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十倍牛股为什么总是和投资者擦肩而过?

在A股市场上,投资时间稍微长一点的投资者,几乎都买到过十倍牛股。当某一次聊天刚好聊到某股票时,我总是听到这样的对话:哎,我当时在某某价格买入的,第二天下跌了一点,第三天上涨了五个点我就卖出了,要是一直持有,我早实现了财务自由。惋惜之情不以言表,且发狠说自己下次一定会持有。但这个反思和总结仅仅就停留在这次谈话中,下一次同样的错不断上演。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投资者老不能坚持持有十倍牛股呢?于是这段时间因为从券商离职,没有工作压力,在轻松的环境下,我总结出来了以下七个原因。

十倍牛股为什么总是和投资者擦肩而过?

炒股亏损

一罪:暴富心里,不愿慢慢变富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炒股也是如此。一只股票被有话语权的资金相中,这些资金并非马上就猴急急的买入拉升。其通常的做法是象征性买入股票,获得股东资格然后去上市公司实地调研,研究员调研完毕之后,整理数据,梳理逻辑后写出基本面方面的研究报告。投委会集中讨论决策形成指导性的意见,基金经理最后决定买入与否以及具体的操作。这个过程快则一周,慢则半个月。

既然机构投资者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运作一只股票,中小投资者凭啥就希望、认为自己的买入股票明天就涨呢?而且最好是涨停

中小投资者每天炒股的工作就是盯着股票分时图,同时心情也随着股票涨跌起伏,问题就是投资者盯不盯着股票压根和股票上涨下跌没有半点关系。换言之,对于绝大数投资者而言,买卖股票仅仅只有买这样一个动作,买了之后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不是吗?

二罪:痴迷技术

股票投资流派中,最大的两个分类就是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

技术分析认为股价走势说明一切问题,所有的扰动因素都包含在走势中,至于什么原因这不重要,只需要根据走势而分析预判未来的走势即可,本质上就的概率学。

基本面投资者则认为股票价格遵循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基本原理,同样认为假设很多条件,从经济学和财务学的角度煞有介事的分析未来公司的价值,然后比较得出高估还是低估。

但是很多中小投资者对技术的痴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底部,一切都以技术出发,这里是金叉,那里是背驰,这里底背离那里顶背离,技术分析随时都在给投资发出指令,一不小心十倍股就飞了。

十倍牛股为什么总是和投资者擦肩而过?

技术分析

三罪:总觉得该做点什么

A股市场上千万的投资者,其实其中有90%投资在假装投资,每天打开电脑,或者一早赶到券商营业部去占据一台电脑,表面上冲冲忙忙,好像不快一点,好像不守着电脑,不看看账户就会错过一个亿似的,这根本没有必要。

2008年我还在券商做投顾时,散户大厅的投资者每天都会问我今天建议买什么。我有时反问,昨天不是买了某某股票吗?清一色的回答,今天上午已经卖了,现在空仓,有啥子股票快告诉,我要买入。不买入股票就标志着他当日的功课没有完成一样,每天必须买卖。这些人不是在投资,是在寻求交易的快感而已。

但是我在后台数据的统计中显示,投资者亏损最大的原因不是选错股票,而是总想干点什么,那时千分之三的佣金,投资者只要稍微勤劳一点,一年的交易成本轻松20个百分点,而问题是一代股神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仅仅才23%。

十倍牛股为什么总是和投资者擦肩而过?

十年前散户投资大厅

四罪:做T交易,以期降低成本或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投资者中,有一部分投资者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崇拜什么缠中说禅,知晓什么索罗斯投机击垮整个英国。他们看了不少投资书籍,不过以技术分析为主,什么龙头战法,什么打板战龙,一个个的名字特么高大上,让我汗颜,而且这部分中90%是理工科毕业的高材生。

他们有一个共性,总想把炒股这事弄成一加一等于二这样规矩的数学模型,喜欢从理论上出发。最常见的是,指着一幅K线图,然后说在A处买入,B点卖出,再于C点入场,D点离场,这样既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有效的利用了时间,同时最重要的是能快速致富。

问题就是股市从来就不是因为所以这样线性关系,股票的涨跌是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蝴蝶效应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华尔街常说的,北大西洋的寒流会导致日本牛肉价格上涨。只要你想要理由,市场永远都会给你一个完美的解释。换言之,有结果再找原因。

在实际交易中,做T交易真的是一个愚蠢的做法,偶尔会正确,但是长久看,失败带来的损失远远高于那点可怜的盈利。特别是方向判断错误,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同样也会放飞超级大牛股。

五罪:十倍牛股总是需要时间来成长

任何企业的发展历程都会经历初创期,发展期,稳定期和衰退期,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就当前我国A股上市公司而言,很大一部分创新型企业才刚刚起步,例如科创板没有盈利限制就是一个进步,企业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融资加快商业化和产业化,这些公司产品或者服务还处于小批量试产阶段,他们上市融资,随后生产扩大,单位成本降低,利润提升,市场占有率扩大,进入平稳期巩固市占率同时创新,这整个过程最少也得5年时间,换言之,一直大牛股没有5到8年,是不可能成为大牛股的。但是我们很多投资者连5天、甚至交易者=这4小时都不愿意等待。

十倍牛股为什么总是和投资者擦肩而过?

科创板

六罪:大牛股少涨停、慢悠悠走慢牛行情

大牛股通常不会暴涨暴跌,走势相对独立于大盘,我行我素的特征相当明显。例如贵州茅台,在最近两年的走势中,就没有出现一次涨停,但是统计2017年12月12日到2019年12月12日期间,茅台涨幅高达82%。

十倍牛股还有一个特征是中小投资者无法忍受的,那就是上涨趋势中不见涨停,不够刺激,但是在下跌时,他们可也没有少下跌,一样跌的找不着北。

七罪:机构抱团,散户不堪忍受其折腾

十倍牛股,往往都是众所周知的明星股,人气度极高,估值一直都不便宜,要么绝对股价较高,要么相对PE较高,中小投资者一知半解,恐惧总是伴随其左右。而且流通股东中清一色的机构投资者,死死压制股价,可以长时间的横盘,散户是无法忍受这种长期折磨的。

例如2015年5月到2016年11月,长达18个月一直横盘,几乎没有中小投资者能耗费这么长时间,能忍受如此长的时间不上涨,而且横盘中还会来回折腾。

综述,不是投资者没有买到牛股,也不是投资者不认识牛股,而是投资者在投资交易中无法把握牛股,这才是与十倍牛股失之交臂的最大的原因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