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有語言障礙,家庭應該怎麼做?

羽媽幸福成長記


您好,我是一名高級早教師,同時也是今日頭條的育兒作者,專注少兒語言、心理發展!我發佈了很多針對語言遲緩孩子的內容,每天會收到很多家長諮詢,您的這個問題也很具有普遍性,現針對您的問題,回覆如下:

現提供一個家庭日常訓練表格,參考下圖,您可結合自己孩子的情況進行調整,同時,根據孩子的識記情況,每天將需掌握的詞彙記錄在表格,根據孩子的認知情況,進行標記。

現將日常訓練內容,舉例如下,家長可根據孩子情況,將訓練內容填寫到上圖表格,以便記錄。

舉例日常訓練內容:

名詞:對物品有概念,能說出物品名稱

顏色:對顏色有概念,能把外表(包括大小,形狀),不同的立體物品進行顏色分類。

如:辨認4 種主要顏色

形狀:對形狀有概念,如:把顏色和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分類。

辨認3 種基本形狀、辨認幾何形狀

數學概念:

比較物品的大小,說出哪個大,哪個小

比較物品的高度,能挑選高、矮

按照物品數量數數,按照規則排列數數(1-10)或唱數(1-10)

語言表達:(可結合贈送的禮包資料,進行演示)

運用方位詞,(如:裡面/外面,上面/下面、前面/後面)

運用由動作、物品和人或動物名稱,組成的三詞“把字句”,(如:把皮球給我)

運用由兩個形容詞和一個物品名稱組成的三詞句子,(如:大的紅色皮球)

運用由物品,動作和地方名稱組成的三詞句子(如:皮球滾到桌子下面)

以下是付費內容

說出不常用的名詞,(如:降落傘、潛水艇等)

學會運用描述物品或者人物特徵的形容詞,(如:乾淨/髒、長/短)

明白不常用的名詞,(如:帆船、降落傘、潛水艇、海豹、駱駝,啄木鳥、保鮮膜、密封袋)

明白不常用動作的名稱,如:推、拋、拉

明白描述物品或者人物特徵的形容詞,如:冷/熱、大/小,高/矮,快/慢、軟/硬,遠/近、寬/窄等,針對形容詞的教學方法,在我的專欄第8節有視頻實操講解。(下圖為圖片及文件資料展示)

功能配對:(可結合贈送的專欄資料,演示)

準備:有些物品在使用時是成對出現的,

如:筷子一碗,牙膏一牙刷,鑰匙一鎖,椅子一桌子等

如下圖

名詞舉例:

初級名詞

身體部位:手、腳、鼻子、

人物名稱:爸爸,媽媽,爺爺

動物類:狗,貓,羊,牛

場所類:幼兒園、家、教堂、商場

中級名詞:

自然詞彙:太陽、月亮、星星、彩虹、白天、黑夜

月牙兒、滿月、雲彩、雲朵、烏雲、晴天

高級名詞:(可結合贈送的專欄資料,演示)

職業:老師、司機、醫生、護士、警察

工人(針對職業類,在贈送的禮裡有大量的圖片,如下圖)

當然教孩子說話,還要注意很多,並要系統掌握方式方法,如想盡快讓寶寶開口說話,歡迎瞭解我的專欄:《如何讓寶寶說話,遠離孤單》,按照語言康復機構的方式教學,視頻實操講解演示, 從字母拼音ɑ o e開始,詳細列舉了發音方法,同時總結了一些易發聲、易理解的漢字,從無聲無語言教起!

語言遲緩的孩子呈現在問題表象的只是不愛說話,但通常還會存在感統失調,專注力欠缺的問題,所以,訂購課程後,還會贈送這方面的電子資料,包含:語言康復機構認知卡+感統訓練+口肌訓練+注意力訓練卡。(私信、關注、專欄如下圖)



8爪媽媽


我兒子可樂,1歲時就丟給我父母帶了,他一直到三歲了還不太會說話,急得我們到處帶他去看醫生。最終被診斷為語言障礙、智力發育遲緩。

其實,在2歲的時候,就發現孩子不怎麼說話,老人覺著孩子還小,長大一點就會說了。一年過去了,3歲孩子該上幼兒園了,我們才真正的發現可樂比同齡的孩子差了好多——說話少,也不清楚。每次接孩子看到其他孩子跟爸爸媽媽說個不停,可孩子卻越來越沉默,膽子也越來越小,脾氣越來越大


媽媽的反思


可樂剛出生的時候,我是新手媽媽,一個人帶。偶然看見說親子閱讀對孩子好,我也就自然去做這件事了。從孩子4個月開始就買各種低幼卡片、圖書給他看。但可樂1歲時,我還是堅持把他送到了我父母身邊。



我們工作都很忙,孩子爸爸工資也不高,所以我不得不出去上班,撇下孩子在姥姥家,自然對孩子的關注就少了很多。我當時覺得,孩子但凡能咿咿呀呀,這以後就沒多大問題。可語言學習這件事,偏偏就沒那麼簡單。


語言的學習發展跟爬樓梯一樣,得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往上邁



孩子這些情況請媽媽們注意:

1歲還不會說單詞;

2歲不會說雙字詞語;

3歲無法使用簡單句;

4歲有許多發音錯誤,甚至簡單的內容無法理解;

5歲還不會講簡單的故事;

如果孩子遲遲不說話,可能有兩種情況。我家可樂很顯然是第二種情況

語言發育遲緩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語言環境頻繁更換、不穩定,尤其多見於男孩。

語言發育障礙

如果孩子2歲了還不會說話,就要考慮為語言發育障礙,儘早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看是否有以下幾種情況:

  • 聽力障礙,由此造成語言發育障礙的孩子佔40%。如先天性耳聾、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聽力障礙等。
  • 發音不準的孩子應到口腔科排除口腔發育問題。
  • 排除腦發育問題,如智力低下引起的語言發育遲緩。
  • 說話晚還可能是自閉症,這是一種神經系統發育障礙類疾病。


孩子訓練前的情況:手眼協調、繪畫能力、對形狀的識別能力欠佳,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差,生活自理訓練能力欠佳,測試中,不聽指令欠合作。


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康復,可樂的語言情況和認知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僅很多發不清楚的音能比較好的發出了,日常的詞彙用語也增加了,孩子也變得比以前愛說話,更機靈了。

開展的訓練有:語言訓練、感統訓練、配合儀器治療,同時還要根據康復治療老師的指導,在家也要做引導,這樣才能儘快追趕上同齡孩子的語言水平。

在進行語言訓練時,除了構音訓練,還有聽理解訓練、認知訓練、構音器官唇舌下頜軟顎及氣流訓練等。比如:可樂舌頭的靈活性不夠,那就把舌頭的靈活練出來。通過口技訓練課程,設計一些遊戲,讓孩子的舌頭和嘴巴靈活自如,為言語的表達打基礎。

老師專門給我發了視頻學習,至今我還存在電腦裡的

家庭康復的結合,讓可樂在2個月有了很大的改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樂康復細節與老師發的視頻,可以留言評論區或關注加我一起交流!


兒科醫生熊莉娜


這個問題現在變得非常普遍,我見過大量的三歲以下的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就跟家裡的教養環境以及家長的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如何來調整?著重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吧:

1.三歲以內的孩子,要注意口腔肌肉的訓練。

有一些孩子語言發育障礙或奇幻,是因為口腔肌肉發育出現了問題。比如家裡邊過於疼愛孩子,餵給孩子的吃的都是流食,流食不需要咀嚼,肌肉就沒有得到鍛鍊。這種情況怎麼調整?


一是給孩子吃粗纖維的青菜,通過對纖維的咀嚼,哪怕嚼了之後,他不吞嚥,吐出來,也訓練了肌肉。

二是給孩子吃大塊的水果,他自己拿著水果啃的過程,對肌肉也是很好的訓練,

三是適當的給孩子舔棒棒糖,舔的時候,舌根、舌頭、口腔都獲得了全面的鍛鍊。

2.是創造適度豐富的語言溝通環境。

如果環境過於單一,沒有語言交流的需要,那孩子的語言發育肯定是遲緩的。用盡廢退的法則,在人類身上表現的也非常明顯。

比如,有一些孩子,白天就是跟一位老人在一起,老人要麼是在嘮叨,要麼不說話,這樣的環境,孩子沒有交流的需要,語言就不發育。

這時,父母要多跟孩子去交流互動,同時也要多帶孩子去社區遊樂場等孩子多的地方,讓她接觸不同的人,他的環境豐富起來,語言的需要多起來,嘗試的機會多起來,語言的發育也就好起來。


3.創造同輩交流的環境。

孩子跟不同身份的人交流,他獲得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父母也可以試想一下,你跟你爸你媽說話,對比你和你的閨密說話,是不是不一樣?孩子尤其到了三四歲,進入社交的敏感期,他是需要跟同輩之間語言交流的,所以多帶他去,有同齡小朋友的環境裡,他會模仿,也有交流的機會,語言發育就會提升。

4.減少代辦,創造機會,讓孩子大量表達。

父母太懂孩子了,孩子不張口,父母就知道孩子需要什麼,孩子也沒有語言需要了。

比如孩子想吃蘋果,剛一哼哼,媽媽懂了,立刻拿給孩子,那孩子還有說的必要嗎?所以,懶媽媽養出勤快的孩子,當孩子想要什麼的時候,媽媽去引導,“是要蘋果嗎?”然後指著蘋果說“蘋果”,讓孩子去發這個音,經常引導孩子慢慢語言障礙就突破了。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我一起輕鬆教養孩子!


親子故事蓮君說


和其它技能一樣,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會發展出不同的語言能力。不同孩子的發展速度不同,但差別不大。

一、孩子語言發展規律

1、1歲左右

9個月的寶寶可以說出爸爸、媽媽這類的詞,1歲的孩子能夠把聲音和周圍環境聯繫起來。

2、12-18個月

開始模仿聽到的聲音和單詞,經常能說出一個或多個單詞,能夠理解和遵循簡單的一步指示,如請給我玩具等。

3、18-24個月

18個月大概能說出20單詞, 2歲能說50個或更多的詞。2歲的孩子能把兩個詞組合成簡單的句子,比如寶寶吃或爸爸大等。

當被問到眼睛耳朵時,能用手指向它。兩歲寶寶能循兩步指令,如請把玩具拿起來給我。

4、2-3歲

可以用三個或更多的詞組成句子。3歲的孩子可以理解“把它放在桌子上”或“把它放在床下”這樣的話。

二、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有什麼跡象?

1、1歲:不會使用手勢,如指向人和物,或揮手道別。

2、1歲半:喜歡用手勢而不是聲音來交流,不能理解簡單的口頭要求。

3、2歲:只能模仿聲音或行為,不能自發地產生單詞或短語。

4、2歲:不能遵循簡單的指示。

正常情況下我們能聽懂兩歲孩子1/2,三歲孩子3/4的語言。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需要專業醫生評定,如有上述表現,建議就醫檢查。

三、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1.口腔缺陷

大腦正常發育的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可能是由於口腔缺陷造成的,如舌繫帶過短會限制舌頭的運動,從而影響語言能力發展。

2.大腦語言神經

當大腦中負責語言的神經區域出現問題,會造成孩子的嘴唇、舌頭和下巴很難協調起來發出聲音。

3.聽力損傷

聽力問題與語言延遲有直接關係。聽力有障礙的孩子會在發音、理解、模仿和使用語言方面有困難。

四、父母應該怎麼做?

如果孩子確診為語言發育遲緩,在依照醫生專業指導下治療的同時,你可以:

1.花更多時間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說話,唱歌,模仿聲音和手勢。

2.給孩子讀書。鼓勵孩子通過閱讀進行模仿、指認、描述等。

3.有節奏的童謠。孩子喜歡童謠,喜歡跟著唱。

4.日常生活。逛街時指讀店鋪名稱,做飯時指出食材及工具等。


父母孜孜以求,孩子點滴成長!----關注@父母之道Parenting

父母之道Parenting


語言發育遲緩,自然是相對於正常的語言發育而言的。讓我們先看一下正常的語言發育過程。

當然,不同的兒童語言發育有早有晚,輕微的差別也屬於正常現象,只有明顯落後於這個過程的兒童才屬於語言發育遲緩。

其實,面對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作為家長,首先要明確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

首先,其實大多被定義為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一般都是找不到其他明顯原因的,我們在實踐的治療或矯正的過程中,把這一類其他方面正常,只是語言發育出現遲緩的現象總結為發育的因素。這是因為在問診的過程中,有些家長會反應在孩子出生的前後曾出現過輕微的新生兒缺氧、早產、滯產、產程長、新生兒疾病等現象,只是沒有影響到孩子其他方面的發育。

其次,某些器質性疾病也會導致兒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出現理解和表達上的落後,如聽力障礙、先天顎裂等。這其中某些中輕度聽力障礙、顎隱裂等也常常不容易被發現。另外智力和認知的障礙也容易影響語言的發育。

最後孩子說話是需要進行學習的,這就是語言環境,如果語言環境異常,如父母都不愛說話或激不起孩子說話的願望往往導致孩子缺少學習的“模板”,而父母如果本身就有發音不準等現象,孩子也會學到錯誤的發音,另一種情況是語言環境過於複雜,導致孩子的學習無所適從,也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

造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主要是上面幾種,那麼找到了原因到底要怎麼做呢?

有些老人常用“貴人語遲”、“金口難開”來進行自我安慰,當然,不排除隨著成長得到改善甚至變得正常的可能,但更多“語遲”的沒有變成貴人,“難開”的也不是“金口”,這點作為語言障礙矯正事業的從業者,在實踐矯正過程中,我們很有發言權。這是因為很多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在上了小學甚至中學之後才來進行語言矯正,而此時已經不定義為語言發育遲緩了,有些發音不準,有些在智力和認知上明顯落後於其他同學,最終可能造成的或是學習成績落後,或是性格孤僻不與人交流,或是其他一些學生和生活上障礙,很多孩子往往兼而有之,而最初他們往往只是語言發育遲緩。

其實語言發育遲緩如果能在早期進行語言訓練的話,很容易追上正常同齡兒童的語言水平。因此,語言發育遲緩,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是最重要的。如果是發育的因素造成的語言發育遲緩,及時進行語言訓練就可以了,如果是聽力問題,可以進行助聽,再進行語言訓練,如果是顎裂,可以先進行手術修復再進行語言訓練……

總之,“及時”二字非常重要,不要讓孩子的童年和青春及至整個人生充滿遺憾!


陽光語言矯正學校


首先日常生活裡觀察孩子的日常生活,深入瞭解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是什麼,只有瞭解了孩子的情況你才能對症下藥,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瞭解才是解決的前提。

一,孩子屬於內向的情況,這種行為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孩子有正常的語言功能,只是她不太喜歡說話,可以想辦法嘗試溝通,但一定注意不是強行溝通,物極必反,萬事要適度。

二,孩子語言功能正常,但是缺少溝通交流的機會,那這個就很顯而易見了,多創造機會,讓孩子想表達,有機會表達,從表達的模糊不清到條條有理,這需要時間和精力的付出。

三,孩子患有語言障礙,首先不要自己妄下定論,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遵從醫生提出的治療方法和意見,也可以多方面瞭解語言功能障礙是怎麼回事,需要怎麼治療。第三個情況是家長們最頭疼的情況,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最重要的是家長的心態,事情既然出現了那就先坦然接受,接受孩子的缺陷和不完美,同時你也需要明白,你的孩子有缺陷並不代表她就是落後於人,比別人差,其實一點也不,她有自己的天賦,你一定要耐心一些,細心一些,觀察孩子關愛孩子,她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你要看到其中的有價值的所在,好好發展她的長處,而後慢慢想辦法改變她的不足,我個人認為先肯定了孩子的優勢,培養好了孩子的自信,而後再進行改變她的不足或許會更好一些。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是父母的寶貝,孩子的一生會遇見千千萬萬的人,但你們是她們的唯一,無論孩子是出於什麼情況,作為爸爸媽媽要對她們有信心,要陪她們成長,雖然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但是也請相信自己,你也是優秀的父母。


聽說挺難起名字的


首先,語言發展遲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在咿咿呀呀學著說話的時候,家長沒有給予語言的回應。讓孩子的每一次嘗試都得不到回應,慢慢的孩子就不說了。

其次,孩子的語言發展遲緩,跟孩子慢慢會說話以後家長沒有給予語言的交流和互動。孩子的潛能是需要開發的,孩子的每一次成長和進步都是渴望得到家長的認可的。

所以父母不必過於焦慮,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抱怨,甚至是在別人面前貶低自己的孩子,而應該善於找到孩子的閃光燈,讓孩子找回自信,讓孩子願意主動大膽地用語言和父母交流。


叮叮媽聊育兒


這樣的孩子不是不能成才的,只是概率問題,看父母能不能耐心的進行引導和溝通,每個人都會有其擅長和感興趣的方向,接下來幾個方面需要引導

1:多進行互動,引發起對事物的認知

2:進行語言及視頻方式的引導從而引發興趣愛好

3:多進行鼓勵式溝通,對其行為進行認可

4:互動遊戲方式鍛鍊心智模式儘可能健全

5:耐心和堅持


未來教育張洪雨


語言發展遲緩跟家庭引導有很大的關係

首先,語言發展遲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在咿咿呀呀學著說話的時候,家長沒有給予語言的回應。讓孩子的每一次嘗試都得不到回應,慢慢的孩子就不說了。

其次,孩子的語言發展遲緩,跟孩子慢慢會說話以後家長沒有給予語言的交流和互動。孩子的潛能是需要開發的,孩子的每一次成長和進步都是渴望得到家長的認可的。

最後,孩子的語言遲緩,建議家長多跟孩子說,不要因為你說三句他回覆一句而放棄。帶孩子多出去接觸外面的環境,多去淘氣堡,那裡有跟他年齡相仿的小朋友。他們之間或許會更有共同語言,別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玩的時候影響你孩子語言的發展。對給孩子看一些有交流互動的動畫片而不是單純的兒歌,有互動,有交流,孩子更容易去模仿。



TT萌媽育兒


孩子應該很需要父母吧。

反正有一天在地鐵上看到有三隊父母帶著都有點語音障礙的孩子,反正他們一起上地鐵後各自的母親就和還在溝通為什麼要座地鐵,為什麼人多,而他們孩子我看說話都有添加語音動作,而且還說不明白,耳朵戴著類似助聽器(我也不太清楚)。

我看了一路,感覺就是父母眼裡很愛他們,不停的疏導他們,說到這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下去。

我只知道 母愛很偉大。 祝所有母親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