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想当年为了申办奥运会,各国都争破了脑袋,而如今奥运会却无人申办,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有梦经过的时候


奥运会作为四年一次的大型综合体育赛事,每次举办都倍受关注。曾几何时,各个大国之间为了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都争破了脑袋。就以中国为例,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申奥竞争,历经20多年,终于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巴黎和多伦多,获得了2008年的举办权,那时的竞争的确激烈。

诚然,许多年以前,奥运会成为了展现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发展,开展文化交流的纽带,各国瞩目,但是现在,随着奥运项目的增多,对场地和设备的要求提高,观众的胃口越来越多元化,许多奥运项目不在受到关注,这也直接导致难以吸引赞助商,最终亏本,因此,好多人都说奥运会成为了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像射击,摔跤,竞走,场地自行车这些项目,观赏性低,规则复杂,没有受众,自然没有观众,还有类似于举重,练球,马术,其观赏性同样乏善可陈。这些项目对场地的要求高,最终成为了奥运会的累赘。

除了奥运会比赛项目多,观赏性参差不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奥运会场地利用率低,这些主要体现在奥运场地在奥运会举办完毕后,大多会荒废,这样就浪费资源了。大家看看巴西举办完里约奥运会之后,那些荒废的场地就知道了。没要几个国家能像北京那样,到现在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场地都在被利用,比如鸟巢。

我个人认为,奥运会如果想延续下去,那就要寻求变化,向世界杯那样做一些改革。比如削减那些观赏性低的项目,目前电子竞技作为新兴起的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影响力,如果奥运会能够与电竞合作,势必会吸引大批观众和赞助商。其次,可以尝试多国联合举办,当然,这个实行起来有些困难,因为那些没有赞助商的项目,或者没有受众,亏本的项目,谁也不愿意办,但是,多国联合举办比赛,在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就有先例,至于项目如何分配,资源如何运转,收益如何瓜分,都可以商量。最重要的是,过去奥运会大多由发达国家承办,因为发展中国家确实无力承办奥运,可一旦多国联合举办,那些发展中国家就有机会去试一试了,这样也能缓解奥运会无人申办的尴尬。

总之,世间万物,穷则变,变则通,只要国际奥委会寻求改变,总能让奥运会无人申办的尴尬窘境得到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