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山亭區司法局四項舉措促進人民調解工作提質增效

山亭區司法局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法律服務新需求,不斷創新發展“楓橋經驗”,依靠人民群眾和社會團體,就地化解矛盾糾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努力為黨分憂,為人民解難。

一、轉變理念,切實主動服務。積極推行巡迴調解,由區局牽頭,成立疑難糾紛巡迴調解小分隊深入農村社區、田間地頭調解糾紛,努力做到糾紛出現在哪裡,工作人員就到哪裡。引導群眾通過網絡渠道、微平臺表達訴請,有效實現“鼠標”和“腳板”結合、社情民意網上收集信息動態網上傳遞、矛盾糾紛線下化解。1-5月份收集民意147條,信息動態傳遞196次,線下化解糾紛6起。

二、優化機構,夯實組織保障。區級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協會,統一提供相關專項專業類矛盾糾紛化解服務。鄉鎮結合“四個平臺”建設協同派出所、檢察室、法庭、婦聯、勞務等相關部門派出機構,共同組建“調解保障隊”,積極推行“大調解”。村(社區)以村(社區)幹部為主線,人民調解員、司法行政協理員、法律服務志願者為枝幹,與當事人親朋好友組建“定製調解隊”,提供親民定製化調解。目前共與全區6個組織機構、105個網格點建立聯繫。

三、吸納能者,落實團隊協作。調解隊伍具備各方面的專業素質,從職能部門就近抽調專職人員,組建專業指導組;從各行各業選擇抽調專業人員,組建調解智囊團;從社會團體中吸收政治覺悟好、業務能力強、調解積極性高的人員,組建調解小分隊;針對區委區政府重點項目組建專門調解行動隊。目前全區共有1個法官指導組、3個調解智囊團、2支流動小分隊,通過日常走訪,走村入戶、送法上門等方式,提供專業法律指導30餘人次,開展上門調解16次,巡迴排查化解7次。根據區重點工程徵地拆遷、農村土地置換等特殊情況,提供特製化調解2次,避免矛盾激化,減少信訪案件,維護基層穩定。

四、創新培訓,抓實調解效能。試行“旁聽式培訓”,組織村幹部、調解員到派出所、法庭“坐班”旁聽,零距離感受審查、庭審,增強法律意識。組織“交流式學習”,每季度召開各調解組織經典案例交流會,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交流調解經驗,學習調解技能。開展“針對式教育”,通過問卷式調查、諮詢式定位,瞭解群眾需求,組建講師團開展訂單式培訓,提升培訓針對性。第一季度共開展試行旁聽培訓2次,交流經典案例6個,發放調查問卷700餘份,開展針對式培訓5次,惠及調解員80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