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司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為何能流傳千古?

世人皆知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小學一年級課文中,故事是這樣描述的: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一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裡玩。花園裡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裡裝滿了水。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兒,一不小心,掉進大水缸裡。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兒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裡的水流出來了,掉進缸裡的小朋友得救了。

司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為何能流傳千古?

寥寥一百多字,司馬光機智勇敢的形象躍然紙上。受課本啟蒙影響,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深入人心,婦孺皆知,我們從不質疑他的真實性。馬光砸缸的故事脫胎於蒙古學者蔑裡乞·脫脫主編的《宋史》,原文如下: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通過這點史料,對比課本中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司馬光砸缸的疑點。

司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為何能流傳千古?

首先,司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甕。我國文字向來以嚴謹精準著稱,缸就是缸,甕就是甕,兩者是嚴格區別的。一般認為,兩者都是盛放物體的容器,但敞口為缸,收口為甕。一方面,人掉進缸內,容易爬出來,而甕則比較困難,我們說的“甕中捉鱉” “甕天之見”以及“甕城”就是這個意思。如此看來,《宋史》用“甕”是比較貼合實際的。另一方面,從技術層面上看,如收藏家馬未都所言,宋代並沒有鍛造敞口深腹大缸的技術;相反,古人制作收口大陶甕的技術比較發達,早在新石器時代時期,人們就曾用甕一類的陶器埋葬幼兒和少年,是為甕棺葬。可見,甕的體積之大。筆者揣測,為了便於理解的原因,後人將甕改成了缸,因為明代時深水大缸已出現了,說成缸也就符合常理了。

司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為何能流傳千古?

其次,司馬光砸缸時只是一個稚童,他的事蹟為何能流傳千古呢?司馬光砸缸時只有7歲。司馬光出生1019年,砸缸時應是1025年。而《宋史》寫於300多年後,時間跨度比較大。這就給人們很多的想象空間。

司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為何能流傳千古?

其一,普通小孩子砸缸,大家誇讚一番了事,司馬光一砸則震動京洛,甚至人們還作畫《小兒擊甕圖》。這應該和司馬光的家世有關。司馬光的父親是光山縣令,據說司馬光的名字也是由光山縣而來的,後來又做了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他的祖父司馬炫曾做過耀州富平縣令,名氣也很大。他的遠祖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可見,司馬家族是累世名家,雖算不上大家,但名氣是有的。司馬光砸缸故事的傳播應該和其家世有關。

其二,司馬光生前聲望極高,不僅官居宰相,而且編纂了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這也不排除他的支持者對砸缸故事的大肆炒作。

司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為何能流傳千古?

其三,司馬光死後,北宋僧人惠洪寫了本《冷齋夜話》的小說,裡面記載了“司馬溫公故事”,就有砸甕救人的詳細描述。這說明同時代的後人也是認可司馬光的

其四,從《宋史》對司馬光的評價(而世之賢人君子,以及庸夫愚婦,日夕引領望其為相,至或號呼道路,願其毋去朝廷,是豈以區區材智所能得此於人人哉?德之盛而誠之著也。)來看,脫脫對司馬光也是推崇備至,將流傳於民間的故事載於史料。

司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為何能流傳千古?

綜合來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傳,除了弘揚美德之外,應該少不了當時各種力量的推動。但這其中,也會讓人質疑故事本身。歷史沒有真相,有時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就足夠了。“司馬光砸缸”想必就是如此。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