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金租“四六陷阱”

原創: 研究中心 全球租賃業競爭力論壇

在以大為美的金融業語境中,規模幾乎是任何一個一把手都繞不開的心結。尤其是逢100、500、1,000等整數門檻,更是常被確立為階段性發力的目標。

金租“四六陷阱”

但縱觀目前的60餘家金租公司,筆者發現一個現象:除超千億的8家和華夏金租、 光大金租等少數幾家大幾百億的金租之外,其餘的金租規模都在500億以下,且這一格局保持了數年。

這一現象,業內人士將其歸納為“四六陷阱”,即400-600億的資產規模是金租公司較難衝過去的一道坎。衝過去了,千億大關近在咫尺,衝不過去,依靠自身資本積累,大概率較長時間停留在400-600億的區間。

原因有三。

其一,資本金的約束。

一般而言,金融租賃公司的股東,設立公司時,思路往往是:先投一筆,觀其效果,做得好,待需要時,再增資。這一邏輯無可厚非,現在千億級的金租也大都歷經過多次增資的過程。

以首次註冊資本金30億為例,10.5%的資本充足率,做滿9.5倍的槓桿計算,最多能做到285億的資產規模,若再加上資本積累,勉勉強強能突破300億。下一步要再做大,必然要增資。增資動輒十幾億,乃至幾十億,對股東來說都不是小數目,在拿出真金白銀時,要對金租公司歷史業績考察一番。而公司成立之初面臨團隊整合、業務開拓、 流程梳理等各類事項,一開始ROE等指標並不理想。再加上董事會的審批流程以及各種不確定性,增資一事容易一拖再拖,乃至不了了之。

其二,投放能力的約束。

金租公司每年不斷有資產到期,需要不斷投放出去,否則將面臨縮表困境。假設每年約有三分之一資產到期:400-600億的規模每年到期133-200億。也即是說,即便每年投放出去200億元,也只是實現規模的小幅增長,甚至僅僅維持現有規模而已。

對於金租公司,業務人員年均投放規模一般在3-5億之間,單純依靠“人海戰術” 並不可行,幾百人的公司與幾十人的公司運營、管理相差甚大,要完成規模的擴張,就必須完成能力的進階。航空航運是大型金租公司佈局的重點領域,單機單船規模可達3-5億,有助於積累資產規模,但這些領域業務門檻高、專業性強,也需要較大的資源投入和較長時間的經驗積累。

其三,資產質量的約束。

規模一路增長到四五百億時,金租公司的資產風險暴露將逐步顯現。這就對公司的資產管理能力提出考驗,與此同時,風險偏好開始重新定位,在這個期間將可能出現定價和風險偏好的不匹配,進而又影響到資金的投放。此外,潛在風險逐漸暴露也會增加資本佔用,降低資本充足率,進而也會限制業務規模的增長。當然,如同經濟發展規律中的“中等收入陷阱”一樣,“四六陷阱”並非不可突破之障礙。優秀的歷史業績,良好的發展模式,再加上大環境的支持,用一兩年的時間跨越“四六陷阱”成長為第一梯隊的公司也有成功案例。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宏觀經濟、市場需求,都不支持金租公司迅速做大。倡導多年的金租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擺脫以規模論英雄的發展思路,或許正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