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中國經濟“L”型走勢正在向上拐頭

2016年5月9日,《人民日報》發表對權威人士的獨家採訪,將當時對中國經濟的運行趨勢判斷為“L”型走勢。權威人士認為,當時中國經濟的深層次的問題還將持續,未來也會出現新的挑戰,雖然有些亮點還好於預期,但經濟運行的固有矛盾沒緩解,一些新問題也超出預期。

自此文章發表之後,中國針對房地產和金融這兩大領域,開展了新一輪的強力調控。

這一輪新的強力調控已經持續近兩年,房地產和金融這兩大行業也出現了明顯改觀。一度瘋漲的一線城市房價得了明顯控制,甚至在近幾個月來出現小幅下滑,而曾經被冷落的三四五線城市,因回城購房群體的增加,樓市去庫存的效果已經非常積極。

金融行業的改善更則為徹底,不僅銀、證、保三大監管機構做了大力度的人事調整,更是在監督管理內容和責任上,做了重新佈局。央行則在扼制人民幣持續貶值上獲得極大成功,不僅阻止了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破7的危險,更是在人民幣國際化和匯率自由浮動上,獲得了靈活自主的空間。最近幾個月來,人民幣對除日元之外的非美貨幣出現一定程度的升值,也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經濟“L”型走勢正在向上拐頭

在國內,銀行體系的表外業務得到了大規模的清理,短期內確實造成了名義利率的小幅度攀升,如國5年、10年期國債利率水平,以及中長期公司債利率水平,就有一定程度的上漲,而近幾個月來商業銀行的個人房貸利率上漲就很普遍和明顯,但全社會的實際利率水平則出現明顯下降低。

如個人消費貸款利率,企業短期借貸融資利率,以及一度被廣為詬病的民間借貸、互聯網理財等的利率水平則出現普遍下滑落。

即使在貨幣M2增速已經連續10個月停留在10%以下,甚至近幾個月來持續低於9%的情況下,全社會的整體利率水平依然能保持穩中趨降,避免了較大幅度波動,這正是中國金融效率提高的表現。

兩全期間,中國國家統計發佈了2018年1——2月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7%,特別是網上零售額增速超過37%。汽車、房產等大金額消費有增無減,且依然保持活躍。旅遊、文化、服務等消費需求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高新科技產品和服務受到繼續追捧,出口繼續保持同比增加,環境改善,就業穩中向好。

雖然1——2月的經濟佔全年總體規模的比重偏輕,但從同比數據不難看出,中國經濟“L”型的運行趨勢,已經開始向上拐頭,特別是中國高房價泡沫得到抑制,金融嚴格監管也有效的控制了債務泡沫的擴張,全社會整體的利率水平保持穩定,居民消費規模和熱情繼續保持提升。

與此同時,我們從上述的總結中,也要看到中國經濟的未來兩大走向。

一個是通脹預期在走強。人們傾向於提前消費,減少手中的貨幣資產佔比。在人民幣利率水平保和全社會就業水平保持穩定的同時,消費的意願增加,必然會逐漸推廣通脹水平。況且中國的CPI整體上還保持在2%以下。

二是金融體系的嚴格監管,讓更多停留在金融體系內的空轉資金,投機資金轉入實體經濟之中。這就消減了金融槓桿泡沫,關閉和清理了一些金融投機通道。因此,即使即使貨幣M2的增速繼續回落,但都不會影響中國實體經濟的穩步增長。

我們對中國經濟的整體預期是持謹慎樂觀的,“L”型的走勢正在向上拐頭, 投資者可以樂觀把握當前經濟向好的大趨勢,在資產配置上增加股權類投資,因為他們的未來會伴隨中國經濟向好而有大幅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