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觀音大寺廟

張博士集原有一觀音大寺廟,寺廟初建於唐朝時期,佔地一十八畝,座北向南,門前有東西大路,大門口有石獅,栩栩如生,廟門西南角有放生池,俗稱大寺坑,現已填平後建成文化廣場,內有三進院落,大殿七間,雄偉莊嚴,院內龜馱碑數杆,石架鐵鐘一口,殿內有送子觀音,兩房站班的神象八尊,像前各有香爐,殿堂門口有牌匾,上面用正楷書有“大雄寶殿”四個大字。

清朝年間,曾修院牆一次(現石碑尚存),現只餘殘垣斷壁。民國年間,寺廟全毀,成了文化活動劇院現古蹟早已蕩然無存了。

據傳說這寺廟過去是方圓數百里最大的佛教聖地,每天燒香拜佛的源源不斷。有求佛治病的,有求佛送子的,男女老少,來來往往,熱鬧非凡。唸經聲、祈禱聲、鼓鐘聲、鞭炮雷鳴聲、不絕於耳。

每年的三月十九日觀音廟會,香火更加紅火。逢會這天人們天不亮就前來燒香拜佛,人山人海,燈火通明。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千多年來佔亂紛起,再加上“文革”動亂,觀音寺屢建屢毀,但廟會至今尚保留著,只不過現在成了物質交流的大會,牲畜,豬羊市場足有幾十畝場地,木料市、雜貨市、柴草糧食市應有盡有。廟會上說書的 、唱戲的、雜耍賣藝的應有盡有,各條街道及場院,徹底燈火通明,車水馬龍,每次廟會,場面持續多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