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大明風華朱棣遺命要立漢王為帝嗎 完全不可能 朱高煦沒機會的

在熱播的影視劇《大明風華》明成祖朱棣在征戰的途中病逝,留下遺命要立二子漢王朱高煦為帝,太孫朱瞻基不甘心,隱瞞爺爺朱棣的死訊,秘密潛回京城,並策劃作為太子的父親朱高熾登基為帝。俗話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就這樣跟隨永樂大帝征戰塞外,手握兵權的漢王朱高煦眼睜睜的失去了皇位。

大明風華朱棣遺命要立漢王為帝嗎 完全不可能 朱高煦沒機會的

還被大侄子朱瞻基逼得束手就擒,乖乖回京城接受大哥朱高熾已成皇帝的事實。似乎漢王朱高煦真的很委屈呀,可這就是影視劇,歷史上的明成祖朱棣怎麼可能會立漢王為帝呢,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有三個原因註定朱高煦沒機會的。

第一個原因:長幼有序

大明風華朱棣遺命要立漢王為帝嗎 完全不可能 朱高煦沒機會的

在中國的封建王朝中,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後,這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名不正則言不順。靖難之役,燕王朱棣搖身一變成了永樂大帝,藩王造反逆襲成功,朱棣創造了一個歷史奇蹟。有皇帝當然得有太子,因此在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朱棣封長子朱高熾為太子,二子朱高煦為漢王,就藩國為雲南,這已經定性了,就像當年朱元璋立朱標為太子,立朱棣為燕王,嫡長子繼承家業才能得人心,這是天下人共同遵守的規矩,皇家也不會例外。

第二個原因:朱元璋不喜歡朱高煦

大明風華朱棣遺命要立漢王為帝嗎 完全不可能 朱高煦沒機會的

都知道朱高煦是朱元璋的孫子,小時候朱高煦和其他的同輩藩王子孫,被朱元璋召來南京讀書,這小朱高煦性格暴戾,不愛讀書,還舉止輕佻,朱元璋非常厭惡他,因此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就封朱高煦為高陽郡王,反之他的大哥朱高熾,在同年被封為燕王世子,在事實上朱高熾本就是嫡長子,又何況是得到了朱元璋認可的世子,因此就算朱棣在造反途中說過“世子多病,汝當勉勵之”也改變不了不是嫡長子的命運。

第三個原因:朱棣為太子朱高熾除刺

大明風華朱棣遺命要立漢王為帝嗎 完全不可能 朱高煦沒機會的

在影視劇中,朱棣北征塞外,漢王朱高煦隨軍還手握兵權。大家說歷史上那個靠造反奪得帝位的明成祖朱棣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嗎?早在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死賴著不去就藩的漢王朱高煦,就在南京城被剝奪了兵權,並被剝奪冠服,囚禁在西華門內,還準備貶為庶人,是大哥太子求情,朱棣這才只是誅殺他的護衛和親信。次年也就是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永樂大帝命漢王朱高煦就藩樂安州(今山東惠民),並命令他即刻前往藩地。

大明風華朱棣遺命要立漢王為帝嗎 完全不可能 朱高煦沒機會的

在永樂大帝的強勢命令下,漢王朱高煦能不去就藩嗎,只能乖乖去封地了,而明成祖朱棣的第五次北伐是在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這根本就沒有漢王朱高煦的事,因此就算朱棣在北伐回軍途中病逝,留守在京城的太子朱高熾也很順利的就繼位登基了,遠在樂安州的漢王朱高煦,雖然有心叛亂,可在大哥明仁宗的聖旨召喚下,屁顛顛的跑回京城,仁宗以安撫為主,大肆賞賜,讓他返回封地,封其長子為世子,其他兒子為郡王。

大明風華朱棣遺命要立漢王為帝嗎 完全不可能 朱高煦沒機會的

以上三個原因可以表明,歷史上的漢王朱高煦,不可能被明成祖朱棣立為帝位繼承人,這就是儒家的影響力,身為老二是完全沒有機會的。況且朱棣本就不是順位繼承帝位的,已經被天下讀書人詬病不恥,想讓天下不再有非議,他只會堅定的遵守嫡長子繼承製。漢王想逆襲得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樣造反逼宮,可惜就算漢王朱高煦英勇善戰,明成祖朱棣卻根本沒有給他機會,這就是老二的命吧,有一個太強悍的皇帝老爹:朕不給,你不能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