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明朝萬曆年間,發生過兩起離奇的案件,統稱為“妖書案”。此案不只奇在歷時過長,還奇在過程中人人自危,結案時不了了之,強行拖出一個人來做替罪羊。

從皇帝到具體辦案官員,所有人都知道此人是冤枉的,但大家都疲憊不堪,不想再追究下去了,遂昧著良心結案。

究竟怎麼回事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萬曆皇帝畫像

第一次妖書案

第一次妖書案和一個人有關係,明朝著名大儒呂坤。

我們都知道,大儒嘛,就愛寫個詩作個畫,寫寫文章什麼的。呂坤也如此,萬曆十八年擔任山西按察使期間,根據歷史上賢婦烈女的事蹟,寫了一本教導女孩子的書籍,名叫《閨範圖說》。

呂坤極有名氣,他寫的東西不愁沒銷路,很快就刊行天下。

如果他知道這本書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肯定寧願喝酒遊玩也不動筆。可惜世人都無法預知後事。

有個名叫陳矩的宦官出宮採買時發現了這本書,感覺寫得挺有意思,就買回宮當做閒時消遣。

萬曆皇帝最寵愛的鄭貴妃偶然看到此書,就有了個很奇葩的想法。命人在《閨範圖說》中多加十二個賢良女子,她本人也在其中,是最後一位,東漢明德皇后則是首位。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電視劇中的鄭貴妃

鄭貴妃還親自寫了篇序文,命伯父鄭承恩及兄弟鄭國泰重刻新版《閨範圖說》,作為明朝女孩子們的學習榜樣。她的意思很明確,就是美化自己,把自己和古之賢女相提並論。

其實這是很不要臉的一件事。但誰也沒敢阻攔,都知道她得寵。

此事過去八年之後,即萬曆二十六年,時任刑部侍郎的呂大儒又幹了一件事,給萬曆上了份《天下安危疏》,又名《憂危疏》,勸諫皇帝節省費用,停止橫徵暴斂,以安定天下。

這本來沒什麼,大臣們時不時的上份奏疏很正常。但呂坤的政敵吏科給事中戴士衡藉此攻擊他,說他先上《閨範圖說》,又上《憂危疏》,是“機深志險,包藏禍心”,指責他結交宮闈,逢迎鄭貴妃。

呂坤受不了這種侮辱,氣得跳腳,趕緊上書辯解。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因為這件事情涉及到愛妃,萬曆裝聾作啞,置之不理。

沒想到過了不久,民間突然出現一份《憂危竑議》,作者託名“燕山朱東吉”,意為朱家東宮太子一定大吉。由此可見作者的立場。

這份文書表面上是《閨範圖說》的跋文,其實極盡諷刺。說呂坤上此書的目的是討好鄭貴妃,將鄭貴妃與東漢明德皇后相比,而鄭貴妃重刊此書,是為她將來做皇后埋下伏筆。

又說《憂危疏》“無事不言,惟獨不及立皇太子事,用意不言自明”,還明確指出呂坤與外戚鄭承恩、戶部侍郎張養蒙、山西巡撫魏允貞等九人結黨,依附鄭貴妃,圖謀太子之位。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如果說上一次呂坤感到憤怒的話,這一次他感覺到了恐懼,也不辯白了,直接辭職回家。

而鄭承恩因為被指明道姓了,也非常緊張,誣陷《憂危竑議》是戴士衡(首告呂坤的那個人)和全椒知縣樊玉衡寫的。

雖然沒有證據,但萬曆為快速結束此事,還是以“結黨造書,妄指宮禁,干擾大典,惑世誣人”的罪名把他們貶到廣東雷州和廉州。

呂坤辭職得快,逃過一劫,此後再也沒有當官,寫下了著名的哲理語錄文集《呻吟語》。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第二次妖書案

《明史》:三十一年,獲妖書,言神宗欲易太子,指斥鄭貴妃。神宗怒。捕逮株連者甚眾,最後得皦生光者,磔之。

萬曆三十一年,嚴寒深冬的一個早上,準備上朝的內閣大學士朱賡在家門口發現了一份名為《續憂危竑議》的傳單,大約有三百多字,說皇帝受了鄭貴妃的迷惑,要換太子。

作者託名“鄭福成”,意即鄭貴妃之子福王朱常洵將成為下一任皇帝。大家別誤會,作者和鄭貴妃是對立的,這個馬甲就是種諷刺。

當這份傳單送到萬曆手裡的時候,已經滿京城都傳遍了,人們議論紛紛,因此書“詞極詭妄”,故皆稱其為“妖書”。

萬曆大怒,命令東廠、錦衣衛以及五城巡捕衙門立刻出動,務必找出膽敢誹謗皇家的大膽狂徒。

皇帝震怒,相關部門當然不敢怠慢,有點蛛絲馬跡都會被請去喝茶,一時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換了件衣服的萬曆皇帝

除了辦案人員,還有兩個人最著急:上面提過的內閣大學士朱賡和首輔沈一貫。因為《續憂危竑議》上說他們是鄭貴妃的黨羽。

以當時的政治環境,文官依附后妃會被罵斷脊樑骨,哪怕他們真有,也是萬萬不敢承認的。

怎麼辦呢?朱賡無法可想,只能躲在家裡寫辯護書。沈一貫較為靈活,他想到了第一次妖書案中鄭承恩的作法,主動甩鍋。甩給誰呢?郭正域和另外一名內閣大學士沈鯉。

找上郭正域,是因為他們關係向來不好,哪怕郭正域已經因為另一起案件被罷官,沈一貫也不想讓他好過;

找上沈鯉則是因為內閣就三個輔臣:朱賡、沈一貫、沈鯉,如今朱賡和沈一貫都被點出來了,看似清白的沈鯉最有嫌疑。

且郭正域是沈鯉的門生,兩人素來是沈一貫的政敵。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郭正域塑像

看到這裡是否覺得人太多了,有點記不過來?彆著急,下面還有很多人要出場呢,記住關鍵人物就行。

相關部門搜查沈鯉住宅時,在他的家中發現了高僧達觀、醫生沈令譽和琴士鍾澄。這三人也受到牽連,被嚴刑拷打。

這裡有件搞笑的事情。買了《閨範圖說》進宮的陳矩此時已經成了東廠提督,匯同錦衣衛、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會審沈令譽的家下僕人。

沈令譽奶媽的女兒才十歲,陳矩問她:“你看到印刷妖書的印版有幾塊?”

女孩說:“滿滿一屋子都是。”

陳矩忍不住笑了,說:“妖書只有三百多字,最多兩張紙,哪來一屋子?”又問:“你知道妖書是什麼時候刊的嗎?”

女孩天真無邪地說道:“知道呀,11月16日刊的。”

大家就都知道郭正域和沈鯉是被誣告的了,因為妖書11月10日就被發現了。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這裡順便說下陳矩,他雖是東廠提督,卻是難得的好太監,並不胡亂抓人,任期內東廠監獄裡都長草了。

說回妖書案,郭正域和沈鯉這裡的線索斷了,許多大臣卻動起來了,互相檢舉揭發,有怨有仇的都抓住了這個機會。

沈一貫還沒死心,授意手下拷打被抓的嫌疑犯們,意圖讓他們指認郭正域,但都沒成功。

郭正域曾擔任過皇太子朱常洛的老師,朱常洛還有點良心,說“何為欲殺我好講官?”意思是為什麼要殺我的好老師?

雖然大家都知道朱常洛不得皇帝喜歡,他畢竟是太子,說話還是有份量的,為難郭正域的人就少了。但郭正域的日子也不好過,要不是意志堅定,早就被逼自盡了。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妖書案遲遲沒有結論,萬曆一再施壓,各部門焦頭爛額。

發現妖書的第十天,東廠在大街上抓了名形跡可疑的男子皦生彩,他舉報兄長皦生光與“妖書案”有關。

辦案人員長舒一口氣,立刻將皦生光抓捕歸案。事實上他只是個小小生員,根本沒有能力做成這麼大的事。可現在誰還管真假?大家都急著找個替罪羊好交差呢。

皦生光很有些奇特之處,膽大心細,雖有功名卻以訛詐權貴為生,有次還訛到鄭貴妃的兄弟鄭國泰頭上。大概也是因為他得罪的人太多了,無人為之說清。

沈一貫還想讓他發揮最後的作用誣陷郭正域,但皦生光很有骨氣,就是妻妾兒子被上了酷刑也沒從,大罵道:“死則死耳,奈何教我迎相公指,妄引郭侍郎乎?”

最後皦生光被凌遲處死,家屬發配邊疆充軍。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事情卻還沒完,過了一段時間,有人傳說妖書的作者其實是武英殿中書舍人趙士楨。

這位趙士楨不大出名,卻是出色的軍事發明家、火器研製專家。發明了迅雷銃、掣電銃、火箭溜、魯密銃、鷹揚炮等高科技武器,是當時的高精尖人才。

通過上面這些描述就能看出,趙士楨是典型的理科男,性格直爽,不知不覺間得罪了很多人,有人借妖書案報復他。

這一盆汙水,直接潑得趙士楨精神失常,一病不起,抑鬱而終。大明失去了一位寶貴的武器專家。

郭正域雖然很倒黴,卻也是幸運的,沈一貫那麼多次想拖他下水都沒成功;皦生光和趙士楨卻真的是無妄之災了,悲催至極。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妖書案的本質

可能有很多朋友想不明白,所謂的“妖書”,其實就是個緋聞而已,為什麼萬曆和大臣們都這麼重視呢?兩個原因。

一、這和國本之爭有關

明朝開國初期,朱元璋就說了,為嫡者繼承國統。只有在無嫡的情況下,才能從諸子中選長者為繼。

萬曆帝沒有嫡出兒子,應該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但他從來都不喜歡朱常洛,喜歡寵妃鄭貴妃所出的福王朱常洵。

可這不符合祖制,有點骨氣的大臣們全都反對。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萬曆是個倔強的皇帝,就這麼拖著,拖成了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妖書案”就是在此期間發生的,其作者無疑是一位(或多位)手握大權、而且非常瞭解朝中局勢的大臣,才能寫出這麼犀利的文章,並且操作得全城皆知。

其目的無非是借輿論逼迫萬曆立長子為繼承人,那這個目的達到了嗎?達到了。

第一次妖書案讓萬曆看到了民心所向,立了朱常洛為太子;第二次妖書案讓萬曆再次明白天下臣民的選擇,穩固了朱常洛的太子之位。

說起來朱常洛是最大的得利者,那他是不是背後主使者呢?不可能!他沒那種能力。多少大臣費心費力保他上位,他卻令人失望至極,當了一個月皇帝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電視劇中的朱常洛

二、文官們藉機黨同伐異,消滅政敵

明朝的文官,大約是歷朝歷代膽子最大的臣子吧。這種膽大,不是指敢於死諫,而是指他們思想較為開放,對於皇帝有著非常冷靜、理智的認識。

在他們眼裡,皇帝是統治者但不是神,臣子是輔助者而不是僕。這種意識決定了他們有勇氣和皇權對抗,也讓他們敢在皇帝的憤怒中夾帶私貨,黨同伐異。

萬曆所間,朝中黨派林立,有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等,各黨互相傾軋,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利用來打擊政敵。

“妖書案”讓各個小團體都受到了震盪,也成為他們的機會。不分真假,不分對錯,張口就是誣陷,閉口就是牽連。鬥得頭破血流,兩敗俱傷。

這是大明官場最黑暗的一幕。

最初寫出“妖書”的那個人,大概也想不到會是這樣的情景吧。也許還會感到後悔,所以哪怕後來朱常洛當上了皇帝,也沒有人站出來邀功。

明朝妖書案,本質上是國本之爭,也是文官集團與皇權的一次交鋒

【結語】

總之,明朝“妖書案”開始時是文臣與皇權的一次交鋒,過程中是激烈的黨爭。文官集團看似勝利了,卻在內部鬥爭中損失慘重,並且這種鬥爭還將持續很多很多年,對明朝的損害不下於天災人禍。

直到明朝徹底滅亡才會結束。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