菲就是在大國之間跳來跳去,一邊想要利益,一邊又想要不吃虧。結局就是自以為聰明的卡扎菲,在國際上幾乎沒有那個國家願意給他說話。當年卡扎菲就騙取過蘇聯的軍火,氣的蘇聯差點沒有直接打過去。

而卡扎菲執政的42年內,利比亞雖然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但是高福利下的利比亞沒有建立其他的支柱產業,其石油出口競爭力又不如中東國家。卡扎菲上臺之初,將石油資源收歸國有,但是卻沒有建立一套規範的運作制度,使得腐敗橫行,這使得前期的高福利水分越來越大。

2011年美國正式打算從伊拉克撤軍,這就宣告著美國告別伊拉克問題,而此時利比亞卻出現了反對派叛亂的事件。於是美國便趁著從伊拉克撤軍的間隙,順手收拾了利比亞。從美軍的凌冽攻勢來看,其實卡扎菲的國民軍已經是毫無戰鬥力可言,這自然是因為十幾年未能獲得國外軍事裝備,以及內部已經完全腐化。


小司馬遷論史


四面樹敵,在國內失心離德;在國際上反覆無常!


很多人都十分同情卡扎菲的遭遇,當然,從死法上來說絕對是非人道的,也不應該是這個文明世界應有的方式,但從原因上來說,卡扎菲的確難逃一死!(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卡扎菲就是世界上最激進的反美鬥士之一,在發動政變上臺,先是將美國設在利比亞的軍事基地清除,然後再將美國駐利比亞代辦防火燒走。

但更為激進的則是將利比亞國內的石油收歸國有,這對於那些坐享其成的西方國家來說,嘴裡的食被人一下子奪走,可以說卡扎菲一下子成了整個西方的敵人。

最讓美國頭疼的是,卡扎菲要用自己的貨幣結算石油貿易,如此以來,就完全沒美國什麼事了,既不能利用利比亞的地利擴大在非洲的影響力,也不能利用美元在利比亞身上賺一筆。

這樣的話卡扎菲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再把話說回來,一般情況下,世界上的國家不親美不親西方的話,一般都會在俄、中之間選一個,或者同時結好中俄。但是這是一般情況,卡扎菲掌握的利比亞就是個例外。

他曾經直言不要與中國做生意,寧願將利比亞的石油貿易權送給西方,也不願意與中國做生意,而俄羅斯更不是卡扎菲的菜。

說白了卡扎菲就是個孤膽狂人,與世界為敵,這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卡扎菲倒黴的時候,沒有一個國家伸出援手,有意向的小國家心有餘力不足,而世界大國,則難得的統一了一次意見,即使有不滿,也基本上選擇了沉默。

即使卡扎菲在薩達姆被殺後迅速選擇了倒向西方,結好英法德,與美國恢復關係,但歐美國家雖然對於卡扎菲伸出的橄欖枝不拒絕,但也沒接受,即使薩科齊接受了卡扎菲的政治現金。

但一向善於利用“趁你病要你命”機會的歐美國家,還是沒捨得放棄利比亞內亂的機會,清除了卡扎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