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溥儀逃命時,把它縫綿衣內26年不離身,如今已是“國寶中的國寶”

《佛經》說過:“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個人內心純淨為眾生服務就可以解脫;如果以自我為中心,被仇恨矇蔽,就會煩惱不斷。

“我”的前半生

溥儀逃命時,把它縫綿衣內26年不離身,如今已是“國寶中的國寶”

幼年溥儀

清朝12個皇帝裡面除去康熙乾隆,名氣最大的當屬溥儀了,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一生沒有多大建樹,卻活得跌宕起伏。三歲登基做皇上,從小就是萬人之上,所有人都得討他歡心,隨著逐漸長大,他學會了享受權利,不許他人冒犯自己,甚至弟弟也不準跟他穿一樣顏色的黃色。萬人之上的待遇讓他不會考慮別人,變得自私高傲。

“我”的後半生

溥儀逃命時,把它縫綿衣內26年不離身,如今已是“國寶中的國寶”

溥儀與聯軍合照

當西洋的火炮轟開紫禁城門,也轟醒了還沉浸在美夢中的清朝統治階級,大清亡了!溥儀只不過是封建制度下的傀儡,一個在狹小世界裡生活的囚徒。溥儀開始明白自己是活在謊言中的人,底下人看似百依百順,實際上沒把他當人,他沒有自由,所有事情都有人干涉。

溥儀逃命時,把它縫綿衣內26年不離身,如今已是“國寶中的國寶”

年輕的溥儀

作為一個皇帝,他沒有保護好自己的臣子,當他被趕出紫禁城後,他過著花花公子的生活。日本人想要建立偽滿洲國的時候,他想靠著日本人幫他復國,這是他一生中最蠢的一個決定。他也因這個決定遭受牢獄之災,後來他承認了自己的罪行,被提前釋放,做起了一名園丁負責澆水和搞衛生。

前世今生

1950年,溥儀捐出了他的傳家之寶--“田黃三聯璽”。

溥儀逃命時,把它縫綿衣內26年不離身,如今已是“國寶中的國寶”

田黃三聯璽

“田黃三聯璽”還有一個名字是“乾隆田黃三聯印章”,過去是乾隆皇帝的專用印章,關於它還有一段傳奇的故事。

  • 乾隆60年,嘉慶上臺,乾隆成了太上皇。一天乾隆正在說午覺去見了周公,夢見了玉皇大帝交了一塊黃色的石頭給他,上面刻著三個字“福、壽、田”。乾隆感到奇怪,正當他要張口問個究竟的時候,夢就醒了。這個夢到底有什麼特別含義呢?乾隆百思不得其解,正當他苦苦思索的時候,福建知府送來一件寶物給他,是一塊石頭,看上去溫潤光潔。乾隆詢問:“這是什麼寶貝?”。知府回答他,這是產於福建的壽山石。乾隆一聽愣住了,這不就是剛才夢見的那塊石頭嗎?
  • 因此乾隆認定,這是玉皇大帝賜給他的石頭,把它當做寶貝,他叫內務府的人把它製作成“三聯章”,像寶貝一樣帶在身邊,連睡覺也放在枕頭邊。等到乾隆駕鶴西去之後,這塊玉璽就在他們家代代相傳,乾隆之後的所有皇帝都把它當做寶貝。到了溥儀手裡的時候,這塊田黃三聯璽已經傳了好幾代了。
溥儀逃命時,把它縫綿衣內26年不離身,如今已是“國寶中的國寶”

1924年馮玉祥把溥儀趕出紫禁城的時候,他就帶著這塊“田黃三聯璽”一方面是因為體積小、好攜帶,另一方面,他覺得所有寶貝都比不上這塊玉璽。離開紫禁城後的溥儀,把這塊印章縫在了自己的隨身穿的棉衣裡,以後走到哪都帶上它。真是因為溥儀這麼愛護,它才能夠完好無損,也沒有淪落到海外,從這方面講,溥儀還是保護文物有功的。

渾然天成

“田黃三聯璽”聽它的名字就知道是三枚印章共同組成的,中間是通過石環把它們連起來,整塊是通過珍貴的田黃石打造,製作工藝相當了得。這三枚印章看起來渾然一體,絲毫沒有黏合而成的感覺。左邊的是方章,上面刻有四個字“乾隆宸翰”

,邊長2.6釐米,高1釐米;中間印章是橢圓形,上面刻寫著“樂天”,長徑3釐米,短徑2.3釐米,高1釐米;右側是一塊長方形的章上面刻著“惟精惟一”長2.6釐米,高1釐米。

溥儀逃命時,把它縫綿衣內26年不離身,如今已是“國寶中的國寶”

乾隆宸翰、樂天、惟精惟一

這三枚印章所刻的字都有很大講究

:“乾隆宸翰”表明是乾隆的印章,“樂天”出自《周易》的典故,“樂天知命,故不憂”說的就是要順應天命,不怨天尤人,這和老子的無為有相似之處。當時在打造印章的時候,乾隆皇帝已經年過80。

溥儀逃命時,把它縫綿衣內26年不離身,如今已是“國寶中的國寶”

乾隆皇帝

他用“樂天”來告訴自己,要順應自然,心態平和;“惟精惟一”也是有典故的,出自《尚書•大禹謨》,它裡面說過一句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告訴我們世道險惡,講究中庸,在治理國家政事的時候需要有一顆“中正仁和”的內心。乾隆用這4個字,把自己的治國理政思想表達了出來,總結自己一生的同時,警示後人。

​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我的前半生》裡面,溥儀寫過一段話:他絞盡腦汁想要討好的辦法,想到了獻珠寶。可是那些藏著的珠寶拿不出來,只有手頭上的太上皇的玉璽,是他很心愛的東西,只有拿它出來了。

溥儀逃命時,把它縫綿衣內26年不離身,如今已是“國寶中的國寶”

老年溥儀

所以說當初溥儀並不是想做什麼貢獻,而是博同情,爭取早日出獄。這一舉動是他的好意,見證了溥儀從一個帝王過渡到公民的過程。現在個印章被放在故宮博物館,和清明上河圖一起成為了“鎮館之寶”

《佛經》

《周易》

《尚書•大禹謨》

《我的前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