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曾为中国属地的越南,为何废汉字强推拉丁文字?结果如何?

清朝以前,中国作为文化输出大国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东亚、东南亚范围内的国家。华夏文明作为仅存的四大古文明之一,有着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而面对体系如此完善的华夏文明,其他小国十分羡慕。当他们逐渐了解中华文化之后,纷纷开始效仿,于是儒家文化如同洪流般迅速涌入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

曾为中国属地的越南,为何废汉字强推拉丁文字?结果如何?

当在了解日本文字之时,会发现唐朝时期日文中的平假名、片假名跟汉字中的某些偏旁很像,这是由于汉字在很早之前就已经传入日本的缘故。作为最早接受汉字的朝鲜半岛,西汉末年时就曾用全汉字书写《留记》。越南在宋代曾为中国地盘,所以一直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就算在宋朝之后,越南作为独立国家依旧沿用汉字作为通用文字。

曾为中国属地的越南,为何废汉字强推拉丁文字?结果如何?

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宣扬传播,许多国家都开始重视民族独立性,倡导独立文化,原本接受华夏文化的国家开始排斥汉字。以越南、韩国、朝鲜为代表的国家都开始创造独特的本国文字,禁止再使用汉字。虽然朝鲜和韩国创造了新的文字体系,但还是可以看到汉字存在的影子,几乎很多字无论从字形还是发音都跟汉语相差无异。

曾为中国属地的越南,为何废汉字强推拉丁文字?结果如何?

但是18世纪越南内战时期,阮福映一派为了获得胜利,寻求法国的帮助。阮福映一派与法国签订盟约,表示获得法国援助之后会割让越南土地,允许通商传播宗教等。在1885年清朝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掌控权之后,执着于民族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法国人对于作为殖民地的越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曾为中国属地的越南,为何废汉字强推拉丁文字?结果如何?

对于受到2000余年汉文化影响的越南,法国人短时间内难以撼动儒家文化在越南人心中的位置。在当时还流行越南人模仿汉字创造的本土文字——喃语,喃语不同于韩文跟日文,其他两种都是尽量简化文字,而喃语利用已有的汉字和其部件组成新的复杂文字,尽管能看懂是汉字,但是当喃语的读音与文字相结合,就让人一头雾水,根本理解不了。

曾为中国属地的越南,为何废汉字强推拉丁文字?结果如何?

刚开始,法国人为了彻底推翻汉文化,直接在全国推行法语,但是由于汉字文化的根深蒂固,这种新的文字无法彻底抹去汉字的影响。但在17世纪作为传教的越南天主教会研发了新的文字,这种文字采用拉丁字母记录越南发音,并且迅速在民间推广。由于这种文字与中国文化完全脱钩,使得当时越南的精英人才逐渐生疏中国文明,当地的殖民局对此十分支持。1917年12月21日,随着《印度支那联邦公共教育法》的颁布,学校的汉字教育彻底被废除,开始使用法文或者本土国语进行教学,汉文化至此被完全废弃。

曾为中国属地的越南,为何废汉字强推拉丁文字?结果如何?

创立新文字固然昭示民族独立性,但是这几国没有学习过汉字的年轻一辈根本无法从古籍中获得国家历史,要想毁灭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毁灭其历史,不知几个世纪之后的越南等国是否还有历史可循。在放弃汉字之后,大部分越南人都无法看懂100年前祖先留下的文字,只能通过翻译或者批注去理解,甚至有些越南人的族谱都是用汉字书写,后世之人却无法理解族谱中记载的文字,很多历史遗留文化出现断层。

曾为中国属地的越南,为何废汉字强推拉丁文字?结果如何?

尽管汉字不再是越南的国语,但是还是可以从越南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到中华文化的影子。越南跟中国一样,也有贴春联祭祀祖先的习俗,当春节来临之际,很多越南人就会在街上写对联,人们称之为“图翁”,年纪大一点的还会写汉字,年轻的就只会用拉丁文了。

与方正的汉字对联相比,使用拉丁文字的越南对联就像鬼画符一样,根本没有一点美感可循。汉字并不是在越南完全绝迹,在某些重大祭祀活动中,往往会看到汉语繁体字。越南人对此的解释是,因为祖先没有学习过拉丁文,怕无法与祖先进行交流,这个理由叫人忍俊不禁。

曾为中国属地的越南,为何废汉字强推拉丁文字?结果如何?

近几年来,不少越南学者对汉字的重要性给予肯定,认为学习汉字有助于了解国家历史,研习古代遗产,也有不少人呼吁越南再次学习汉字。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是由于汉字的复杂程度,现在大范围的推广很难实现,面对越南遗留的历史文化,后人也只能望而兴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