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財富蓄水池之-中年財務危機

大家好!我是小財

深圳兩房一車,面臨失業,中年財務危機引發家庭悲劇中產,你要的太多,其實沒那麼堅強對子女近乎偏激的愛、過高的期待,不僅影響了年輕代看待白身婚姻和家庭的方式,也加劇了父母輩對待子女的成長、求學、離家、結婚、生子的焦慮。雖然看起來,中產階級的生活什麼都不缺,卻在面對口常生活的起起伏伏時,脆弱得不堪一擊。雖然依靠白己的打拼,贏得了這一代生活的逆轉,卻難以將信心延續到下一代。只敢認認真真地生活,靠消耗健康和精力賣命工作,卻不敢獨自面對自己的內心。表面上優雅風光,其實早己心力交瘁。

財富蓄水池之-中年財務危機


觀察君整理一份目前網上圳專的一份帖子,洲門一起來探討一下中產階級的這種焦慮症究竟從何而來?身負重任的他們,又如何和自身的困境共處呢?我那麼努力有兩套房卻不得不離職,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 2 001 年本科畢業,工作兩年後上的研究生,然後到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到現在將近十年。老婆和我都是農村出身,家裡沒錢支持, 2 010 年辛辛苦苦攢點錢在坂田買了套二手房,當時大概是 120 萬,每個月房貸 6000 元。 2011 年生了個兒子。 2016 年政策放開,響應國家號召,又生個女兒,因為我要經常出差,還在國外研究所待過兩年,家裡父母孩子沒人照顧,老婆不得不辭職照顧家裡。 2015 年底深切房價大漲。手裡正好有小几十萬餘款,考慮孩子以後要上學,大家也認為房價有國家託著,只會漲不會跌,又在關內買了套五六十平米學位房,總價 300 多萬。首付不夠,第一套房找人抵押弄了 70 萬,湊在一起付了首付,貸款 2 60 萬,月供 17000 。 70 萬的抵押貸一個月也要七八千。全家就我一個人在掙錢,拿到手的工資錢兩萬多,不包括獎金和分紅,因為兩套房貸加上抵押貸就三萬了,獎金就用來補貼家用,日子過得緊巴巴。但想到自己深圳有兩套房,心裡也會安慰很多。一般分紅大部分用來購買股票了,現在持有十幾萬股票。前段時間公司要安排出國,當時考慮家庭條件去不了.後來日 R 就找我談話希望主動離職,看現在的樣子不離也很難,公司總有理由讓你離職,不行打個 C 就末尾淘汰了。與其鬧來鬧去的離職,不如舒舒服服的好聚好散,而且至今也沒發現誰鬧著就不被離職,最近也在網上投過簡歷,我們這三+大幾年紀,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業也不要,面試機會也很少,少數小公司面試過,基本月薪也是稅前不到兩萬,稅後房貸都不夠,有的還看不上我。我們在大公司,自我感覺水平不錯,視野開闊,但和人家一交流,明顯有很大不同,人家小公司我們這年齡的,即使不是高管,基本產品從前到後啥都懂,軟硬件,結構啥都能做,我們則只能做自己擅長一段,真正讓擬門做出產品需要很多配置協助,小公司也養不起我們這樣複雜的玩法。目前看只能把學位房賣掉了,但眼下比較麻煩的事情,現在深圳二手房交易十分低迷,學位房也不好賣,急著賣的話 3 50 萬可能只能賣 300 萬,還了貸款雜七雜八的剛好沒有了。最後就十幾萬股票離職可以換幾十萬,離職補償已經在前年兌現了。這幾十萬只能湊活償還一套房的抵押貸款。就算把學位房 300 萬賣掉,幸運地找個稅前兩萬稅後一萬多的工作,剩下 6000 的房貸,加上兩個孩子上學,養家,完全入不敷出,何況稅前兩萬的工作也不好找。現在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和老婆都覺得愧疚,夜晚也輾轉難眠。今夭這個局面也不怪公司,十年來在公司獲得的收益已經超出社會平均水平很多,企業成本壓力同樣很大。我們農村出身,能在深圳生兒育女有房有家已經不錯,當然還有個標誌 307 。這麼多年來,我時時鞭策自己,從來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領導一點不滿,就緊張好多天,生怕丟了工作,可到頭來還是不得不離職,入不敷出。那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是我不努力麼,是企業給伐的侍遇不好麼,還是房價帶來太高生活成本?他錯在哪裡?家庭財務出問題的萬能答案:買了負擔不起的東西,上了輸不起的賭桌。二胎和讓老婆辭職回家,都是這個家庭負擔不起的奢侈品,然而他毫不猶豫地做了。學區房更是一場輸不起的賭局。如果首付的 70 萬元全部是自己的積蓄,沒有使用必然利率高期限短的貸款,這個家庭可能還有機會勉力維持。你看看個人房貸那點利息,除了買房沒有其他機會享受這麼低成本的資金。根據他的描述,這 70 萬高利率貸款會成為壓垮這個家庭的稻草。想等房地產回暖也等不起了,急著出售學區房就必須在當前低迷的二手房市場中壓低價格,如果不買房,還能買什麼?中產階級對財富增值對此也充滿疑問。他們的可投資資產也許只有幾萬,或者 10 多萬乃至上百萬元。似門可能已經擁有一套仍在還貸的房產,或許還在為首付奮鬥,他們身在北上廣或者二線、三線城市,但困惑似乎是一樣的:房子還能買嗎?如果不買房子,手裡的錢 ― 不管是多是少,又該如何跑贏通脹,獲得增值?一種難言的焦慮感在不同市場、不同人群中蔓延。尤其是中產階層,他(她)州象‘病了“,得了財富焦慮症。有錢卻不富有:中國中產階級焦慮的根源到底是什麼?一個城市的白領,被人稱作中產階級,每天享受著讓別人羨慕的生活,但是卻時刻在擔心。擔心我今天所從事的工作,明天會不會被辭掉?今天身體很健康,明天會不會因為一場大病而致貧?今天的職位明天還有多少上升空間?今天疲於奔命,明天老人誰來贍養?一次大規模裁員,一場可能存在的降薪,股票的波動,稅率的調整,甚至是住房公積金的調整,都能讓我從睡夢中驚醒.這就是中國中產階級的生活,也門彷彿擁有著讓人豔羨的生活,有著房子,車子,他們可能收入不少,但是大部分人都會在說錢不夠用,這就是中國中產階級的現狀。、中國中產階級焦慮的根源到底是什麼?中國的中產階級表面上彭舌風光,工資不低,儲蓄不錯,但是如果仔細問他們,未來的潛在支出並不低,子女的教育,醫療的準備,養老金的儲備,子女的嘟昏,個人職業生涯的培訓,以及可能存在的大宗開支(如購車,房屋置換)等等。這每一筆開支都不會低,有人測算過如果要在一般水平滿足中產階級未來的這些開支的話,那麼一個過的壓力不大的中產階級家庭,在還完房貸、車貸等一系列貸款之後,必須要有現金存款在 5 50 一 650 萬之間,而這個標準對於當今中國的中產階級而言恐泊並不輕鬆。但是,這些都是一些表象,那麼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呢?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的國家剛剛發展起來,對於我們而言所謂的公共社會福利尚未建立,在中國除了最基礎的低保以外,大部分的日常支出都是需要家庭來自己承擔的。

財富蓄水池之-中年財務危機


因此,剛剛富裕起來的中國人,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往往因為一場大病,或者其他什麼意外就會輕易的返貧。而除了醫療之外,子女教育;子女結婚,養老儲備也往往耗費了大量的金錢,這讓中國的中產階級們陷入了這樣的一個情況,就是表面上生活不錯,收入不低,但是翻來覆去依然為錢發愁,每天拼命工作,努力加班的原因是不敢停下,因為表面賺的不少,實際上存下的有限,滿懷生活的夢想,其實卻是社會的脆弱群體。不敢去做風險類的投資,因為擔心一旦市場出現風險波動,就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教育經費,可能的疾病儲備。更不敢因為加班為了情懷而辭職,因為一旦收入不穩定房貸、車貸都會成為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的陷阱。於是乎中國中產階級彷彿走在平衡木上,過著獨木橋,每天為了家庭,為了工作盡心盡力,卻沒法給自己降低一絲一毫的擔憂,因為大部分中產階級都只能用‘’別無選擇“這四個字來形容自己。對於中國而言,一個穩定的中產階級群體是中國能否啟動消費,穩定社會的關鍵,但是中國需要的不是現在這樣的夾心階層,而是在完善了社會保障之後,真正可以有錢有閒,享受生活,敢於消費的一群人,他們才是中國發展的脊樑與支柱。二、揹負高房貸,中年失業,這個深圳男子的財務悲劇為何引發熱議?對於主人公的境遇,有人同情“人到中年的不易”、有人感慨“高房價下人如縷蟻”,也有人不乏居高臨下的姿態,“弱肉強食的中國社會不相信眼淚。”對於這件事, X 博士是這麼想的:主人公被炒後,立馬陷入財務危機。從技術層面上看,他犯的致命錯誤,就是買了第二套學區房,還是借款湊成的首付。這第二套學區房直接帶來的是每個月 25000 的利息(銀行月供 1 7000 +抵押貸七八千)。被炒使得資金流完全截斷,這多出來的 25000 利息立馬成“無法承受之重”。學區房本來是一場輸不起的賭局,可是他貿然入局了。從基本面來看,他輸給了變化多端的市場和政策。由於國家迅速出手的房地產調控,和瞬問冷卻的市場,他的二套房現在要是著急 J 氣出售的話,要比入手時低個好兒!一萬。可以想象,要是二套房能按溢價 10 %的價格賣出,他現在絕不會那麼被動。一年前,接盤俠數不勝數,轉賣可輕鬆獲利數十萬,可惜政策變了,市場變了。從個人層面看,他輸給了自己。在大型通信公司,每年月收入大概五十萬(工資+獎金+分紅),十年的工齡,至少位居中層;然而,一旦到市場上另謀職位,卻意外發現自己不被市場需要了,年薪五十萬所要求的人才,完全不是他這一種。他才恍然大悟,過去十年是安安穩穩的十年,也是“溫水煮青蛙”似的十年。事實上,假如主人公有意識儲備一些業內資源,那麼離職後再一些中型甚至創業公司獲得好職位的機會是很大的。所以說,一定要持續學習,要給自己留後路,在日常工作之外,時不時自問:“假如我現在離開了,我能做什麼養活白己? ' , 買二套房、生二孩,都是對財務要求極高的決策。謹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後,才‘能做好決策。但主人公顯然沒意識到:他的現金流很緊湊,容不得有閃失。退一萬步講,他沒有被炒,萬一老父親生了一場病得動手術,從天而降的區區幾萬元額外開支,就會讓他夠嗆。在財務評估上,寧可悲觀,也不可過度樂觀。主人公如此憂心忡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是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妻子當家庭主婦,他一旦失業,柴米油鹽就沒著落。在高生活成本的城市,對中產之家來說,最好還是夫妻雙方都有收入,就像小別離裡面方圓和童文潔一樣,就算方圓一度被醫院辭退,做到企業中層管理的童文潔還可以獨當一面,一家子不至於慌忙失措。高房價是中產頭上一把刀。

財富蓄水池之-中年財務危機


20 16 年深圳平均月工資是 8 141 元,而現在深圳樓市均價少說要四五萬,這座城市己經是全球房價收入比最高的城市,深圳的工薪階層房價負擔最重。主人公在大型企業已有十年經驗,被炒後要在市場 1 :找到月薪兩萬以卜的工作非常困難,形成對比的是,他僅一套五六 1 平方米的房子月供就得 17000 萬。劉工薪階層來說,深圳的房價簡直到了不人道的地步。我們身處在一個風險時代。作者今天的困境,可謂三重風險的疊加“個人能力風險+企業風險+ l 玉 I 家政策風險+ ' ' ,你的個人競爭力可能會被市場淘汰、收益下滑的企業可能要炒掉你、國家樓市政策可能要變,這些風險始終存在,但經常被麻木的 J 慣性給忽略了,主人公顯然忽略了種種風險。風險時代,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做好最壞的打算。最後, X 博士想提醒的是,在大機構工作,按部就班是常規,工作隨便晃兒下,兒年就過去了。像主人公那樣埋頭工作,很容易對外部世界的鉅變視而不見,缺乏思考的結果,必定是陷入習以為常的路徑依賴,直到有天,你被狂風拋如個陌生的世界,沒有準備的你,頓然發現麻煩大了。

財富蓄水池之-中年財務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