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启功为什么不姓爱新觉罗?

爱--雨天


启元白是和恭亲王弘昼的后裔,和王府的小宗,贝勒奕亨的庶流辅国将军载崇的玄孙,是地地道道的爱新觉罗宗室后裔。他说他不“姓”爱新觉罗,只是不在户口本上写“爱新觉罗”而已,并不是说他要和爱新觉罗做什么“切割”。他的同学也好,亲戚也好,“爱新觉罗”是很多的,也没见他不理不睬。

那么为什么启元白要说“不姓爱新觉罗”呢,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第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爱新觉罗”如雨后春笋一般,很多人未必是真的“爱新觉罗”,有的人则虽然是爱新觉罗,但是其实特别边缘,只是为了吹牛,把这个姓氏拿出来了。启元白这个人的性格,就是最讨厌这类事情的了。这也和很多北京的宗室后裔想法一致。新中国之后,流行的那种“爱新觉罗·xx”的署名方法,他们是很看不上的。很多老人说,“老给我们加一个点儿,也不知道点到哪儿去!”

第二,满洲人称名不举姓,原本就是旧俗。比如说额亦都,姓钮祜禄氏,但是他不会说“我钮祜禄·额亦都”,只说“我额亦都”。皇族也是如此。比如说启功的曾祖父,名溥良,号玉岑,他自称就是溥玉岑。又如启功的伯母,号季华,就因为自己恒字辈,就叫恒季华。民国之后,有的改用汉姓,就姓金的比较多。但是启功家抗拒袁世凯,所以不愿意姓金。这是因为退位协定里面,改用汉姓算是一种强迫措施,所以启功家人不愿意姓金,一直就是按照旗人的老规矩,以名为姓。也正是这个原因,我管他叫启元白。


橘玄雅


雍正帝胤禛→和恭亲王弘昼(雍正第五子)→和勤亲王永璧(弘昼二子)→和恪郡王绵循(永璧四子)→贝勒奕亨(绵循三子)→一等辅国将军载崇(奕亨五子)→溥良→毓隆→恒同(长子)→启功(长子)

从上面的可见启功先生是谱系完好的爱新觉罗家族的皇室后裔,比近些年冒出的那些所谓的爱新觉罗氏绝对地如假包换,那么为何启功先生不以“爱新觉罗”或“金”为姓氏呢?

我们先来看看雍正的子嗣情况,雍正皇帝作为清朝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但是在子息的繁衍上却大不如自己的父亲康熙和自己的儿子乾隆。在雍正皇帝的儿子中,最后只有四个儿子最终长大成人。他们分别是三阿哥弘时、四阿哥弘历(即乾隆皇帝)、五阿哥弘昼、六阿哥弘赡。尽管雍正皇帝为了避免自己兄弟手足相残的悲剧而建立起了秘密立储制度,但是对皇帝位的争夺却在三阿哥弘时和四阿哥弘历之间展开了。

在目睹了父亲和兄弟对帝位的激烈斗争后,弘昼对帝位早已经没有了竞争的意识,但是自己不竞争并不代表可以独善其身。自己的兄弟会来拉自己,自己若是不加入兄弟的阵营又难免被兄弟们认为是单兵作战,暗待时机。

弘昼是聪明的,他选择了一条在今天看来正确无比的道路,那就是变成一个荒唐和糊涂的人,这样也就能自保,他的后裔也都是很低调,启功先生的太爷爷溥良年轻时就请求革去封号、俸禄,靠自己的奋斗参加科举。

启功先生对自己为何不姓爱新觉罗,曾有以下说法——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洲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我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有的人说您不是姓爱新觉罗名启功吗?别人也愿意这样称他,觉得这是对他的一种恭维。这实际很无聊。事实证明,爱新觉罗如果真的能作为一个姓,它的辱也罢,荣也罢,完全要听政治的摆布,这还有什么好夸耀的呢?何必还抱着它津津乐道呢?这是我从感情上不愿以爱新觉罗为姓的原因。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以轻松有趣的方法,带你畅读历史!


最爱肉丸子先生


启功,字元伯,满族人,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真正的皇族后裔。但启功一直拒绝姓爱新觉罗,曾为此发表申明:“我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

启功不姓爱新觉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更迭,一般都是在腥风血雨中渡过的,现任王朝的掌权者,为了防止前朝余孽复辟,往往会选择将前朝皇室血脉斩尽杀绝,以不留后患。

仅以清朝为例,清朝灭亡北方明政权之后,在南下过程中不断地绞杀各地的起义反抗明朝军队,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清朝军队大肆杀戮,其中“扬州十日”、“江阴三日”、“嘉定三屠”最为著名。

清兵转战烧杀37年,方才初步平定中国;短短三十余年间,先后灭亡南明弘光政权、永历政权,山西境内,代王、晋王两大藩王全族4000多人被杀的只剩下了几个幸存者。

屠杀使中国人口从明天启三年的5165万减至顺治十七年的1900万,净减三分之二!整个中国“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大明有思想、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几被杀尽,留下的是大抵顺服的“奴才”。

鲁迅先生说:“满清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其实东方落后于西方,正是始于明朝的灭亡。

根据一些地方史志的记载,八旗军不仅对反抗者大肆杀戮,甚至连投靠满清的一些小官吏都不能幸免,妻子老母都被掠去充当性奴隶,然后拿到市场贩卖。清军实施大同大屠杀后,全城只剩下5个重案犯。满清派来的大同知府,上书顺治,称既然没有了苦主,就可以释放这5个人了。这份奏折,至今保存在第一历史档案馆!

面对这样的家史,启功不愿称自己是爱新觉罗,从个人和民族感情上是可以理解的。


有书博物馆


嫌麻烦,写起来不方便,启功,元白,多简单,就是繁体又能繁到哪去?第二是吊胃口,他怎么姓启?噢,一查,原来人家是天皇贵冑,玩低调呢。第三是人身安全,大街上遇一农民,一看就是几代人都没敢走出大山的那种,从腰里抽出把菜刀,您就是雍正爷那个九世孙吧,赶巧了,我是吕留良的十一世孙,今天我们两家的恩怨该有个了结了!您说咋整,支个招?!


新晴12新晴


启功先生,是乾隆的弟弟和亲王弘昼的嫡传后裔,货真价实的爱新觉罗,但启先生解放后坚持不提爱新觉罗,坚持不自诩皇族贵族,那些今日仍自我标榜满洲贵族某x王之后的人在大师面前实在可笑的很!这是写给头条一位的:( 提笼架鸟叼烟斗,对襟卷袖留分头,出恭方屁大子眼,祖上格格府上侯!)(前两句是他在头条的头像,第三句是他评论别人用的字眼儿,最后一句是他自诩的家世)


号角催人红旗飘


启功是文化名人,为什么不姓爱新觉罗?也许是爱新觉罗跟皇族占亲带故,启功先生为了摆脱旧封建的束缚,彻底脱离走向末路的封建王朝,在政治上站在人民大众的一边。启功既是老先生的姓名,也是先生的笔名,启功先生的书法吸取柳体字的精华,写得一手刚俊的启功字,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盛名。启功是书法家,历史学家,也是教育家。建国初期在故宫博物院做文物管理工作,后来在北京师范大学当教学顾问。启功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辉煌灿烂,功德圆满。


自然风161212381


上面的回答都不在点子上!启功是启子辈。溥毓恒启这是当今爱新觉罗的辈份。溥字辈存活不多了,现存的大多是70岁以上老人;毓字辈年轻点有的只有50多岁;恒字辈20,30的年轻人很多。启功如果按家族爰新觉罗的姓,他必须叫50岁的毓字辈为爷爷,叫20岁的小伙恒字辈叔叔,他多公憋屈?干脆去掉姓。


方军108


看过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人家自己不想掺和到政治里面去,自己活的逍遥自在。酒香不怕巷子深?





天柱人家


启功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是满族人,隶属于正蓝旗,也是清朝皇族爱新觉罗真正的后人。他艺术精湛,品德高尚,为人谦虚,淡薄名利,对人生看得透彻,悟得深。

他之所以不姓爱新觉罗,是他将人生辱也罢,荣也罢,都视作过眼烟云,不值得夸耀。

他深受古人贤士的影响,王谢、王羲之都是世家望族,到头来也得经历沧桑,不得不平和心态,坦然面对一切,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这就是启功为什么不姓爱新觉罗的原因。


山西青鸟


真正爱新觉罗皇族的人都不认为这个姓有多么荣耀,就像有些比较有作为的富二代都不愿意在自己的父辈光环下生活,这是一个意思!而且满族人一般也不会强调他们的姓,也不会刻意强调自己是满族。其他少数民族可能会有意区别,但满族不会!

如果说爱新觉罗氏人有点感触的话也仅仅是压力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