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山东潍坊的发展定位是怎样的?

比克马耶夫内斯特罗夫


潍坊,以前叫“潍县”,是山东省的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潍坊的地理位置在山东来说比较重要,是通往青岛、烟台等半岛城市的咽喉。2017年潍坊的GDP为5858.6亿元,在山东排第四。

潍坊的工业发达,经济发展较快。潍坊的传统的支柱产业为海洋化工、动力机械、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 。潍坊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基材料、现代种业等行业的产值不断提升。如今,潍坊的一号任务是新旧动能转换,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求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虚拟现实、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方面,潍坊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如歌尔集团的VR头显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帅克机械凭着多年的研发和努力,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同时生产制造谐波减速器、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工业机器人整机和机器人系统集成的生产制造企业;位于诸城的迈赫机器人产业正准备上市……

潍坊的目标是打造国际动力城、虚拟现实产业基地和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

潍坊城市改造、交通建设、人才引进方面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潍坊北站将有有五条高铁汇聚,到时潍坊的交通将更加便捷。

潍坊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之一。


午后海风


看潍坊的发展定位主要看潍坊接下来的规划就可以了,简单说说潍坊未来的规划

首先就是潍坊人民都很关注的潍坊高铁北站的建设,高铁北站不仅仅是个简答的高铁站,政府的规划是以高铁北站的建设为核心,集交通枢纽、商务办公、酒店、购物、文化、居住于一体的经济圈。

根据规划高铁项目将融入商业、商务、物流、科研等功能,比较特色的是采用了“特色小镇+功能区块”的模式进行开发,配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

高铁新区的具体布局是潍县北路、禹王北街、幸福路、盛泰街区域是高铁的核心功能区,区内的道路为“七纵八横”

高铁新区无疑是潍坊重点发展的大方向之一。

其次就是产业布局上,2018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虽然潍坊不是先行试验区,但是潍坊的产业布局已经出炉,未来主要布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AI、新能源电池等产业,还要大力发展高端的装备制造业和生物材料,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等。全面打造国家级的农业综合试验区和虚拟现实基地和国际动力城。


城市百科


潍坊的定位其实略有些尴尬,这主要还是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原因。潍坊是县域经济型城市,农业及相关产业占比较大,市区经济以及商业繁荣度并不高,这一点和省内其他几个强市是有明显区别的。

另一点就是潍坊虽然和青岛烟台紧邻,但是青烟威似乎更像一个整体。潍坊和青岛属于同一都市圈,烟台威海属于另一都市圈,可是现在青烟威一体化发展的呼声依然远远高于青岛都市圈的呼声,就连城铁网络都是青烟威,潍坊主城区的位置似乎限制了自身在胶东半岛的融入效果。而西边距离济南都市圈也比较远,本来介于两个中心城市之间似乎是件好事,但反而因此谁也靠不上。反倒是诸城和高密这两个距离青岛很近的县级市似乎和青岛关系比较密切。

再说说潍坊本身,潍坊经济基础良好、人口基数大、市区可供开发的面积也比较大,具备都市化发展的先决条件。虽然潍坊市区不靠海,但作为沿海城市,海洋经济还是有待开发的。在农业以外的领域,潍坊还有很广阔的拓展空间,只不过这需要时间。潍坊目前的定位显然还是偏低的,其主因还是市区经济不够强大,市区人口不够庞大,所以提升城区整体存在感会是定位提升的重要环节。

未来随着高铁线路及车次的增加,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潍坊的人口流动性会进一步提升,得到的机会自然也会增加。

城市发展定位排序的话,我觉得潍坊大概排在省内第五的位置。前三依然是青岛济南烟台,潍坊和临沂淄博争夺第四第五两个席位。


城市发展报告


看看现在的房地产业,想想都笑得肚子疼,几年一个轮回,如果不拆迁,不搞农村集约化,城镇化,真不敢想象以后的房子卖给谁,农村土地大片腾空,人口严重聚集,虽然生产力相应提高,但是长远来看必定会有更多负面影响,若是没有再次重新规划与建设,农村毫无出路可言,那时势必会造成利用政策扶持与提高农民福利为基础,才能加强新农村建设,在当今世界形势的重要因素影响下,必定困难重重,对未来的愿景是好的,只是要牺牲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幸福作为代价,以前的安宁和平静已被打破,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形成了一个由人流形成的巨大漩涡,正如事物的成长过程,只有更快更多的新陈代谢才能焕发出更大的生命活力,人们必将加快走向老化,因为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挑战使得我们更快的走向衰老和死亡。


阳光166723878


从国家大的战略和潍坊的城市规划,整个潍坊城市都在悄悄的北移,机场的北迁,高铁北站的建设,昌邑市改区,这些信号都在告诉我们,趋势在哪?最关键的是京沪高铁二线和国家海洋经济战略和环渤海高铁的规划更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潍坊的整个城市规划向北!滨海是潍坊未来的出海口!

潍坊旅游业,没走大山大水,没有太多的天然旅游资源,唯有滨海能让潍坊成为海滨城市,这就是未来潍坊旅游的突破口。按照目前的优化发展速度,20年后,潍坊北部特别是滨海将成为半岛天堂!


壹壶岁月


一位厅级市长与一位普通市民看似无关又戚戚相关,市长关心税收来解决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市民关心就业来解决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治理城市与经营小家同等道理,唯一区别的是前者引领后者和后者影响前者的关系。

作为一个普通市民,走在异地他乡经历过知寿光而不知潍坊的尴尬,更是深处异国邻邦知青岛而不知潍坊,站在历史的长河又何尝不是知青州而不知潍县之说,在现代经济浪潮中一个沙县小吃和温州皮鞋就让全国人民不到其处而闻起名,可见一个产业对城市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影响,內观潍坊三十多年“世界风筝之都”的品牌建设,又真正给市场带来多少税收和市民多少就业,反对者千万不要以此给城市带来了无数的间接发展,为什么不能更直接反映到收税排名和市民就业人数呢?

在信息时代和经济全民化的背景下,城市发展不光是市长一个人的事,更是全市人民的生计,民主从经济开始不是更好量化和实行吗,不是更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吗?所以作为一个刚刚解决温饱的小市民给大市长一个小小的建议,潍坊的城市品牌发展和产业建设应该往更长远和更落地的实际出发,潍坊应该定位“风筝之都,动力之城”!

接下来阐述理由:一是从经济规律来看,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闽粤浙苏都形成了以行政区划的产业格局,一个镇或一个县的产业都占据了中国市场的绝对份额,而潍坊三十几家上市公司竟然占据不了一个区域或者一个产业,能否树立一个产业,集合一帮企业,解决一半就业;二是从历史发来看,曾几何时潍柴、福田、巨力、潍拖、华光等老牌机械制造企业何尝不是这个城市的骄傲和老百姓养家糊口之地,而今的潍柴、福田、盛瑞、比德文又何尝不是新宠,是否能有一片更新的产学研销的新天地让他们发展;三是从产业基础来看,潍坊的机械加工、零部件生产、铸铁铸造、新能源汽车、铝型材加工、煤炭机械、生物提纯等等符合动力产业的基础都很好,缺的是政府主导下产业整合与提升;四是从城市区位看,潍坊属于鲁中腹地且北靠海岸线,属于济南青岛主轴核心拓展空间极大,适合于劳动密集型的动力重工企业聚集和海陆空立体运输;五是从区域人口来看,仅潍坊行政管辖将近一千万人加上周边地市可辐射近两千万人,有从事机械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人口基础,并符合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需求,并避开与济南青岛的高端人才竞争;六是从教育基础来看,潍坊一直秉承职业教育特色,市内有二十几所大中专院校从事技能培训,历史上的职业中学和民间办学的基础非常扎实,城市结构和现状及环境符合蓝领人才成长;七是从文化习惯来看,潍坊人受家文化的影响极大,大多数人不愿背井离乡,更是本地高端人才和企业回流的文化基础,从潍坊商业消费不难看出潍坊人骨子里的忠诚和仁厚,文化和习惯对企业发展有良好的基础;八是从城市结构来看,滨海和主城区之间缺少产业连接,各产业横向关联太少,企业之间缺乏经济联系,市民就业基础条件差,外来人口流入性差。综上所述建议市长把潍坊应该定位“风筝之都,动力之城”!

希望关心潍坊发展的市民传播此文,让我们一起向市长建言献策,为建设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努力,为打造世界的“风筝之都,动力之城”而奋斗!


山东潍坊翟永军


什么定位?出题是在大喘气,你应该问的是农业发展定位怎么样?因为,这次是国家定位,要在潍坊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开发农业试点项目。


老头156934080


作为个人一直认为潍坊跟一个城市很像,是哪个呢?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首先,潍坊和阿德莱德在地理位置上,都是交通枢纽,而且虽然是传统意义的内陆城市,但是都离海大约50公里到海滩,这点特别像;其次,当然,阿德莱德是南澳唯一的相对大城,走的就是经济,会议之城,农业观光的路子,潍坊恰巧也具备,经济不用说,规中规矩,农业寿光没的说,真的可以大力发展会议,就是吸引各种会议,conference,又是交通枢纽,当然,为什么不是济南青岛开会?济南是省府不需要发展专门会议之城,青岛是旅游城市,在交通尽头,貌似青岛也不发展会议之城,专搞旅游。最后,真的希望能多学习一下阿德莱德,发展成山东或者北方的阿德莱德。


干邑爱好者女侬采


到2030年规划为山东省二类城市。很一般的三线城市。



青龙山民


驻足的时间久了,了解的越来越多,从原来的一无所知,没有感觉,到后来的熟悉,亲切,舒适,慢慢的喜欢上了这个简单的城市。虽没有特别耀眼的光环,但角角落落也丰富多彩。不寒酸,不虚荣,是一个适合咱老百姓生活。此后可以称潍坊为家乡,日照为故乡。

潍坊工业基础,农业基础,交通建设都不错,随着京沪二线的建成,会给潍坊带来新的机遇。跟一线大城市没法比,但比一般的城市都要好,潍坊缺一个机遇,缺一个政策,有政策扶持一定会腾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