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疫情之後,汽車的限購

疫情之後,重振和恢復經濟,汽車市場消費不容忽視:限購限行的解禁,也許是最好的刺激政策,也許,沒有之一。

疫情之後,汽車的限購/限行將何去何從?

歲末年初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其迅猛的勢頭和對經濟社會的影響,讓人始料未及。

目前疫情尚未出現拐點的時候,國家最高領導層就提出了的要求,一手抓抗擊疫情,一手抓恢復經濟,可謂高屋建瓴,運籌帷幄之舉。其中,“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是對今後一段時間以來,對中國汽車工業尤為有重要意義的決策。

疫情之後,汽車的限購/限行將何去何從?

國內的汽車產業約佔GDP 10%左右,是國民經濟中支柱產業,僅次於房地產行業。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0年1月,全國汽車產銷量環比下降33.5%和27.0%,同比下降24.6%和18%,新能源汽車更是大降54.4%。同時因為疫情影響,各大車企延遲復工,經銷商基本只能暫停營業,消費者購車意願明顯下降。據全國乘聯會數據,今年2月份前兩週,全國銷售乘用車不足4萬輛,全月大概不會超過10萬輛,而1月份的銷量是169.9萬輛,下跌幅度之大歷史罕見。跟去年同期相比銷量更是慘不忍睹。

疫情之後,汽車的限購/限行將何去何從?

限購和限行對汽車消費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限購,一般通過搖號、配號或者競標才能獲得上牌資格,猶如“博彩”一般,對消費心理的負面影響是比較嚴重的。在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不但限購,還有限行。限行的理由也是比較勉強,說的上的無非是城市擁堵問題和環保,後者就疫情以來的情況看,基本就是個笑話了。而城市擁堵問題,通過限行方式來解決,從實際效果來說,並不明顯,擁堵在限行之後依然擁堵。當然,也許可以說,不限行更加擁堵。但解決擁堵問題絕對不是簡單的限制,而是多維度的思路才是出路。因為,限制車輛出行,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何況,通過加購車輛獲取不同號牌、通過租用或者借用,抵消了限行帶來的效果。

疫情之後,汽車的限購/限行將何去何從?

有機構將全國主要限購城市的申請者拍照數量相加統計後,推算出如果這些城市完全取消限購,將可能釋放出近千萬輛的購買量,足以一舉扭轉汽車市場連續兩年下滑局面,對穩定中國經濟起到重要作用。這顯然是一種最理想的希望,但實現很殘酷,很難操作,畢竟交通管理的思路沒有變化。

2020年1月7日,從公安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以592萬輛、上海以416萬輛、深圳以350 萬輛、天津以309萬輛、廣州以280萬輛、杭州以268萬輛分列全國汽車保有量第一、二、五、七、十一、十四、十八位。從排名看,都是全國交通大堵城,一旦放開,怕是都會成為“交通死城”。看看北京這兩個數字,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3335437位+592萬輛保有量,你就能理解北京、上海等限購地區為什麼步履維艱了。

但是,擁堵和購車並不能完全劃上等號。因為有車和無車在國內是完全不同的消費觀念。擁堵不讓我擁有自己的車和沒有購買力買不起車是兩碼事,何況道路擁堵帶來的交通問題,除了管理之外,自我調節用車頻率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畢竟,中國尚未進入真正的汽車社會,剝奪對汽車物產的擁有權,也一種社會的倒退。

疫情之後,汽車的限購/限行將何去何從?

其實,我們期望的並不是對汽車限購限行的完全解禁。千萬銷量也不可能一夜釋放。而是希望限購限行城市的管理者能“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和“多維度科學解決擁堵的方式”,通過給全國起一個帶頭作用,從心理層面提振民眾的消費信心和消費熱情。

這一點,我們不僅相信廣州、深圳能夠做到,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大城市也能在新的管理思維下努力逐步做到有序解禁。

我們更希望的是以北京等限購城市在適度鬆綁限購的同時,能夠積極探索出一條特大城市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新路。過去的政策基本是“砌牆頭”般的“防堵”傳統思路。交通擁堵了,就加高買車的牆,限制出行;汽車產能過剩了,就加高造車企業准入門檻。最後帶來的結果是堵車的問題沒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也解決不了,經濟的增長承受著壓力。大禹治水就是祖先給我們最好的啟示:當“洪水”來臨的時候,“堵”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如何做好“疏”才是上策。

10年限購和限行的實踐證明,靠限購和限行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不是長久之計,只有改變思路,從新的維度提升管理的科學性和智能化,才能在疫情之後,讓產業有足夠的恢復能力,讓經濟儘快得到復甦。

疫情之後,汽車的限購/限行將何去何從?

這次新冠疫情給汽車產業帶來了巨大沖擊,也給汽車市場帶來了巨大損失,同時我們的國民經濟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也促使我們必須要總結經驗,轉變思路,與時俱進,只有通過提高經濟管理水平和提高城市管理能力來釋放市場,提振經濟發展的後續能量。

疫情之後,汽車的限購/限行將何去何從?

疫情之後,汽車的限購/限行將何去何從?

汽車企業技術密集型的企業,同時又是勞動密集型的特性。我們的車企更是頑強的,在疫情初始階段就積極投入到抗擊疫情的行動中,除了積極捐款捐物,積極提供一線所需產品之外,並通過技術和設備的優勢,介入到防控產品的生產和研發中,並對國家的疫情防控作出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他們是優秀的,有責任擔當的企業,同時也是國家重要的經濟建設主力軍,相信疫情之後,政策會進一步給與支持,民眾也樂觀的期待,國家的汽車產業將再次為我國經濟做出巨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