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實戰經驗:如何選擇進場位置?

上週寫了一篇實戰的經驗文章是:如何確認趨勢;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統確認趨勢是第1步;確認了趨勢,等於在混沌的市場中找到了方向;不論是做空還是做多,在固定的時間只維持一種方向的判斷,這是交易的基礎。確認完趨勢之後,第2步就是考慮進場的問題。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

因此這篇文章我們要說的是進場位置的選擇。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曾經寫過;當下市場中三個比較好的機會:

第一,中國股市抄底;我已經在逐步的佈局進場了。

第二,黃金的多頭;我選擇的進場位置是1420美元開始佈局;上個月黃金的回撤沒有達到1420我的進場點位;黃金的這波上漲我是踏空了。

第三,大級別的機會是做空美股;週五美國股市又一次創造奇蹟,標準普爾指數收盤在3329.6;道瓊斯指數收盤在29348;全部創出歷史新高。美國的股市已經漲了10年,10年漲了10倍;沒有隻漲不跌的行情。我一直有做空美國股市的想法,但一直沒有出現進場的信號。

這裡就體現出進場信號選擇的重要性;雖然一直有空美股的預期,但是行情一直沒有走出屬於我進場的信號;那麼我就一直等待進場信號的到來;如果不是耐心的等待進場信號,美國股市一再創出新高,之前貿然進場,現在被套在高位將會非常難堪。

這也體現出進場信號的重要性。

如何選擇交易信號?

或者說交易中該如何進場;我的答案是保持進場規則的一致性。

舉幾個實戰中的例子給大家;今天我會用一種確認趨勢的方式之後,選擇各種不同的進場信號,對比不同信號的區別。

上一次的文章講到鹿希武的趨勢交易法,確認趨勢的方式為價格突破通道線趨勢線和拐點確認趨勢;確認趨勢之後等待價格回調進場。分別有哪幾種進場的方式可供選擇呢?

實戰經驗:如何選擇進場位置?

第1種進場方式,k線反轉。

下圖是2019年12月份歐元兌美元小時圖級別的進場形態。首先上漲趨勢從12月23日開始啟動,一直到12月30日結束,價格在1月2日突破趨勢線通道線和拐點,確認空頭趨勢,空頭趨勢確認之後,價格並沒有展開回調,而是繼續殺跌。

下跌的第1浪確立之後,形成二浪回調;二浪回調到一浪下跌的黃金分割38.2以上位置,確認回調結束(這是回調結束是可以進場的標準,並不代表行情真的停止上漲,開始轉跌)。

此時關注一小時級別的反轉k線;如果一小時級別形成標準的反轉k線,進場做空,止損以反轉k線的高點作為止損點。

總結以上進場的標準是:第一,回踩行情達到第1浪的黃金分割38.2%之後,第二本級別形成反轉k線。

在實盤的行情走勢中可以看到第1次k線反轉之後,價格短暫的下跌之後行情繼續上漲;第一次進場被止損掉;止損14點。第2次進場機會;行情開始下跌。這次進場止損10點,行情下跌的最低點盈利達到100點;這波行情最大的盈虧比達到了1:10;這是非常優秀的盈虧比;當然實戰中不可能將每次都出在最好的位置;但1:5以上的盈虧比是非常容易達到的。

見下圖。

實戰經驗:如何選擇進場位置?

第2種選擇次級別的破位形態進場。

前面所有的進場要求都是一樣的,首先第1浪下跌確立並形成二浪回調;二浪回調到一浪下跌的黃金分割38.2%以上位置,確認回調結束。(同上文中相同的觀點:這是回調結束可以進場的標準,並不代表行情真的停止上漲,開始轉跌)。

此時將k線切換到小級別,5分鐘級別,關注5分鐘級別向下的破位形態;如果在5分鐘級別形成向下的破位形態,選擇進場。

總結以上進場的標準是第一:回調行情達到第1浪黃金分割38.2之後;第二:在5分鐘級別形成空頭的破位形態。

為了更好的區分破位形態,我們加入布林帶,用布林帶的上下軌來過濾破位點,在實盤中行情的走勢可以看到,上文中k線反轉進信號形成的時候,5分鐘向下破位的形態並沒有形成,因此選擇5分鐘級別進場信號在這裡並不會形成進場;不會形成進場上文中第1次止損的交易也就不會出現,也就是說這樣的進場信號選擇在這裡的交易中可以少錯一次。

1月6日第2次進場信號;在這裡5分鐘級別形成了向下的破位形態,K線的高低點分別測試了布林的上下軌。這個破位形態進場的止損為15點。對比上文中第2次進場信號止損只有10個點;5分鐘此次進場的止損,比上文中k線反轉進場止損更大。

止損為15點,行情由開倉價向下運行,最大盈利空間是100點,最大盈虧比是1:7;此次進場盈虧比要比k線反轉進場更小。

實戰經驗:如何選擇進場位置?

兩種進場信號對比

第1種進場信號,兩次交易機會一次錯和一次對,最大盈虧比1:10;

第2種進場信號,只有一次正確的交易機會,最大盈虧比1:7。

我在上文中提到“此次進場”在本次歐元兌美元的交易機會中,這兩種交易信號有不同的表現,但這並不代表在所有的交易機會中,兩種交易信號選擇都是這樣的表現;有的時候k線反轉比較大進場止損會大於5分鐘級別的破位形態更大。

這兩種進場的形態我都使用過,並不能肯定哪種進場信號的優勢更大;主要取決於投資者自己的資金管理原則和風險偏好。總體而言,5分鐘級別的破位形態進場,要比一小時的反轉k線進場更加保守,進場的信號會更少;但止損的空間會更大,盈虧比要小於k線反轉進場。

但這兩種形態在實盤中都是絕對可行的,並且能夠獲利的。

交易的世界中不存在完美的進場和出場;選擇不同的進場信號等於選擇了天平的一端;進場信號有優勢的一段就有有劣勢的一段;天平的一端翹起,另一端必然就會落下。這是自然規律,誰都無法更改。

選擇小止損;盈虧比會比較合理,但進場信號會比較多;交易的成功率低;選擇大止損,盈虧比會比較差,但經常信號比較少,成功率會相對高,何去何從?

總結

關於進場信號的選擇就寫到這裡,同樣確認趨勢的方式有不同的進場信號的選擇;

不論如何選擇,將進場標準量化在執行的時候沒有模糊點;才有更執行力;

在實盤交易之前可以覆盤幾種不同的進場方式,看哪種進場方式的交易頻率,交易結果分佈更適合自己的性格和風險偏好,一旦確定了標準,堅持交易的一致性,認真執行就好了。

千萬不要因為短時間內某種進場信號表現更好,而隨意更改交易系統中進場信號的設置。

來來回回更改進場設置一定會導致交易的失敗。

正所謂大道至簡,貴在堅持。

連續兩篇文章已經將交易中如何確認趨勢和如何選擇進場點位進行講解,下一篇文章的主題是止損和止盈的設置。

感興趣的朋友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