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全民自媒體環境下,8個故事告訴你用戶期待怎樣的新媒體雜誌

隨著移動互聯網佔據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的生產和傳播機制逐漸發生變化,內容的形式也日益豐富,比如,最早出現的 flash、HTML5,以及後來盛行起來的 gif、Vlog、podcast,等等。未來的內容產品充滿了令人期待的可能性。

全民自媒體環境下,8個故事告訴你用戶期待怎樣的新媒體雜誌

No.1 他就是算法,我非常信任他。

我分享一個 newsletter:Dave Pell 的 NextDraft。

Dave Pell 每天會看大量的新聞,篩選出 10 篇他覺得有價值的文章,並附上簡短評論,還會有附加信息和相關閱讀。每個週五的時候,還會有一個特別的欄目是週末可以看什麼、讀什麼、參加什麼活動……

他的選題範圍非常雜,匯聚了很多內容源。也很有編輯思路,硬新聞和政治、大事放前面,瑣碎八卦在後面。還有 Pell 鮮明的個人特色和價值觀。去年的時候,他講過很多期有關川普的內容,他的判斷是「川普根本不想贏」。雖然現在看來這是個完全錯誤的判斷,但我看得非常爽。

Pell 自稱 Internet's managing editor。他利用的信息來源是他認可的值得信賴的新聞媒體,這是一個挑選的過程,是無法代替的判斷力。他就是算法,我非常信任他。

對於我來說,NextDraft 是一個省時間、選擇閱讀的東西。個人閱讀體驗很好。

看完 NextDraft 之後,如果有好的文章,我會發相關的微博。其中有些文章也會成為我寫自己的公眾號的選題。

全民自媒體環境下,8個故事告訴你用戶期待怎樣的新媒體雜誌

No.2 該拋棄雜誌的時候就要拋棄雜誌。

我們在離線的時候做了一次嘗試,把一個活動做成了一期雜誌。那是一期有關遊戲的活動。

我們在廣州方所,一個具象的空間,請嘉賓講述自己的故事。

到場的嘉賓有遊戲玩家、設計師、寫評論的人。活動有主持人、引導的人、觀眾的反饋。在這個活動裡,主持人是卷首語,嘉賓可能是 features,然後有讀者互動。

遊戲這個題材更有畫面感、實操性,在立體空間更容易表現。活動這種形式就一下子把這個內容突顯出來了。傳統雜誌在發出去的時候不知道讀者的看法,不知道讀者會不會買。做成活動就有很直接的反饋了。

總體來說它已經超越了雜誌。互動性、衝擊性、體驗感,都和雜誌很不一樣。我認為,該拋棄雜誌的時候就要拋棄雜誌。

全民自媒體環境下,8個故事告訴你用戶期待怎樣的新媒體雜誌

No.3 它不說廢話,都是乾貨,乾貨到我聽不懂。

我的一個信息源是「混亂博物館」公眾號,它好玩的地方是告訴我「我不知道的東西」。公號介紹就是「都是些你不知道的。」。

它包括一些這樣的內容:「咖啡對你做了些什麼」、「眼睛從哪來」、「為什麼1+1=2」。形式是視頻,時長大概在三四分鐘。我不會每天看它,一般都是週末睡前集中閱讀。

它不說廢話,都是乾貨,乾貨到我聽不懂,會涉及到很多生物、化學的專業名詞。

「混亂博物館」給我最大的啟發是,讓一個專業的人用最專業的方式來解讀,讓內容是準確的。你可能不一定立刻看懂了,但是會自己去延伸閱讀,產生探索的興趣。

全民自媒體環境下,8個故事告訴你用戶期待怎樣的新媒體雜誌

No.4 選對鍋,真的可以改變一生。

我平時不看雞湯,但在這個精選 PPT 裡,粗看「心靈」這個分類下的東西還挺上癮的。你能看到各種讀者馬克出來的雞湯金句。

這裡還會出現一些小知識,比如咖啡怎麼衝。我還看到過「選對鍋,真的可以改變一生」,然後就立刻轉發給了我老婆。

有時候還會引起一些小互動。前兩天我在看「有這 40 樣東西可以扔掉」,我數了下 33 樣我都有。然後我的同事就看到了,雖然現在沒有評論、回覆的功能,但是同事們還是忍不住在微信群裡教我怎麼辨別什麼鑰匙沒有用。

我覺得很多人摘出來的東西,比文章本身更有意思。

全民自媒體環境下,8個故事告訴你用戶期待怎樣的新媒體雜誌

No.5 紀錄片的敘事單元和行為方式是可以和雜誌呼應的。

我不是長期的雜誌讀者,一般的都是快速找到我感興趣的一兩篇,但我仍然會購買。雜誌更多是彰顯個人價值觀和態度,像「小三」、「一夜情」,而書更像「愛人」。

我想推薦的是一個紀錄片《尋找珊瑚》。主角從小特別喜歡珊瑚,小時候關注珊瑚研究,並且學習了相關專業。紀錄片導演找到這個主角,主角又認識一個拍攝導演,三個人就共同製作了這個紀錄片。

紀錄片拍的是很專業的問題(珊瑚白化),這個團隊既有人可以科學解釋珊瑚相關的知識,也有人能夠拍攝到珊瑚。最後,它已經不僅僅停留在紀錄片這個形式上,而是在社交網絡上也掀起了保護珊瑚的活動,號召粉絲分享自己生活環境中的珊瑚。

我覺得有意思的是,紀錄片在這裡的敘事單元和行為方式是可以和雜誌呼應的。

全民自媒體環境下,8個故事告訴你用戶期待怎樣的新媒體雜誌

No.6 雜誌能不能去實體化,一次旅行能不能變成一本雜誌。

大多數獨立雜誌都是我想看、想知道他們關注什麼,可是每次拿起來我都失望。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因為沒錢請好的記者嗎?

我記得一個德國同行曾經這樣評價 Monocle:它最好的效果就是你夾著它走在機場裡。我剛才就在想:雜誌有沒有可能去實體化。

我上次去了固原。固原博物館第二層的視頻一直在放特洛伊戰爭的史料。這讓我十分驚奇。原來固原博物館有個鎮館之寶,是一個在固原當地出土的來自於古波斯的銀器,銀器上描繪的圖案就是特洛伊戰爭。據說是當初在絲綢之路上,希臘化的伊朗人在路過的時候留下的。這種旅行時偶然獲得的知識,是很難得的。

那有沒有可能,我們做一次旅行,把這樣一個路線裡的行走、收穫的知識,記錄下來,做成「雜誌」,分享給大家。

我從小就嚮往編百科全書。希望自己的每次經驗打撈出東西來。如果更大的一個群體,能將他們已有的經驗打撈出來,共同發現和產生一些新的東西,在某個短暫的時間內形成一個雜誌化的存在,我覺得是很有價值的。

全民自媒體環境下,8個故事告訴你用戶期待怎樣的新媒體雜誌

No.7 尊重讀者,而且創造出一個獨特的語言體系。

我想推薦「瞎看什麼」視頻。它本來在 bilibili 上走紅的 ,後來在微博上叫 @閱後即瞎。它會選一些經典電影,用新聞聯播的方式說出來。時長在 14-20 分鐘之間。

我覺得它的文案很了不起。尊重讀者,而且創造出一個獨特的語言體系。

它的臺詞在短時間裡很燒腦又很好笑,信息量很大。它會創造自己的段子,比如「二號去聽經,晚上去旅店,三號去餐廳,然後看電影」之類的。

這樣的臺詞會有洗腦的感覺,容易讓大家記住你,讀者也會參與到你的話語體系中,比如微博評論裡面讀者都用這樣的語言來回復你。

全民自媒體環境下,8個故事告訴你用戶期待怎樣的新媒體雜誌

No.8 現在很害怕我喜歡的主編死了。


我在大學時主要訂閱三本雜誌:Wallpaper*、Harper's 和《經濟學人》。最後這些雜誌都從我的生活裡消失了。

第一個消失的 Wallpaper*。

第二個消失的是《經濟學人》:你會發現看一本和看十本《經濟學人》是一樣的。他們用有色眼鏡看所有事情,姿態和語氣過於明顯。看到後來我就厭倦了,他們給我的感覺是剛畢業的人拿方法論和套路寫東西。

最後消失的是 Harper’s。它很像單讀,我每期必看的就是卷首語。但是主編 Lewis 退休我就不看那本雜誌了。

我現在跟著 Lewis 看他後來做的 Lapham’s。它很貴,20 美元一本,有 podcast。

就一本雜誌來說,主編的價值觀會很吸引我。商業邏輯會變,技術會變,但是價值觀相同的人一起做事情很重要。一個社會是有無數力量博弈的,雜誌就是一個去整理這些力量的工具。

現在很害怕我喜歡的主編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