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我說話可能直接一點。第一,傳統意義上,你不是美女。第二,你年紀真的很大了。”

“你不想生孩子?你竟然想讓男士接受你不生孩子這個想法?”

“你的性格有點硬,還是希望你能柔一點。”

……


長相攻擊,年齡攻擊,思想攻擊,性格攻擊。


社會紀錄片《剩女》光是這開場前四分鐘的對話,就已經讓人非常窒息了。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這是一部拍攝於2015-2017年的紀錄片,由兩位以色列導演Shosh Shlam和Hilla Medalia執導。

她們曾拍攝過關於中國戒網癮中心的紀錄片《網癮》(2014),獲得聖丹斯電影節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的“評委會大獎”提名。


在紐約翠貝卡電影節期間,《剩女》一片引起了世界各地女性的廣泛共鳴。最近資源上線後,也獲得了國內觀眾的頗多關注。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

01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上圖那位身穿蒙德里安《紅、黃、藍的構圖》形式連衣裙的女性,就是紀錄片的主人公之一,邱華梅


華梅今年34歲,是北京一名港資律所的律師,事業有成,獨立自強,

未婚


另一位女性,則是某婚戀中心的工作人員。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實不相瞞,如果我對面坐了這麼一位“專業人士”,給了我開頭那些“專業建議”,我非常可能控制不止自己,對她口吐芬芳。


但華梅更有涵養,她只是微笑著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並堅持著自己對於未來另一半的要求。


她希望對方受過良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女性,比如在家裡會主動分擔家務,如果可以的話,她並不想生育。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華梅出身于山東農村,考上北京某政法大學,作為家裡唯一的大學生,她遇到的阻力鋪天蓋地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父親說:“咱當初窮,就算賣血,也供你上學。誰知道今天是這幅樣子。別人問起來,我都沒法說。”


母親說:“我愁得睡不著,你結婚了我才能放心。所有人都結婚,你怎麼能不結婚不生娃呢?”


姐姐說:“不結婚,再幸福也不叫幸福!不結婚的人就該判刑!你索性別回來了,鄰居也就不會說閒話了。”


華梅的一位姐姐,甚至讓孩子叫她光棍姨

剛開始,華梅弱弱地反駁。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接著,她嘶吼著像一隻被圍攻的困獸,罵出了髒話:“養孩子有屁幸福!養了我這樣的女兒,你們還開心嗎?這樣的話,我寧可不生!”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鬥爭不止是激烈的,還可能是溫情的,溫情的讓人心痛。


華梅的母親,一位農村婦人,話很少,在家裡總是聽丈夫的。她早在七八年前就為華梅準備了好幾床新打的棉被,留給她做嫁妝。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華梅勸她,把家裡的舊被子被換了,蓋上這些新的,留一床就可以了,母親執意不肯。


一年,兩年......就這樣留了許久還疊得整整齊齊放在那裡,像一座山,壓在華梅的心上。


很多父母並沒有受過很先進的教育,在他們樸素的觀念裡,人就應該結婚,應該生孩子。

華梅不是不孝順的孩子,她深知家人的煩惱是因自己而起。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她也註冊過婚戀中心的會員,參加相親活動、在各大相親角流連、與相親吃飯......


但漸漸的,那些刻意或不刻意的惡意和歧視越來越多。年紀大、農村出身、甚至連律師這個職業也被一個阿姨說是“不敢要”。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你看,一個職場上的精英女性,在婚戀市場上反而成了劣勢選擇。

紀錄片《剩女》的絕大部分筆墨都用在華梅身上,華梅獨立自信,開朗活潑的性格,也使得她耀眼出彩。


而她身上最最閃光的一點,是她永遠在探尋更多的可能性。


她有女性脆弱的一面,承認這一點並不羞恥。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她是勇敢的、堅韌的、戰鬥的,即使那場不乏妥協的戰鬥是孤獨的、疼痛的,她始終都沒有為了誰而將就。


她沒有因為母親那幾床厚厚的棉被低頭,同樣沒有因為別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攻擊低下頭。

02


在華梅這種光芒的襯托下,剩下的兩位主角就顯得有些蒼白。

徐敏,28歲,北京人,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專業。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現在是一名國企播音員,父母已經給她買好了房和車。萬事俱備,只欠結婚。談了幾個對象,都被母親一票否決了。


徐敏說,自己的一生都處在母親的控制下。


從兩歲買零食時的撒手而去,到二十六七歲因結婚問題推開車門,徐敏母親最擅長的,就是當女兒不聽她時,扔下她,然後離開。


這不是簡單的離去,這是威脅,也是很多中國家長擅長的手法,不聽話就扔了你。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後來,當徐敏試著和母親溝通時,母親完美地展現出了權威家長式的作風:


“我花了大價錢送你去幼兒園、小學、中學,給你買房買車,現在就一點好話都沒有,就一點面子不給我?”


溝通再次以徐敏的哭泣,和母親的摔門而去結束。

第三位主人公,蔡琪,是一位教授。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戀愛、結婚、懷孕、換定居城市,蔡琪在一年內完成了這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轉變。


相比於華梅的不妥協,蔡琪則是不斷的妥協


可能她自己不太願意承認這一點。


一開始不願意結婚,卻由於父親生病,希望找一個人來共同分擔;覺得婚禮是走個過場,卻依舊穿上了大紅的婚紗在喧天的鑼鼓聲中不知所措;不喜歡孩子,卻為了“糊弄”丈夫而生了一個孩子。


我們沒有資格去批評蔡琪的一路妥協,大多數人最終都會和她一樣,遁入世俗的煩惱與快樂之中。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在一次課上,蔡琪帶領同學觀看了《嘉年華》。影片結束後,一位女生問了她一個問題:“為什麼你言語之中會透露出,一種結婚就是成功的意味呢?”


蔡琪給出的答案是:“沒結婚之前,我的生活很有趣。婚後的生活沒那麼有趣了,甚至是無聊的,但是更幸福了。”


有趣和幸福有什麼區別呢?可能只是兩種狀態下的不同心情吧。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堅持自我是痛苦而又孤獨的,就像華梅在心理醫生面前剖析自己時所說的:像在海里掙扎,隨時可能掉下去淹死。只能一邊戰鬥一邊撤退,退回到安全的岸邊。


華梅選擇退到了法國,她申請了法國留學,去攻讀碩士學位。


法國,這個孕育了波伏娃、喬治·桑等一系列傑出女性的國度,或許讓華梅覺得安全。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在那裡,她唸書、鍛鍊,還遇到了一個和她意氣相投的德國男人。後來,她結了婚,定居了德國,並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

她說:“只要你不結婚,你就是個不正常的人,任何人都可以說你。四面八方都是聲音,都是嘴巴。我想過一種沒有這些聲音的生活,就生活就好了。很難。

我覺得就像以前中國女人裹小腳一樣,好像鞋就那麼大,你腳多大都得鑽到裡頭,對於那些心很小的女人,可能穿上就覺得比較舒服了。但對我這樣腳大的,喜歡到處亂跑的,對於自己的人生還有很多夢想的。我就覺得我的腳太大了,穿不進去,夾腳,疼。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03

2006年的《時尚Cosmopolitan》推出一期雜誌,封面標題為《歡迎來到剩女時代》,用以指代那些對尋找丈夫有過高期待,結果淪為單身的女性。這也是“剩女”一詞的由來。


2007年,教育部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中,“剩女”成為171個漢語新詞語之一。官方給“剩女”定義為:高學歷、高收入、高年齡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歸宿的大齡女青年。

當下,中國的女性主義正處於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


我們早就明白了,女性主義不應該是一味地貶低和弱化男性,而是給予女性更多的選擇,和男性同樣的選擇。

但是很多時候,社會和家庭並沒有給予女性多少選擇的餘地。

直到今天,年紀稍大的女性在擇偶時,一旦對男性提出了和自己條件相當的要求,周圍就會有很多聲音響起:“這樣的話,人家為啥不去選擇二十出頭的小姑娘,憑什麼選你?”

就像華梅,她在面對那些侮辱和損害時,還能保持微笑,不就是因為這種論調太常見,她早就已經見識過了。

內容過於真實,可能引起不適|社會紀錄片《剩女》


而藉由這部《剩女》,女性同胞應該清醒:我們可以選擇單身不結婚,也可以選擇步入婚姻;可以選擇做丁克一族,也可以選擇生孩子;可以選擇當家庭主婦,也可以選擇當職業女性。


選擇應該把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是圍觀者的嘴巴里。


沒有好壞對錯,只是選擇不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