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初中孩子不会问问题怎么办?

用户3634825881756


家长要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孩子不问问题大体有三种可能:不需要问、不敢问、不知道如何问。

不需要问:一般是学霸,老师讲的他都会了,他没有问题可问。这种情况不用太在意,告诉孩子跟着老师的节奏,多和老师互动交流就好了。

不敢问:孩子内向,胆小,怕自己的问题太幼稚,让老师同学们嘲笑。这种情况要多多鼓励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孔子还不耻下问呢,更何况是学生向老师请教了。老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不会嘲笑任何一个学生的。只有多很老师交流,多提问题才能更快的进步。

不知道如何问:这样的孩子可能是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有点多,不知道从哪问起。这种情况家长要多上心,辅导孩子基础知识,实在不行请个家教,给孩子补补课。让孩子从不知道如何问变成勤学好问。初中追赶还来得及,让孩子打好基础,才能为后续的功课提供保障,否则差距会越来越大。


黄金土星


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不爱表达自己,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引导,我就是个例子,从小就害怕老师,性格内向些,不善于表达。从小学开始从来不主动找老师问问题,记得上高中,都高三了,英语老师让我起来回答问题,我会答对了,就是说不出原因,老师问我为什么,就是不说话。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真是替老师生气,傻傻的。脱离了学校自然也就好了,现在性格什么的都还好,在学生年代还是少不了老师的关心。多做下思想工作,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想优秀。


奔跑的朵拉


先分析孩子不会问问题的根源在哪,从关键点入手,就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具体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孩子性格。

也许孩子的性格偏内向,比较害羞,明明有很多问题想问老师,却不敢提问。

对策:1正向鼓励孩子多提问,就算再简单的问题问老师,老师都觉得很正常。

2以孩子在班上的好朋友做榜样,向好朋友请教如何做到,进而让孩子试试像与好朋 友说话一样向老师提问。

二、对某学科或老师的情感偏向。

1不喜欢某老师

初中生毕竟还小,还会出现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从而对这这个科目提不起兴趣的现象,自然上课也好,做作业也好,都是带着一点抵触情绪。

对策:让孩子明白,成绩是自己的,老师有好有坏,无论老师多优秀,都只能陪伴人生一段时间。

2对某学科提不起兴趣

如果孩子不是因为老师,就是本身不喜欢某个学科,也会出现对该科目提不起兴趣的情况。没有认真参与这门学科,自然也就不会提问了。

对策:比如很多孩子不喜欢英语,那么可以与孩子一起观看搞笑的美剧,用朋友的口吻劝说英语的重要性等。

三、学习不透彻

有些孩子成绩中等,太简单的题目会做,用不着问老师;一些太难的题目,觉得又没有问老师的必要。剩下中等难度的题目,由于平时对题目思考不够,所以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对策:可以对照着考纲,把正在学习的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梳理一遍,遇到不是很明白的概念及其应用范畴,就可以向老师请教了。

四、自我意识增强

初中生是自我意识迅速增长的阶段。他们渴望得到周围人对自己的认同,特别是同龄人的认同。

在一些班级里,他们视向老师提问为弱者,只有智商低的或者慢别人一拍的人才愿意这么做。

所以有些学生即使心里有不会做的题目,宁愿回家查百度或者参考书,就是不愿意在同学面前丢脸。

对策:让孩子明白问老师问题,会让学习少走弯路,这样对学习很有帮助。

学习成绩提高了,自然就是能力的最佳体现,久而久之,笑你的同学也觉得没有什么好笑的了。

当从以上四个方面齐用功,相信孩子不会提问的情况会得到改善。


小轩暖暖


我感觉首先要看孩子性格是什么样的,会不会是性格内向腼腆,不好意思问老师问题?

另外现在孩子基本上课堂学完了,课余时间还得上补课班,也可能孩子学习很好 是个小学霸。

家长可以跟老师沟通一下,看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平时考试成绩怎么样。

最好的话我觉得跟孩子谈一谈,但是不要以父母的身份,最好已朋友聊天的方式,这样孩子能更加坦露自己的心声。如果就是不行的话,孩子肯定会有好朋友,跟他好朋友打听问问,了解一下根本原因。

找到原因,帮助孩子解决。



佳良妈妈


初中时期是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尤为重要。因此,老师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初中孩子的问问题的思维能力。

但是,由于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多采用“填鸭式”教育,许多孩子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的问题遭到家长老师的“扼杀”,于是就出现了初中孩子不会多方位、全角度地去问问题,更不用说去分析问题和探索答案的现象。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问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近年来,在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初中学生问问题教学的能力培养还显得比较单薄,必须得到重视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一、反思问题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论著《论语》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来突出问问题的重要性。问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体现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我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不少人却忽视了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

二、初中教学中培养孩子问问题能力的实施策略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大多会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展开问题教学活动,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1.引导初中孩子学会“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就是智力游戏中的一种形式,是初中孩子们现代生活的“轻松剂”,能让孩子们在玩味之后,捧腹大笑,茅塞顿开。“脑筋急转弯”采取生动活泼、易识易记的形式,内容贴近日常生活,不仅能唤起初中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还能引导他们以乐观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对待生活。

为此,教师在课前的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抓好教学事件,运用“脑筋急转弯”的方法来使学生学习,营造问题情景,使整个教学活动选择与组合设计,发挥初中孩子们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孩子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不同层面的学生共同参与,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之中,形成由情到理的转化。

2.引导初中孩子对自身经历体验进行思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明朝教育家朱熹的《观书》诗中说明学习过程中思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初中孩对学习生活中的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能及时思考,最好能用日记、周记、随笔或问题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样久而久之,初中孩子就能逐步从感性走向理性并能获得深刻感悟,这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大有益处。

3.引导初中孩子对生命情感进行思考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有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很远,可是偏偏忘了从何出发。”我们教育的本质是答疑解惑。初中孩子正处于情感丰富的活跃时期,只是欠缺对生命、情感的把握和反思,自然也就少了对美好时光的精彩问答。因此,老师有必要对初中孩子的生命情感进行引导,让他们焕发出光彩。

4.引导初中孩子把要提升的智慧“说”出来

一线教师千万不要忽视问题设计过程,当然同时也不要以为问题设计环节高不可攀。我们在教学中每一节课都需要言说与表达,每一节课都在召唤理论与思想。这样我们对初中孩子就起到了一个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一个引领示范作用,初中孩子模仿性极强,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把要提升的智慧“说”出来——不懂就问。

结束语,初中孩子不会问问题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改进,突破瓶颈,就会获得实质上收获。


师者风雨


首先搞清楚孩子到底是不会问,还是不愿意问,或者是不想交流。

  • 不会问指的是孩子有问题,也愿意问题,但是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问不到点子上,对于这种情况,家长给他专门准备一本本子,刚开始让他把具体的问题抄在本子上,慢慢地让他把问题精简,一直到最后他能抓住问题的核心。

  • 不愿意问有可能是面子问题,也有可能是以前问了别人,别人不愿意回答,或者是问了老师,老师给的答案一次听不懂,然后再问就被骂,很多学生都会碰到这种问题,特别是有些脾气急的老师,孩子问了简单的问题,老师就骂他上课不认真听,然后不愿意回答,如此一两次以后,孩子就再也不愿意问问题了。所以要和孩子交流,找到原因,鼓励孩子多问。

  • 不想交流的孩子是因为性格问题,很难简单地去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家长多问问了,家长辛苦点,把孩子的知识归纳下,慢慢地向孩子发问,让孩子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回答出来,不懂的地方也就知道了,也可以请耐心点的家教,或者网络上多问问,现在网络上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也会做一些免费的回答。通过网络,孩子也没交流障碍。

本人也欢迎各位家长在评论区流言,说出你的问题,以后我会根据家长的问题整理一些实用,带有具体操作的方法。提供给大家。

娴意有效教育


不久前我们开始施行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而在现实的课堂中,不可否认,大多数的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或者不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更不愿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我们刚开始施行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在成果展示阶段进行指导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而要根据上课内容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表现能力以及在活动中的生成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之后,选择出最恰当的展示方式,展示方式可以是板演、谈话、动作、表述、、归纳、图表、媒介等等,而不是只关注展示的结果,忽略了学生展示的过程,因为在整个学习活动活动中,学习展示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此以前我们的老师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学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课堂,对于于初中的学生,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上应该不是展示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学生情感水平、胆量、心理、表达能力等等非常有限,因此在进行展示时,我们不能把学生和老师的水平来要求他们,而应以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不管是何种表达方式,只要是将学生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真实的感悟告诉大家,那么这种方式就是适宜的。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呢?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可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原意或者不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往往演绎成优生或部分中等生的“专场演出”,久而久之,导致差生面过大,厌学的学生日益增多,造成恶性循环。这种后果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相悖,不利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认真,不难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基础偏差,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大胆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在课堂上,我们要特别关注这些问题学生,总是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先锻炼他们的胆量,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帮助他们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他们每次回答完问题后,我应该积极鼓励。有时他们回答错了,我们不能批评,反而,大加赞赏他们积极参与、勇敢发言的精神。这样,这些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会逐渐克服自卑心理,从而树立自信。其次,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使他们能够大胆说话,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三,在课堂上,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启发诱导的方法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后,可讲一些激励性的话:“这个问题比上个问题更有难度,哪个勇敢的人敢于挑战?”这样就可以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回答结束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客观的、中肯的评价。比如“你的想法很新颖”、“你的表达很清晰”、“你的见解与众不同”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能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进而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促使其积极上进。二、营造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展示。情感教学是师生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它可以创造一种轻松自如、气氛活跃、心情愉悦的教学氛围。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感交流有意识地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切实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的场所。这样,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尽情讨论,学生的意见得以展现,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学生的潜力得以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课堂效果也就好起来。学生在课堂中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收获知识,收获成功,收获自信,收获快乐,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以此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1、精心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励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究。这些问题的设计要能够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应有的发挥。2、点拨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进行点拨,要“点”在学生不懂或者似懂非懂之处,“拨”在学生容易忽视又与教


蓉城老师说语文


这个很正常!不要讲初中的孩子,就是大学的教授都不一定会问问题,会问问题是有个前提与核心,他自己要有智慧才能‘会’问问题,如果有学识,他只能问问题,如果他愚钝,他连问题都没有。①智慧的表现,智慧是教不出来,没有一套系统的教育方式,它需要领悟,启迪。②知识,是可以传授,在学校里,在家庭里面,在单位里面,因为他是一种方式。③愚钝,只需要踏实,你也能得到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


二俵哥


不会问问题,那说明,他不知道该问什么。如果是英语语文,是语法不理解,还是词句不理解?如果是数理化,这道题你怎么想的,想到哪一步,做不下去了?还是公式不会?概念不清?

问问题的前提是,孩子认真思考问题了,然后他思考的过程中哪里不明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好。如果题目连想都没想,当然也就不知道该问什么。


二姐d生活


1-首先和孩子的代课老师认真去沟通一下孩子的具体情况。

2-找到孩子的薄弱点。

3-摸清孩子问题的所在,明白孩子对于问题的思考方式。

4-对于孩子的问题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5-在解决过程中,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加强对于孩子的引导。

6-坚持到底,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做到厚积薄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