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宣和(宋徽宗年號)元年時,宗本遇異人用一生贖罪

宣和(宋徽宗年號)元年時,宗本遇異人用一生贖罪

有個叫宗本的僧人,原來是邵武縣種田農家的人。


宣和(宋徽宗年號)元年時,他去村外的田間給家人送飯,走到了一處山谷中,迎面遇見了一個道人。


這老道人身穿粗布麻衣,頭上梳著椎狀的髮髻,見了他就攔住道路,向他乞討食物。


宗本說:“我父親還沒吃飯呢,不能給你,你願意的話可以在這裡等我回來,一同去我家裡吃,怎麼樣?”


道人當時就怒了,唾了一口唾沫在左手的拇指上,當即就從裡面抽出一把劍來,指著宗本。


宗本還是以先前的話對答,道人見他面無懼色,就笑著道:“獠子(古代稱南方少數民族的人)可以傳道!”


說完就解開衣帶拿出一個葫蘆,倒出來了三粒紅色的藥丸給了宗本。


宗本接過來抬起手要服用的時候,其中的兩粒失手掉在了地上,轉眼不見了,只能將剩下的一粒吃下。


道人見狀又搖頭笑著說:“你的緣分也就只有這些了!”


忽而就不見了蹤影!


從此之後,宗本就不再回家中,住進了村中的雙林院(鄉野間的佛家廟),到了佛堂大殿上,當時就能說出許多廟中僧人的隱私的事情。


眾人都非常驚異,讓人去宗本家報告,他妻子跑來看,宗本將她呵斥走,不讓她再來。


第二天,消息很快在鄉間傳開了,來這裡詢問宗本自己前途命運的人絡繹不絕,郡守以下的官員都寫書信來求預測!


宗本就握著筆、閉上眼睛片刻,寫成一篇,運筆寫成的書法也清勁有力,讓人喜愛!


寺中的僧人將宗本說成是“生佛”,想讓他住在廟中,以壯大廟宇的聲勢。


宗本卻說:“我的緣分不在這裡,應當去汀州拜見定光佛。”


說完甩開胳膊就飛奔而去,到了泰寧一處叫豐巖的山谷,他喜愛那裡的山水秀麗,又夢到一個紫衣金冠的神人挽留,於是就在那裡住下了。


當地縣裡的村民一同出錢給他建了廟宇,還送了丹霞院的匾額。


沒多久,羅畸(宋朝官員,字疇老)從沙縣送來一封信讓宗本去,他很高興的就去了。


當時李伯紀是丞相,從從中書省舍人中指派人監察,宗本就寫了頌(一種書面文體)給他,上面說:“青共立,米去皮,此時節,甚光輝。”。


李伯紀看了很是不解,也不明白其中深意。


到了靖康之變後又立新君,轉眼間換了朝,這才領悟宗本詩文中的寓意。(糠就是稻米穀物去掉的皮,古代同康字。)


鄧肅(字志宏,宋朝官員)當時還是書生,遇見了宗本,宗本指著李伯紀跟鄧肅說:“您日後的富貴就靠這個人了!”


果然,到了李伯紀當這一年監考科舉,鄧肅就從一個普通書生考取了左正言(門下省的官員)。


宗本在沙縣住了有一年,又回到了丹霞寺。


到了建炎(南宋高宗年號)4年,李伯紀從嶺外回來看望宗本,宗本就在紙上寫了特別大的“紹興”兩個字。


果然到了第二年,就改年號為“紹興元年”(高宗被金人追到了越州,將越州改名為紹興。)


宗本還跟李伯紀說:“這片地域血腥味很濃,以後會有刀兵興起,您可以先住著福州!”


李伯紀就聽了他的話,到了二月份,周圍的盜賊群起,城裡城外的村莊都被燒的沒剩多少了!


紹興2年,李伯紀又在長沙率領軍隊,路過邵武縣,繞到來看宗本。


宗本送他到了建寧,催促他要趕快趕路,告誡不要去泰寧,又在大廳的牆上寫了四個大字:“東燒西燒!”


還寫了兩個數字七。


李伯紀更走出城外,當時江西有個賊人李敦仁就闖入了縣城地界,到處放火,正好是7月7日。


宗本一直住在丹霞寺,後來有鳥雀飛來總是落在佛像前的香爐上,羅畸就給宗本寫了一篇《瑞雀頌》,當時的人們都以為是宗本法師所感召而來的。


到了紹興16年時候,宗本預言自己某天當去世,到了時限,果然無疾而終。


宗本晚年工於詩文,收斂聚集財物,還特別的吝嗇,把掏一文錢都當做拔牙一般,徒弟們多次勸說也沒有用。


宗本卻說:“這是我過去的罪業啊!”

文獻《夷堅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