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本质区别是什么?

淡泊明志35862743


东方文明也就是中国文明,核心就是道法自然,阴阳调和,五行互生互克。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西方文明本质上属于掠夺文明,从希腊罗马,到西班牙英吉利,再到德意志俄罗斯,就算今天的美国大兵仍是如此,对资本的掠夺,对资源的掠夺,对人才的掠夺。一直在掠夺,从没有止歇。

除去东西文明,中东也是有独特的文化特点的,无论是犹太还是阿拉伯人。在没有河流,缺水少食炎热干燥的大沙漠中坚守了数千年,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呢?


卫仁闵


纯属个人观点啊!西方现代与中华文明的本质区别是人的定位问题。

西方现代文明,将个体的人摆在第一位,承认“人”的欲望,正视“人”的需求,尊重“人”权力,鼓励“人”的追求,保障“人”的自由,平等和财产。而中华文明则是将“人”作为“道”的附属,重视“人”应该向“道”低头服从,强调“人”应该克已,隐忍,承担并服从大局。



孙冰


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本质区别是什么?

西方文明应该是从18世纪60年代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以前也文明史,但那个时候的文明大大落后在我国的后面,在工业技术上,很甚可以说,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许多技术都如火药、造纸、印刷、火枪、火炮等都是偷我国的技术得到启示的;在文化领域上,比我们更落后,周文王、老子、孔子、孙武子、李白等等一大批占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诗人层出不穷,比西方的早很多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的文明得到了整体的提升,其本质也变得和以前的大不相同,工业发达了,经济提升了,这就助长了西方集体军事侵略的思想膨胀,于是到处侵略别国、殖民别国、奴役别国、互相争斗,把这种工业发达、经济强大、军事侵略、文化传播当做它们的最高文明,其贪婪思想和军事行动直接延续到现在。特朗普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他会什么计划和政策呢?不非就是靠经济制裁、科技封锁、军事威胁、间谍捣乱等一系列的、所谓西方祖传下来的“文明”对别国进行文攻武卫。

纵观我国历代的文明,基本上都是遵循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思想。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直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不顾身、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从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到“一带一路″,从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处处都显示出中华文明的伟大高度和远见的成熟。

这些都是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最本质的区别。


陈健光1959


农耕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精华是自给自足,互帮共利,共同发展。

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底蕴深厚。游牧生活决定了西方文明,掠夺霸道,自私自利,侵略战争的物资也促进西方工商业的快速发展。西方文明虽然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大大超越了东方大国的发展。

现在看中美贸易战,实际上就是两种文明的碰撞。


Ysm一水明


历史长河,宇宙一村,漫漫的万年赛跑中没啥本质区别,只是你追我赶,学长补短,步前与落后的现象!











龙池秋月


首先应该客观、现实地摆正古代西方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的区别,摆正古代华夏文明与当代中华文明的不同!因为历史的变迁,任何一种文明都在变化,观察当代西方文明,那就是乱成了一盘散沙,当代欧美没有凝聚力文明,而是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华文明,则以诚、信、礼、义、智、强、拒的儒雅文明,面对世界的挑战!


亓桂玉


西方没有文明,只有劫掠!跟蒙古人一样。西方是靠抢劫、杀戮、欺诈、瞒哄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兽性丛林,先想想鸦片战争,再去查查美国人的美洲是怎么到手的?去问问西方垄断资本的祖上有哪一个不是强盗和罪犯?去看看全世界战火纷飞的地区有哪儿没有欧美人的幕后黑手?

中华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主要强调自己奋斗,自力更生!性格平和,与人为善!


商君佐之


一、西方文明

1.物学

研究对象是外物,所以物质科技发达。


2.外向性

研究外物,研究客观世界,目光向外探索。


3.注重个体

文艺复兴鼓吹“自我的觉醒”,提倡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将人抬高到与神平起平坐的高度,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肯定现世;承认欲望的合理性,甚至走向极端——以欲望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4.个体解放

中世纪教会的禁欲主义引起的反弹,逐渐走向另一面——解放身心,鼓吹欲望,消费主义,金钱独大。


5.分科判教

文艺复兴后,西方走出单一的神学,各学科纷纷出现,物理学、化学、经济学、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建筑学、绘画、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并逐渐形成独立且庞大的学科体系,弊端就是如盲人摸象,各执一端,无法拼出一个整体的根本原理。


6.重商主义

文艺复兴始自意大利几个城邦国家,因为经济规模太小,不能自给自足,必须通过商业贸易才能发展经济,所以重视商业和贸易,并产生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凯恩斯等经济学家,以理论支撑自己的商业模式不断发展。


7.重视法律与规则

这可能起源于商业贸易中经常需要法律和规则的约束,才能进行下去,后来就成了全社会的共同理念。所谓的“契约精神”应该也是来自这里?


二、中华文明

1.心学

研究对象是自心,所以儒释道都致力于对心性的研究,但程度不同,结论也有差异。


2.内向性/内生性

研究自己本身,忽略客观世界,目光向内探索,体悟甚深。

强调“修身养性、修心炼性、明心见性”,无一不是对自己的反思和完善。


3.注重集体,唯一具备“世界大同”理念的民族

儒家发展出一整套自我抑制、自我完善的学说,让个性服从集体的需要,个人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这是儒家的倡导的“人道”,不要求别人,只要求自己。

同时,从自我出发,建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同心圆哲学,像涟漪一般,层层荡漾开去,实现了从“小我-大我”的“人与我、个人与集体”的统一。

并提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世界大同”理念。


道家,不同于儒家,并不刻意强调集体,道家倡导“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的精神是自由的。


佛家,比儒家更进一步,从“小我-大我”一直发展到“无我”,非常人能行之,故停留在修行界,难以与世间法接轨,但世界性影响力却大于儒、道两家。


4.强调对个体的抑制、对欲望的消解与升华

儒释道都认为:心性的自我调伏是最根本的事情,都认为欲望是容易失控的洪水猛兽。

儒家,是强行抑制,所以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

道家、佛家都是采用更合理的方式,消解、转移、忘我与升华。


5.通学

中华文化,历来是文史哲不分,如《史记》中既有历史、又有文学、又有经济学(货殖列传)、又有科学、地理学等等,没有分科判教。

我们的文化是“一以贯之”,所有的各学科都是从那个“一”衍生出来的。

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造出机器人,但我们的文化并不鼓励这种奇巧淫技,也不认为这是正道,故而科技未能获得大发展。


6.重农主义、重视士人

古代中国,经济远比当时的西方发达,因为人口众多,极端重视农业,商业贸易也很发达,但在“士农工商”中商业排在老末,并对商人贪婪本性可能引发的问题早有关注和预防。


因为国土广大,我们自己就是个可以“内循环”的经济体,客观上不需要太多的外贸,内贸基本就能满足需求;不足的部分,通过外贸解决。

我们古代的外贸也非常发达,汉唐宋盛世的描述,可以看到。


古代中国,重视士人,也就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学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今所说的“文科”,并不涉及如今的诸多理科内容。


7.重视道德与自觉

法家一度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功,但法家理念与中华文化的主流并不契合,所以始终无法处于主导地位。这似乎是历史的必然,无论怎样辩论这个问题,也改变不了我们的天性。


我们更看重道德和自觉,这里的道德不是指现在我们说的“道德”,而是与天道契合的人道该有的样子,我们更愿意接受心中看不见的“公序良俗”的制约,而似乎并不喜欢被外在的规则所约束。


对于中西方文明,我们能接受的是适合自己的理念,她要与我们的天性契合,浸润到我们的骨子里,让我们能够不费力的履行,而且还觉得很舒服。


或许,应该在中华本位的基础上,融合二者的优点,才能找到最适合也是最佳的文明形态吧?


我们不要故步自封,但也不能邯郸学步。


毕竟,历史学家早已有言——中华民族是能够融合一切外来文化,并转化为自身营养的伟大民族,别人只会被我们同化,能够同化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


因为,“道”可以包容一切“术”,但“术”只会被“道”包裹后,再消化掉。


两种文明相遇,我们是由“道”向“术”的向下兼容、降维打击,不是一个层级的竞争。


或许,我们不该用竞争思维看待这件事,因为不是一个量级,不是一个维度,谈何竞争?

一切挑战者,都是来给我们丰富营养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即可。


所以,不用担心,我们必定会再创出一个新的更伟大的文明。


凤凰魁罡


西方没有孔老二,没那么多束缚,所以发展的快点,中国被孔老二的腐朽没落思想所束缚,所以慢了点。


用户76032073710


西方的文明是以律为纽带的西方文明。中华文明是以情为纽带的文明。但以律为纽带的总有一天会过时的,以情为纽带的社会代代相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