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丹化科技股東大會獲通過 國企混改進入加速階段

隨著近期國企改革新政策、新文件的頻頻出臺,老牌國企與優質民營企業的混改重組案市場關注度日漸攀升。12月24日,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化科技”)召開2019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逐項審議了公司購買斯爾邦100%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相關議案。

根據其公告顯示,市場對此次重組給予了高度認可,本次重組股東大會參與率頗高,參與投資者占上市公司總股本達60.69%,各重組相關議案通過率超過79.68%,據悉,本次股東大會的順利通過也標誌著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將全面進入加速期。

國企改革進一步提速,混改或成破局之舉

“未來三年是國企改革關鍵的歷史階段”、“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推動國有資本佈局優化調整”,近期,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對下一步國有企業改革做出明確部署。而在12月17日召開的專題會議上,制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已進一步升級為研究起草工作,這顯示出相關工作在此前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提速。

本次重組的上市公司丹化科技便是希望站在國企改革風口,實現“枯木逢春”的國有企業之一。相關資料表示,受近年來行業景氣度下滑的影響,加之上市公司產品結構較為單一,自2016年至2018年,丹化科技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17108.86萬元、3442.56萬元、-1196.76萬元。自今年以來,其經營業績也並未實現好轉,僅今年上半年虧損金額已達1.1億元,截止第三季度末增至2.25億元,公司發展進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期。

為了打破現有經營困境,並實現轉型突破,自今年6月起,丹化科技正式啟動重組,擬通過置入優質石化資產斯爾邦以盤活現有國有資產,繼而實現高質量發展。不難看出,本次重組無疑是丹化科技現階段的一次破局之舉。

公告顯示,丹化科技擬以3.66元/股的發行價格,購買斯爾邦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繆漢根、硃紅梅夫婦。根據《重組管理辦法》的規定,本次交易構成中國證監會規定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

與此同時,本次交易中,補償義務人盛虹石化、博虹實業承諾:斯爾邦2019 年、2020年、2021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 75,000.00 萬元、105,000.00 萬元、105,000.00萬元。若本次重組未能在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則承諾期相應順延,即斯爾邦2020年至2022 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05,000.00萬元、105,000.00萬元、120,300.00 萬元。

深度佈局全產業鏈,有望實現業績扭虧為盈

對於丹化科技本次重組,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宋文閣分析稱,“如果本次混改注入的是優質資產,且資產產業鏈能與上市公司協同,那模式就和東方市場當時的混改很像,對於江蘇甚至全國的國企混改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記者瞭解到,本次標的資產斯爾邦為優質民營石化企業,近年來經營業績亮眼。斯爾邦2016年度至2019年1—7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7.84億元、76.41億元、114.70億元和66.3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分別為1404.00萬元、79624.30萬元、30474.24萬元和 50660.09萬元,盈利能力相當強勁。

值得一提的是,斯爾邦主營產品為烯烴及其衍生物,該產業鏈以甲醇為主要原料製取乙烯、丙烯、C4等,進而合成烯烴衍生物。在我國現階段,煤化工仍為甲醇的主要製備方式。丹化科技作為老牌化工企業,多年來積累了一定新型煤化工領域的項目經驗及技術優勢,公司目前已在內蒙古通遼地區有煤化工項目投產,且在發展煤制甲醇等新型煤化工項目方面也具有較為突出的資源及區位優勢。

上市公司表示,若進展順利,重組預計將於2020年完成,有望在未來三年給上市公司增加33億元的淨利潤。屆時丹化科技可以充分利用標的資產良好的經營現金流,以完成煤化工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同時,也有望完成優質石化資產與上市公司的深度整合,並推動交易雙方化工全產業鏈的佈局,從而實現經營業績上的扭虧為盈。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