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紅色人物】沈樂山:中共杭縣縣委工人部長,十萬工人的指揮員

【紅色人物】沈樂山:中共杭縣縣委工人部長,十萬工人的指揮員

沈樂山(1901-1928)

沈樂山,又名吉順,學名國標,曾化名張栩,浙江省慈溪縣人。

沈樂山1901年出生在一個半農半工的家庭,家中祖孫三代同居,祖父除種田外,有一手提煉蜂蜜的好手藝;父親農忙種田,農閒軋棉花;母親操持家務,八口之家艱辛度日。他7歲上本村私塾,冬春上學,夏秋幹農活。14歲那年父親病故,不得不輟學;15歲去一家米店學生意,不久因生性倔強,不服老闆娘的過分差使而丟了飯碗。第二年,樂山跟祖父到會稽山一個道觀裡煉蜂蜜,隨一老道士學習古文、書法、象棋,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礎。1919年,在無錫太隆麵粉廠做工的大姐夫介紹樂山到無錫火車站旁的鐵路護路隊當了一名抄寫員。他白天上班,晚上上夜校學習數學和英文,獲得一些新的知識。

“五四”運動的風暴刮到無錫,青年學生紛紛走出校門,上街宣傳反帝反封建、講科學求民主的道理。沈樂山自小就對古書中“無衣無褐,何以卒歲?”“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官功”、“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民為貴,君為輕”等文句深有感觸,對社會上的不公現狀憤憤不平,新思想的出現,給他迷惘的生命裡吹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帶來了光明的希望。他熱血沸騰,毅然加入了學生運動的行列。1921年,沈樂山在送一封有關學生運動的信件時被發覺,遭護路隊開除。1922年,經大姐夫託人,他來到杭州滬杭甬鐵路閘口機修廠傳達室做門警。沈樂山身材魁梧,貌似凶怪,而實際上心地善良,處處給工人以方便;又因為有文化,寫得一手好字,工人們請他看家信,寫回信等有求必應;還經常與工友下棋娛樂,和工人們的關係特別融洽。

【紅色人物】沈樂山:中共杭縣縣委工人部長,十萬工人的指揮員

沈幹成、沈樂山烈士紀念館

1924年,沈樂山結識了他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共產黨員沈干城,他的命運從此發生了質的變化。當時沈干城的公開身份是工廠夜校的教師,沈樂山經常向他借書,兩人說古論今,十分投緣,交情日厚。1925年,沈干城創辦鐵路工人俱樂部,沈樂山成為積極分子。在沈干城長期的潛移默化下,進一步激發了沈樂山心中的愛國主義思想、民族自尊和正義感,他逐步接受了共產主義理論。1926年冬,沈樂山參加了秘密的鐵路工會、積極投身反帝、反軍閥的鬥爭和迎接北伐軍的準備工作。1927年1月,由沈干城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6年底到1927年初,北伐軍節節勝利,軍閥孫傳芳在江西前線慘敗,向上海、江蘇撤退,脅迫鐵路提供運兵車輛。中共杭州地委指示鐵路黨組織一定要破壞孫傳芳的軍運。沈樂山協助沈干城組織鐵路工人,用破壞嘉興一段路軌、拆掉機車零件、藏好鐵蓬車等辦法,切斷了杭州至上海的軍運,氣得孫傳芳暴跳如雷,卻又無可奈何。

1927年2月18日,北伐軍勝利進入杭州,結束了孫傳芳在浙江的統治。北伐軍要繼續前進,中共杭州地委發動群眾開展緊張的支前工作,給鐵路部門的任務是迅速運送部隊北上。同時,北伐軍同志又提出要求:支援3輛鐵甲車。恢復運輸,只要工作做到家,完全沒有問題;而要拿出3輛鐵甲車,可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沈樂山知難而上,立即協助沈干城,依靠黨支部,著重抓了兩件事:一方面,組織以共青團員為骨幹、道班工人為主體的鐵道兵團,儘早恢復鐵路;另一方面,親自帶領機修廠的工人,自己動手研製鐵甲車。當時的情況是:一無圖紙,二無經驗、工程師,再加時間緊迫,急得大家團團轉。沈樂山沉住氣,不慌不忙地與眾人一起商量,七嘴八舌地湊辦法,他相信“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功夫不負有心人,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終於想出了用現成的鐵蓬車改制鐵甲車的好辦法,連續奮戰3晝夜,順利完成任務,及時地支援了北伐軍向上海挺進。嘉興一戰,3輛土製鐵甲車發揮了強大的威力,重創敵軍鐵甲車隊,立了大功。

當時有一些軍閥散兵,敗下陣後擄掠老百姓,沈樂山又忙著組織年輕工人保護群眾財產,還收繳了許多槍支。

【紅色人物】沈樂山:中共杭縣縣委工人部長,十萬工人的指揮員

滬杭甬鐵路

北伐軍的勝利,促進了杭州工農革命運動的發展。中共杭州地委抓住時機,大力領導建立工、農、青、婦等各種團體,要求鐵路部門迅速公開成立“滬杭甬鐵路工會”。而杭州鐵路雖然早有秘密工會組織,有一定基礎,但要把機務、車務、工務各部門統一組織起來,困難仍然很多。尤其是工務部門,技術人員多,平時很少與工人聯繫,有些人瞧不起工人,不願和他們組織到一起。國民黨右派就充分利用這一點,暗中進行破壞分裂活動。當時,以工務處長郭白良為首,公開提出職員和工人分別建立工會,反對建立統一工會。沈樂山負責在閘口機修廠工人中進行團結統一的思想教育,與郭白良一夥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打擊了其氣焰,掃除了分裂障礙,初步顯示了他的組織領導才能和鬥爭藝術。

1927年3月23日,“滬杭甬鐵路總工會”在鬥爭中正式成立,沈樂山當選執行委員會兼工人糾察隊大隊長,同時還擔任了中共閘口機修廠黨支部書記和鐵路工會閘口分工會的負責人,工作十分繁忙。他在百忙中仍十分重視工人的思想教育,通過教育去提高骨幹分子的政治素質。他曾請薛暮橋到機修廠為工人上課,講解當前革命形勢和工人解放的道路,自己則親自主持會議,佈置安全保衛,工作細緻周到。

正當杭州人民還沉浸在北伐勝利的喜悅之中,國民黨右派已經磨刀霍霍,準備陰謀叛變,一舉消滅共產黨。中共杭州地委在反動逆流中展開了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鬥爭,杭州市總工會提出了給工人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罷工的自由,增加工資,辦理工人教育等具體的鬥爭目標。滬杭甬鐵路工會在沈干城、薛暮橋、沈樂山等同志領導下首先響應,向路局提出廢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改善職工生活、設立工人子弟學校等條件,在工人中進行深入的教育和嚴密的組織。自3月21日到4月舉行了幾次罷工,發表宣言,秩序井然,取得了不少勝利。隨著工農革命運動的高漲,國民黨右派也加速了反革命步伐,他們任命親信操縱杭州的軍政大權,派來了蔣介石的表兄接任杭州鐵路局局長,千方百計企圖分裂鐵路工會,篡奪領導權。由於當時滬杭甬鐵路工會的領導成員都是共產黨員,組織比較健全,特別是鐵路工人中的主力——閘口機修廠的工人緊密團結在黨支部的周圍,右派的陰謀很難得逞。

國民黨右派在鐵路工會受挫,轉而指使金衢嚴處“四府”同鄉會的幫派頭子,組織了一個所謂的“杭州職工聯合會”,以對抗杭州總工會,破壞工人運動。3月30日,杭州職工聯合會僱傭了100多個流氓,冒充工人襲擊杭州總工會。次日,總工會發動全市工人舉行同盟罷工,召開群眾大會,遊行示威,抗議國民黨右派的無恥行徑。沈樂山率領鐵路工人隊伍走在最前面,一路排除流氓的干擾破壞。隊伍行至公安局門口,突遭軍警槍擊,打死打傷多人,被捕數十人。滬杭甬鐵路工會響應總工會發出的繼續總罷工的號召,取得全國鐵路總工會的支持,在沈干城、薛幕橋、沈樂山等人領導下,滬杭鐵路全線停頓,嚴重影響了全國的南北交通運輸,反動當局不得不釋放被捕工人,撫卹被害工友,允許總工會恢復正常工作並賠償其損失,鬥爭取得了重大成果。

4月11日,國民黨右派徹底撕下偽裝,舉起了屠刀,杭城剎那間陷入嚴重的白色恐怖之中。4月16日,中共杭州地委領導工人、學生、市民5萬餘人,舉行反搜捕、反屠殺的大示威遊行,以示反擊。沈樂山帶領以閘口機修廠工人糾察隊為骨幹的2000餘名鐵路工人隊伍,手持洋鎬、煤鍬、撬棍、門槓、柴棒等,為遊行隊伍前導。到清河坊時,遭反動軍警武力鎮壓,沈樂山率工糾隊開路,衝破層層障礙,行至省政府大門口,再度被阻,工人死傷無數,損失慘重。

國民黨右派在血腥鎮壓工人後,急於改組工會,搶奪領導權,選擇的頭一個目標就是最難對付的鐵路工會。沈樂山在黨和工會領導下,組織工人多次遊行示威和罷工,並拆除機車零件破壞運輸,幾次談判中機智勇敢,挫敗了敵人的陰謀。6月18日,反動派惱羞成怒,終於下了毒手。便衣特務封閉了滬杭甬鐵路工會,逮捕了沈干城、薛暮橋等7名執行委員和工作人員,沈樂山當時不在,得以倖免。

【紅色人物】沈樂山:中共杭縣縣委工人部長,十萬工人的指揮員

位於鐵路機務段辦公樓 沈幹成、沈樂山烈士紀念館外景

沒幾天,鐵路工會委員長丁繼曾被釋,隨即召開工人代表會,重新組織工會。沈樂山立即洞悉丁繼曾已經叛變,發動工人面對面地質問他,對方無法自圓其說,使國民黨右派利用叛徒欺騙工人的陰謀又落了空。

鐵路工會被破壞後,沈樂山離開閘口機修廠,轉入地下,擔任了中共杭縣縣委工人部長,秘密堅持鬥爭,多方營救被捕同志,接濟他們的家屬。9月,中共特派員夏曦來杭傳達“八七”會議的精神,沈樂山立即行動起來,多次召集各個基層工會原負責人秘密開會,著手組織訓練工人武裝糾察隊,並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武器。他親自去上海,帶回部分手槍和子彈,分送到各個基層組織。

1927年9月27—28日,中共浙江省委改組,沈樂山被選為新成立的中共浙江省委委員。29日,新任省委書記張秋人被捕,黨內同志憂憤交加,“左”傾急躁情緒抬頭。10月24日,省委作出決定:組織工、農、學同時舉行一場“大的鬥爭”,以打擊國民黨的進攻,並規定以暗殺、發動罷工罷課為主要任務。沈樂山以極大的工作熱忱,全力投入發動、組織工人、學生的活動。11月3日,省委再次改組,沈樂山任省委常委兼職工運動委員會主任,6日,全市絲織工人根據省委罷工決定舉行總同盟罷工,光華火柴公司和湖墅煙業各廠也紛紛響應;同時,在青年學生中廣泛散發《告學生書》,工專、醫專、農專、商業、一中、蠶桑、惠興、弘道女中等校的學生舉行了規模較大的示威遊行。沈樂山是這次行動的總指揮。

11月7日下午,沈樂山正在武林路獅虎橋秘密辦公處工作,突然,幾個帶槍的便衣破門而入,他立刻明白髮生了什麼事,隨即把一紙絕密材料放進嘴裡。

沈樂山被捕以後,國民黨浙江省黨部清黨委員、特刑庭庭長錢西樵親自審訊。然而,無論名利相誘,還是嚴刑逼供,都不能使沈樂山“回心轉意”,敵人撈不到一點東西。在給胞弟沈金泉的信中,他寫道:“我寧願犧牲自己,決不損害黨的利益和其他同志……”“……不管他們怎樣嚴刑審問,反正得不到什麼,請放心”,充分顯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錚錚鐵骨。他還諄諄教誨弟弟:“要做一個正直的工人,不要同流合汙。”

1928年1月9日,天寒地凍,冰雪嚴封。浙江陸軍監獄裡,沈樂山和曹阿堂、胡友生等人一起被押上刑場,又一批寧死不屈的共產黨人壯烈犧牲。

沈樂山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為共產主義理想獻身的精神,卻是永恆的,在革命史冊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光輝一頁。

(鄔蓮平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