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日俄戰爭的“同學外交”:完成了“90%的美國人對日友好的使命”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決心開戰的日本國力較弱,因此在決定開戰的時候,也計劃著準備結束戰爭的活動。

伊藤博文任命男爵金子堅太郎前往美國,目的是爭取獲得美國政府適時調停日俄戰爭的承諾。由於金子堅太郎海外生活時間較長、通曉歐美人的天性,且是時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同學,成為日本政府的合適人選。


日俄戰爭的“同學外交”:完成了“90%的美國人對日友好的使命”

金子堅太郎


日俄戰爭的“同學外交”:完成了“90%的美國人對日友好的使命”

西奧多•羅斯福


日本的“大陸政策”和俄國的“遠東政策”

先說日本

19世紀時,日本出現“徵韓論”“海外雄飛論”等對外擴張的言論,先侵略朝鮮而後佔領中國東北,後來此主張經過不斷細化,修補逐步構成近代日本的外交總方針——大陸政策。

大陸政策追根溯源來源於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16世紀時,豐臣秀吉提出的關於大陸擴張的構想;第二方面在是德川時期,思想家佐藤信淵倡導的“征服支那論”;第三方面是19世紀50年代,吉田松陰擬定的理論“海外擴張補償”。

列強入侵日本是明治政府建立的背景,為了使保持國家獨立,並與列強進行抗衡,因此奮發圖強,並通過明治維新其使工業化快速實現,但由於日本市場狹窄且國內資源稀缺,日本將目標轉向了近鄰中國和朝鮮,妄圖獲得市場和原料。

日俄戰爭的“同學外交”:完成了“90%的美國人對日友好的使命”

日本大陸政策步驟

1882年7月,朝鮮爆發壬午事變,旨在反抗日本的侵略和壓迫。後日本強迫朝鮮政府於同年8月30日締結不平等條約《濟物浦條約》,取得在朝鮮的駐兵權。

1884年,日本利用朝鮮親日勢力,以金玉均為首的開化黨,策劃了旨在控制朝鮮的“甲申政變”,後因清政府出兵,日本的侵略意圖沒有完全實現,但在1885年1月9日強迫朝鮮訂立《漢城條約》,迫使朝鮮對日本進行賠款。

時任首相的山縣有朋在1890年3月提出《對外正略論》,表明了他關於日本外交政策的基本觀點,即“主權線”和“利益線”理論。他表明“關於國家的自我防禦方法有兩條;第一是捍衛本國的主權線,不允許別國侵犯;第二是保衛本國利益線,不能喪失主權地域。

此時,“大陸政策”這一標誌日本近代化的政策終於形成。

再說俄國

俄國遠東政策追根溯源便是到沙皇彼得一世時期,俄國勢力在17世紀己到達遠東地區,因交通、氣候等條件限制,此地區人煙稀少,俄國政府關注重點並不是遠東地區。


日俄戰爭的“同學外交”:完成了“90%的美國人對日友好的使命”

俄國遠東政策目標

俄國遠東政策的成熟歷經兩個時期,第一時期是19世紀中葉,在這個階段,中國成為半殖民地。

第二時期是19世紀晚期,俄國確定遠東政策為其基本國策,沙皇尼古拉二世制定具體的方針和措施,較第一階段更加細化。中國和日本因朝鮮撤兵問題發生衝突,俄國以此為契機介入遠東事務。1895年2月,新沙皇尼古拉二世召集第二次大臣特別會議,做出決定:

一是加強在太平洋的艦隊,使那裡的海軍實力超過日本。

二是給出外交部與法國達成合作的命令:如果在中日甲午戰爭結束後日本提出有損於俄國利益的條件,便對日本做出軍事行動。

俄國遠東政策以19世紀中葉為分界點,前期以領土擴張為主,後期以經濟滲透為主。

綜上來看,日本的大陸政策和俄國的遠東政策在許多方面十分相似,如性質,步驟,目的等,因此很難不產生重大沖突。1891年,俄國正式宣佈西伯利亞鐵路開工的消息,俄國此舉與日本大陸政策產生嚴重矛盾,中日甲午戰爭後至1897年,俄國較日本在朝鮮地區的勢力較強,但日本並不甘於落後。

俄國在義和團運動後,便全面控制中國東北。1902年2月英日締結同盟,在英日同盟的壓力下,俄國與中國簽訂了滿洲撤兵條約,但由於俄國一直覬覦中國東北,其並未按照條約如期撤兵。

日俄戰爭就是日本和俄國軍事戰略矛盾的總爆發。

日俄戰爭的爆發

1902年7月,俄國向朝鮮政府提議租借龍巖浦,因日本的抗議此提議被駁回,但俄國仍佔領了此地,並築炮臺。在滿洲,俄國雖然答應撤兵,但遲遲未撤,相反,加強了其在滿洲的軍隊。

日俄關係越來越緊張,1903年4月,在山縣有朋的別墅“無鄰庵”,山縣有朋、伊藤博文、桂太郎、小村壽太郎舉行會議,在會議上明確了日俄談判的戰略,即日本對俄國在滿洲的權利進行承認,以此換取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全境的權利。

然而日本的優越權指日本完全壟斷朝鮮,對於俄國僅僅承認俄國在其“圈佔的範圍內”活動。他們估計到,日本統治了朝鮮會構成對滿洲的包圍,俄國是拒不會接受日本的要求的,並認為,終歸是不免一戰的。

在這以後的日俄談判,對日本來說為開戰爭取時間,從而在軍事上和外交上進行準備。

1904年2月6日,日本聯合艦隊從佐世保港出發,兵分兩路直取朝鮮仁川和中國旅順,2月8日夜裡,日本聯合艦隊對旅順口開始第一次攻擊,重創俄艦四艘,日俄戰爭從此開始。

日俄戰爭的“同學外交”:完成了“90%的美國人對日友好的使命”

日俄戰爭期間俄國騎兵

金子堅太郎

人物生平

金子堅太郎於1853年出生於福岡縣福岡市中央區鳥飼,幼名德太郎。1860年他師從金山和藏、第二年師從正木昌陽,學習漢學。1863年1月入藩校修猷館學習。1870年7月,因為家老的命令,金子堅太郎奉命遊學東京。在原昌平坂學問所中博士、松山藩大參事藤野正啟的漢學塾求學。

1871年12月,明治政府為解決內外交困的局面,派遣以巖倉具視為代表的歐美使節團即“巖倉使團”赴美考察。金子堅太郎作為岩倉使節團成員,留學美國。

1872年在波士頓的阿爾普頓街寄宿期間努力學習英語,同年9月被錄取為萊斯文法學校4年級生。1873年熱心於社交活動,廣泛結交美國的律師、記者、實業家和科學家。1874年4月以優異成績畢業,並代表畢業生髮表演說。同年9月,他被英語高中跳級錄取為二年級生。1876年2月中途退學,為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作準備。

1876年10月進入哈佛大學,他與留學生中的伊澤修二是最早使用電話交流的日本人。入學後,他與小村壽太郎住同一個宿舍,一起學習。在校內,他結識了美國學生西奧多•羅斯福。1878年6月,金子堅太郎從哈佛大學畢業,並被授予法學士學位。1878年9月,金子堅太郎學成歸國,歸國後,擔任日本明治時期官僚、政治家、重臣,歷任第14代農商務大臣、第10代司法大臣、樞密顧問官,是伊藤博文的側近人物。

日俄戰爭的“同學外交”:完成了“90%的美國人對日友好的使命”

哈佛大學

日俄戰爭前夕他遠赴美國,開展有利於日本的外交交涉和外交工作,並擔任“日美同志會”會長。日俄戰爭後,他歷任樞密顧問官、日本大博覽會會長、日本速記會會長、語學協會總裁、東京大博覽會會長等。金子堅太郎有著深厚的美國情節,一生致力於日美友好。

伊藤博文的信任與支持

日本在日俄戰爭爆發前通過日俄軍事實力的對比,便已經明白日本絕無可能完勝俄國。

日本分析當時的國際情勢,意識到俄國的同盟國是法國,德國對於俄國的挑唆跡象也愈發明顯,日本和英國是同盟國所以英國進行調停不合適,所以真正有實力且適合進行調停工作的便是美國。

考慮到金子堅太郎的海外生活時間較長,十分了解歐美人的生活習性且深通國家政治,特別是其在旅居美國八年的時間中有兩年曾在哈佛大學留學,並與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是同學,因此日本決定派遣金子堅太郎前往美國進行遊說活動。

1904年2月4日,伊藤博文召見金子堅太郎,說:今天的御前會議決定了我國將要和俄國進行敵對行動,小村壽太郎將命令我國駐俄外官慄野慎一郎通知俄日兩國斷絕外交關係,因此我希望你馬上前往美國。

日俄戰爭的“同學外交”:完成了“90%的美國人對日友好的使命”

伊藤博文

金子堅太郎認為被派往美國是一項榮譽,但也考慮到了困難:美國進行獨立戰爭、英美戰爭和美國內戰之時,俄國一直支持美國,美國重視與俄國的友誼,俄國駐華盛頓大使喀西尼在美國的影響不可低估,此外俄國的貴族與美國許多富裕家庭聯姻,因此兩國關係更為親密。

金子堅太郎收到了七項明確指示:

第一,我們要讓美國人相信,儘管日本在想盡一切辦法向俄國政府妥協,但因為俄國的行動,此戰爭不可避免。

第二,由於“黃禍論”在歐洲和美國人中影響廣泛,且俄國一直在煽動此種情緒,我們必須防止“黃禍論”的進一步蔓延。

第三、日本政府為了防止“黃禍論”蔓延,建議中國政府在此次戰爭中保持嚴格中立。

第四、有的人認為日本政府正在努力爭取中國人的教育這一事實是“黃禍論”的證據。教育中國人並使他們成為文明人民對於東方的和平至關重要,我們必須讓傳播這些理論的人意識到,教育中國人,會讓遠東的和平成為可能。

第五、我們希望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你應該按時報告你的看法與感受。

第六、日俄談判的詳細情況己經電告高平小五郎部長,從此刻起,你應該通過高平小五郎部長髮送電報,電報費用由公使館承擔。

第七、由於你的對外活動與高平小五郎部長的內部活動一致,因此,你需要與他協商後才能採取行動。

1904年2月24日,金子堅太郎與兩個隨從一起登上美國客船西伯利亞號,從橫濱港啟航前往美國。

金子堅太郎在美國的活動

金子堅太郎在1904年3月抵達美國夏威夷後,便在美國許多城市進行了一系列活動。活動的主要形式為參加高級聚會並進行演講,演講的內容絕大部分是駁斥黃禍論,爭取美國猶太商人對日的財政支持,並解釋日本發動日俄戰爭的被動立場以及日本勝利後對於美國在遠東利益產生的的積極作用。

金子堅太郎接受採訪

金子堅太郎於1904年3月4日到達夏威夷的檀香山港,他受到日本總領事和許多日本居民的歡迎。

金子堅太郎己經來到美國,並計劃直接前往首都華盛頓,但羅斯福總統宣佈的中立,讓金子堅太郎感到絕望。與此同時俄國駐美國大使喀西尼收買了美國報紙,發表攻擊日本的文章。但俄國的宣傳攻勢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日本在2月8日的仁川海戰和9日的旅順港外作戰成功,使得美國國內人氣朝日本集中。

1904年3月16日,金子堅太郎抵達芝加哥。在當時的芝加哥市民中,有不少家庭與俄國人有姻親關係,也有一些人通過商業交易與俄國關係密切。芝加哥是美國的商業中心之一,大量的麵粉以及罐頭食物從此地運往旅順和符拉迪沃斯託克港,對於芝加哥市民來說,俄國是很好的消費群體,因此,芝加哥城市的親俄氣氛較濃厚。

金子堅太郎前往紐約。1904年3月18日,金子堅太郎抵達紐約,受到紐約日本居民的歡迎。他下定決心,為了給日本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他要巧妙地引導和操縱美國人的性情。金子堅太郎在紐約的酒店房間裡接受了記者的採訪。當時有17名報社記者,他們都是紐約市的著名記者。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金子堅太郎解釋了日本將不可避免地對俄羅斯動武的情況,他給出的理由是俄羅斯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擾亂東亞的和平。

拜訪西奧多•羅斯福

1904年3月25日金子堅太郎來到華盛頓特區,拜訪了西奧多•羅斯福。

羅斯福總統讚揚了日本通過憲法,僅花了15年時間所取得的迅速進步。並比較了俄國和日本,表示相信日本不論在陸上或是海上的戰役都將取得勝利。關於“黃禍論”,總統認為是“狡猾的謊言”,原因是“今天的世界形勢與蒙古時代有很大不同,畢竟,把黃禍限制在日本人身上,只不過是一種毫無根據的說法。在古代成吉思汗入侵時,只有日本人民勇敢而成功地抵抗了他。

演講

金子堅太郎還到哈佛大學演講:歷史上唯一真正的“黃禍”是成吉思汗統治下的蒙古人,他們曾侵襲過日本。我斷言,與世界上預見的日本危險相比,日本更有理由擔心東方的“白色”危險,這是對我們國家一種真實存在的危險和威脅,在這場戰爭中,我們不是為種族或宗教利益而戰,我們正在為維護日本的民族生存而戰,他受到了俄國領土擴張的威脅,日本只是在尋求維護亞洲和平,並在東方保留英美文明的影響。

日俄戰爭的“同學外交”:完成了“90%的美國人對日友好的使命”

俄國的“黃禍論”漫畫

此外,由於預期將有成千上萬的寡婦和孤兒必須留下來,我們設立了一個救濟基金協會,已向該協會捐款1300000美元。如果日本被打敗,東方的基督教和文明就沒有未來。如果俄國獲勝,宗教和自由之光將永遠從這一地區消失。正是由於這些原因,這個小小的日本民族,深知她必須面對的敵人的巨大威力,為了自由和文明,為了把目前的鬥爭進行到她生命的終結。

這次演講持續了兩小時十五分鐘,激發了美國人對“弱者”的同情。

爭取貸款

在戰爭開始前,日本根據十年前的甲午戰爭估計,日俄戰爭一年的成本為4.5億日元,日本銀行的儲備金為5200萬日元。據當局估計,即使將戰爭範圍限制在朝鮮半島,戰爭期限為一年以內,尚缺戰費1億日元,何況戰爭開始,對手是以陸軍強國著稱的沙皇俄國,所以戰費遠遠不足。

俄國此時在金融事務上的活動也變得活躍,俄估計戰爭持續一個半月的成本是6000萬盧布,俄國準備了3.23億盧布,但不夠支付6個月的戰爭費用。

為籌集貸款和物資,金子堅太郎爭取到美國猶太財團的支持,美國對日貸款五次,估計達四億五千萬美元。

小結

金子堅太郎於1904年2月24日從日本出發,3月4日抵達美國檀香山,在美國逗留約一年半時間。

在這段時期內他利用與羅斯福的私人關係及嫻熟的外交技巧,不斷在美國許多著名高校及倶樂部發表演講,並參加各種高級聚會,努力宣揚日本在戰爭勝利後給美國帶來的好處,最終完成了“90%的美國人對日友好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