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人工肺”將她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湖南首位成功脫離ECMO危重症患者

“人工肺”將她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湖南首位成功脫離ECMO危重症患者

株洲一危重症患者使用ECMO治療後成功脫機

“人工肺”將她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人工肺”将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湖南首位成功脱离ECMO危重症患者

3月4日,在株洲市新冠肺炎定點集中隔離救治醫院,鄧女士通過視頻連線接受記者採訪。鄧女士是株洲市一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在ECMO( 俗稱“人工肺”)這一“救命神器”的幫助下,多位專家全力救治,才將她從死亡線上拉回。3月2日凌晨,鄧女士順利撤離ECMO,成為我省首位成功脫離ECMO的危重症患者。 新華社 圖

華聲在線3月4日訊 “感覺怎麼樣?”聽到這個問題,視頻中的鄧女士點點頭,做出一個OK的手勢。

這個“OK”,來之不易。鄧女士是株洲市一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自1月28日確診以來,她病情多次惡化,生命垂危。在ECMO(體外肺膜氧合,俗稱“人工肺”)這一“救命神器”的幫助下,湖南省和株洲市多位專家全力救治,才將她從死亡線上拉回。

3月2日凌晨,鄧女士順利撤離ECMO,成為我省首位成功脫離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輕症很快惡化成危重症

鄧女士因為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到醫院就診,1月28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進入定點救治醫院。

病情惡化很快。2月10日晚上,她的血氧指數持續下降,並出現紫紺、呼吸困難等症狀。醫院救治組立即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但效果不理想。

時間就是生命。來自株洲市各醫院感染內科、重症醫學科、腎內科、呼吸科等科室的20餘名學科帶頭人連夜齊聚定點救治醫院,緊急成立救治專家組,深夜制定搶救方案。

只能插管救人了!當晚,定點救治醫院ICU負責人、株洲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彭蘇娜和同事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順利完成氣管插管操作。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鄧女士病情稍有好轉。

專家用ECMO神器救命

2月11日,鄧女士情況再次危急,多項生命體徵極不穩定。

湖南省衛健委第二批派駐株洲專家組組長朱勇峰帶領團隊緊急支援。經過會診,專家決定當晚就上ECMO。

ECMO俗稱“人工肺”,一種改良的人工心肺機,可以代替鄧女士的肺部功能,為搶救贏得寶貴的時間。ECMO也是拯救病人的最後一道防線。

接近零點了,株洲市中心醫院ECMO團隊準備就位。護目鏡起霧,層層隔離衣讓人寸步難行,各種維繫生命的管子,絲毫不能有差錯……一直到12日凌晨4點,ECMO終於成功運行。

血氧數據慢慢恢復正常,鄧女士再次戰勝死神。

解決無數個難題

她終於撤離人工肺

“我看到這個患者時,她的肺已經石變。”2月14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明施教授火速帶領團隊馳援株洲,形成了省市專家的強強聯合。

“她的命都是醫護人員一分一秒‘守’出來的。”定點救治醫院ICU護士長賀曉元介紹,為更好地改善鄧女士的缺氧症狀、鍛鍊其肺部功能,護士需要幫其翻身成俯臥位,且每天保證這種睡姿達16個小時。

看似簡單的翻身是項難度很高的任務,需要七八名醫護人員配合才能完成,翻身過程中要確保患者身上的10餘條管道不能脫落。一旦管道脫落,患者瞬間就會有生命危險。

800ML新冠肺炎康復者的恢復期血漿輸入體內、專門的營養師提供膳食輔助治療……

株洲市中心醫院團隊總結系列特色治療舉措,歷經一個月時間的科學診治,鄧女士情況大有好轉。3月2日,鄧女士成功撤離ECMO。日前,她接受了3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

楊明施教授表示,脫離ECMO後,鄧女士還需要肺部的恢復治療。目前,株洲市8例危重症患者,已經陸續出院5例,鄧女士有望成為下一例。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