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學習再好,可能都沒有用。


總覺得韓國是一個特別倒黴催的地方。

因為韓國人總是喜歡走極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前幾個月中國高考季的時候,網絡上都在討論韓國的“地獄式高考”對韓國學生的摧殘。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韓國一高中前,後輩為參加高考的前輩行大禮


因為考入頂尖大學,是所有韓國家庭對孩子的期望,也是韓國高中生們自己的夢想。

所以,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就想進那幾所名校,富人家庭就瘋狂砸錢給孩子補習,各種找關係走後門進名校,窮人家庭只能乾瞪眼。

似乎為了體現教育公平,韓國政府出了個大招:2025年前,將所有精英高中轉變為普通高中,實現高中義務教育。


天下為公了,富人家庭想砸錢也沒地方砸了,窮人孩子也不用幹瞪眼了,全體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了,這聽起來似乎是一件好事。

然而,這是在走向另一個極端。

高中實行義務教育,韓國社會存在的教育問題就都解決了嗎?


到時候找工作都可能要靠“補習”了!



1

韓國社會的病不治好,

改革高中並沒什麼用

發源於中國隋朝的科舉制度,在中國周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歷史上也產生過深遠影響。

但影響最深的,就是古代朝鮮。

與中國不同的是,古代朝鮮幾乎是全民熱衷於科舉考試,而且考得更頻繁,更激烈。

據《經世遺表》記載,朝鮮儒士丁茶山曾寫道:中國以十三省之廣,取士不過三百餘人。我邦幅員不及中國二省,卻及第三十三人,進士二百人。或連年不斷,或一年再舉,及第出身者,彌滿國中。

翻譯成白話大意就是說,中國那麼大,科舉取士一次不過三百人,朝鮮巴掌大的地方,也要取三百人,而且一年還要考幾次,考得比中國還頻繁,最後滿國上下全是及第出身了。

可見歷史上朝鮮和高麗王朝時期,韓國人對於科舉考試的迷信之深。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歷史記載顯示,從公元958年到1894年,科舉考試在韓國曆史上存在了936年之久。

千年之久的熱衷科舉,為古代韓國貢獻出了特別多的儒士和官僚階層,然而,後來的歷史證明,如此龐大的儒士與官僚群體並未促進古代朝鮮的發達與進步,這些清流結黨分派,互相之間吵來吵去,當西方殖民者登陸時,朝鮮迅速淪為殖民地。

反觀韓國今日的高等教育,與古代朝鮮時期的科舉迷信,有著某種相似性。


據韓國統計廳發佈的數據,預計2020年,25歲到64歲的韓國人中,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者將達到50%,一半都是大學生。而在25歲到34歲的韓國人中,98%具有大學專科或本科學歷。

年輕人幾乎都是大學生。

而與“全民超高學歷”形成鮮明對比的,每4個韓國青年人中,就有一人失業。

有200多萬的本科畢業生在韓國無業可就,只能“家裡蹲”。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韓國青年(滿15歲-29歲)失業率高達9.2%


韓國真的無業可就嗎?

並不是。

由於出生率全世界最低,韓國是世界上勞動力缺口最大、最緊急的國家,沒有之一。

據韓國官方研究數據,從2020年開始,韓國將出現勞動力不足的現象,到2060年,勞動力缺口將達到900萬,佔韓國總人口的20%。

現如今,每年在韓國務工的外國籍勞動力就達到90餘萬。韓國政府還在以各種辦法吸引外國籍勞動力來韓國,以填充缺口。

讓我們來梳理一下:

一方面是韓國有幾百萬的勞動力缺口,沒人幹,還要從外國吸引勞動力。

另一方面,是韓國本國年輕人懷揣著本科甚至研究生博士文憑,卻找不到工作,家裡蹲。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首爾江南區COEX召開的就業博覽會上,一位求職者正在查看招聘廣告。


2018年,韓國只招聘4953人的公務員考試中,有20萬韓國年輕人報名,有報道稱每4個韓國年輕人中就有一人在準備公務員考試。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韓國人才都去考公務員了,國家“很受傷”


在韓國的就業市場中,普遍存在著當公務員、進三星等大財團的思維習慣,甚至許多年輕人非公務員不當,非大財團不去。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據福布斯中文網報道,韓國最大的快遞公司大韓運通公司的“快遞小哥”中,有22.5%年收入超過46萬人民幣,甚至在首爾有的快遞員年收入超過230萬人民幣。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CJ大韓通運快遞員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白雲飛攝


這說明其實韓國國內還是有大量的就業機會,甚至是高薪就業機會。需要韓國年輕人放下面子和偏見,放下浮誇的幻想,去接觸真實的社會。

最典型的一個故事,就是《第一財經日報》曾報道,一名韓國博士畢業生去應聘掃大街的環衛工人,因為韓國的環衛工人福利很好,享受公費醫療和養老保險,其實為了生存這本來無可厚非。

可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卻辛酸地覺得“對不起父母”,因為父母無怨無悔供他讀書多年,絕不是為了讓他去掃大街當環衛工人的。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韓國環衛工應聘


似乎他只有當上韓國總統才是“對得起父母”的。

他明明可以高中畢業就去應聘當環衛工,從本科讀到博士這些年賺的錢說不定都買房了,之所以要一直辛辛苦苦讀到博士,還不是因為父母和自己都懷著“讀完博士進三星或去當公務員”的幻想。


而美國有1500萬人在餐館行業工作。有50%的美國年輕人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餐館打工。


服務業是和消費者距離最近的行業,並不低賤,也不丟人。


顯而易見,不是找不到工作,是找不到體面的、光鮮的、高薪的、不累的、輕鬆的、最好是不上班直接就發錢的工作。


韓國總統文在寅更是火上澆油,他說:“年輕人大量失業,將是這個國家的災難。”


這個分析是對的,可是下一句就很不靠譜了。

“韓國政府將在未來5年中新增10萬個公務員招聘機會,解決年輕人的就業問題。”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韓國總統文在寅


這下好了,本來還在準備找工作的韓國年輕人,都去備考公務員了。

當中國的年輕人都在自主創業、做快遞員、當外賣小哥風裡來、雨裡去,為自己的生活腳踏實地地努力的時候,韓國的年輕人都在夢想當公務員混進官僚體制一勞永逸。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我彷彿看到了幾百萬個古代朝鮮儒士復活了。

高不成、低不就,還全都夢想當上公務員,才是韓國年輕人就業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而正是這些偏見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越是如此,越是全民都往最好的幾所大學擠,高考就越是地獄,越是會有各種精英高中、天價補習、走後門招生。即便取消了精英高中,也無濟於事。


2

韓國人應該反思的不是精英教育,

而是過度教育

韓裔斯坦福大學教授申基旭在新加坡《南華早報》撰文指出,

韓國真正的問題,恰恰是“過度教育”。

為了考上名牌大學而狂上補習班,為了獲得公務員、大企業等白領職業而參加入職考試,入職後還要參加升職考試,各種“科舉考試”讓韓國年輕人喘不過氣。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韓國公務員考試補習班座無虛席


申教授寫道:“由於韓國過度的學習文化,青年們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進入真正的社會。”

愛學習是一件好事,但顯然,過度學習並不是一件好事。

正如前文所言,韓國目前是OECD國家中本科以上高等學歷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但這並沒有讓韓國經濟變得更好更活躍,相反讓韓國年輕人疲於奔命,想要出人頭地,就要比平均水平更高。

從這個角度說,韓國的高考地獄其實絲毫不值得同情,都是自己選的。

夢想著鯉魚跳龍門,夢想著超越別人,夢想著做人上人,那條路必然艱辛。

儘管戛納獲獎電影《寄生蟲》因為戳破韓國貧富差距問題而備受關注,但一個事實是,韓國的基尼係數(反映貧富差距的係數,係數越高差距越大)在OECD國家中並不算很高,比英國、美國、墨西哥、智利等國都低。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寄生蟲》劇照


但是卻沒看到英國美國或是墨西哥的孩子們出現高考地獄和全民補習。

所以不得不說,受傳統儒家文化影響至深的韓國“過度學習”文化,某種程度上加重了韓國年輕人的生存艱難。

同為發達國家,和製造業強國,相比韓國的全民高學歷、全民高失業,德國的本科以上高等學歷人口並不高,最高的慕尼黑也才33%,某些地區只有19%。但年輕人就業率卻在OECD國家中排名靠前。

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成了提高就業的法寶。

類似的例子還發生在澳洲。澳洲全民的高等學歷人口比例大概只有25%,遠遠落後於韓國。

但在澳洲,許多技術類工作卻收入很高,而且並不要求大學文憑。

比如前不久澳洲許多城市的機場招聘空管員,招聘中明顯寫只要12年級畢業(高中畢業)即可,會有專門的培訓教他們適應崗位。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這種“不過度要求高學歷、實事求是招人”的招聘方式,非常值得借鑑。


政府應該立法,禁止企業過度肆意提高招聘門檻,本來是高中生就可以做的工作,非要研究生不可,最後只能逼著全民都去考研,考生遭罪,家庭經濟壓力大,水漲船高之後大家都拿著高學歷,就業形勢也並不會好到哪裡去,那是對社會資源和家庭財富的一種極大浪費。

再比如根據澳洲職業網站的統計數據,2017年,澳洲律師的平均年收入是6.9萬澳元,大約30萬人民幣。然而礦工的平均年收入是10萬澳元,大約50萬人民幣。心理醫生的平均年收入也是6.9萬澳元。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澳洲人最新年薪大數據


各個職業收入差距不大,白領甚至還不如藍領技術工人,這使得澳洲大量年輕人沒有千軍萬馬都憋著考清華北大的衝動,高中畢業學個技術認證,就可以收入不菲,買房安家,過上舒適自由的生活,自然也就不存在高考地獄。至於錢多沒處花,特別有追求的,有家族文脈需要傳承,一定要讀個文學博士後為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的,純屬於個人意願。

如此一來,全社會都輕鬆了。大家都鬆綁了。

所以,韓國的現象特別值得中國反思,全民高學歷、全民擠高考是否值得,代價幾何。

3

韓國人最需要放下的,

是他們的“儒士思維”

為什麼是“儒士思維”?

覺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覺得“體力勞動是低賤的”,覺得只有“科舉高中進入官僚體制”才是成功的人生。

韓國人需要放下的執念,恰恰是這種受傳統文化影響的思維方式。


韓國總統文在寅宣佈取消精英高中,宣佈公務員擴招,聽起來似乎是在打造公平社會,然而某種程度上是在加重韓國的就業矛盾和惡性循環。


就算沒有了精英高中,還有SKY(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精英大學,沒有精英大學,還有三星等精英財閥。文在寅不可能把所有的韓國大學都變成首爾大學,也不可能讓所有韓國人都進入首爾大學成為潘基文的同學,也不需要。

廢除精英高中,韓國人又一次走入了極端

▲截圖來源:紀錄片《印中法德的高考》


教育是果,不是因。

明明是一個高中生就能幹的活兒,企業卻擺起架子必須招研究生,全社會又熱衷考試考公務員,最後大家沒辦法,為了工作,就只能去考名校。

教育永遠只是照見社會真實嘴臉的一面鏡子。社會的嘴臉沒變,文化的嘴臉沒變,整天沒完沒了改革教育擦鏡子,有意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