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乾隆江南為民平怨,一代君王下江南你不知道的故事

l歷史上,康熙爺曾六下江南,治河,導淮,濟運。巡視府衙政務,體察江南民情,加強江南治理和掌控,為江山社稷的鞏固以及國家長治久安,勵精圖治。

乾隆親政後,同樣也六下江南,拋開冠冕堂皇的說辭,原因有三:其一是效仿祖父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政績不遜祖上。其二是江南人稀物豐,其三是江南風光無限,且南方美女如雲。

乾隆分別在:

乾隆十六年

乾隆二十二年

乾隆二十七年

乾隆三十年

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四十九年,六次下江南南巡,每次下江南,帶領文武百官,皇親國戚衛隊侍從兩三千人,動用五六千匹馬,四五百輛車,上千只船,每次耗資達二百多萬白銀。

乾隆江南為民平怨,一代君王下江南你不知道的故事

其實,在歷史記載的這六次規模浩大的南巡之外,乾隆帝還幾次微服去過江南。最早的一次微服出巡在乾隆十四年。

乾隆親政最大心願,就是效仿祖父康熙爺南巡,江南風景秀麗,又是魚米之鄉。是人間天堂,江南物廣人稀,資源富饒。人文茂盛,才子美女如雲,牽動乾隆之心。

安排規模浩大的出行南巡,尚不是時機,但乾隆無時無刻不思想為南巡做充分準備。他醞釀一個計劃,微服私訪江南,一來先領略江南風光,二來為南巡做充分準備。

乾隆在批閱奏摺,兩廣奏報河道的摺子勾起乾隆微服江南的慾望。於是下決心微服江南。

乾隆帶太監李玉,王進保,胡世傑。君臣四人喬裝即日出京,快馬加鞭,曉行夜宿,非止一日。這日已進江南江寧地面,眼見天色已晚,乾隆爺吩咐催馬在前面古鎮歇腳。

君臣策馬進入玉慶鎮,來至一家各店,悅來客棧。主僕下馬,胡世傑接過爺的馬韁,小二迎了上來:“幾位爺裡面請。”李玉伺候爺進店,胡世傑吩咐小二餵馬,精心照料.收拾行李,查找隨身所用。王進保則前臺號房,安排酒飯。

乾隆江南為民平怨,一代君王下江南你不知道的故事

一行四人被安置在客棧二樓“緣”字號和“福”字號對門房間,客房算的上闊卓,寬敞舒適。李玉伺候爺洗漱,胡世傑將爺隨身所用按乾隆爺習慣擺放在房間裡。

待大家拾掇停當,一桌豐盛的晚餐安排上來。一路勞乏,君臣都有些餓了,一路走來,還沒有講究的用回飯,今天已進入江寧地面,乾隆爺內心喜悅,安排的酒飯自然也十分豐盈。吩咐不必拘禮,君臣同餐。

李玉為萬歲把盞,三人共同舉杯,向萬歲爺恭賀乾隆盛世,江山錦繡。江南更是風光無限,萬歲之福,萬民之福。乾隆爺龍顏大悅:“大清國國富民強,”順手推開樓房窗扇向外眺望。玉慶城街道上燈火縹緲,雖是夜晚街上依舊是人來人往。買賣店鋪依舊繁忙。乾隆點點頭:“百姓安居樂業,朕心安也。”

一覺醒來,已經進午,這是乾隆爺當政一來這些年睡的最塌心最香甜的一宿。李玉三人伺候主子起身洗漱已畢。乾隆爺便帶三人走出客棧,去玉慶街道市井轉轉,看江南的風土人情,體察民情。

乾隆江南為民平怨,一代君王下江南你不知道的故事

走出客棧就是繁華的街道,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店肆林立。茶樓 酒館 當鋪 作坊,隨處可見。人群之中,挑挑的,擔擔的,推車的,坐轎的,人頭攢動,繁華喧囂,熱鬧非凡。

乾隆爺看著這繁榮的景象,興致盎然。君臣四人說說笑笑,一直往前走,不時被路邊景色所吸引,駐足觀看。前面又是一片喝彩之聲,原來是打把式賣藝的,場上正一對男女,刀槍相對,精彩 ,博得陣陣掌聲。

四人繞過圍觀人群,繼續往前走,一陣喧鬧之聲引得眾人圍觀,君臣四人走近一看,一個包子攤前,一個繫著圍裙賣包子的漢子,正對一人不依不饒的訓斥,說是這人偷拿了他的包子。乾隆爺抬頭望去,見對面惶惶不安的站著一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姑娘,年齡看似十八九歲的樣子。滿臉羞紅,緊低著頭,向有個地縫就鑽進去意思。雖然衣衫破舊,面色憔悴,但遮不住姑娘的俊俏和英氣。“不像一個偷盜之人,定是碰到什麼難處。”乾隆爺想著,正想吩咐李玉幫姑娘付錢,這時一個書生模樣的人,走上前去在身上掏出幾文銅錢,解了姑娘的圍。轉身揚長而去。姑娘也急轉身,逃一般的離開。

乾隆爺搖搖頭,微微的苦笑。默默的離開,接著往前走,只是不在向剛才那樣笑逐顏開了。一路向前走著。街上各種攤位琳琅滿目,小吃更是應有盡有,花樣無窮,鴨血粉粉,什錦豆腐澇,糕團小點,如意回滷幹,小籠蒸包,牛肉鍋貼,江寧乾絲,金陵鹽水鴨,赤豆元霄,皮肚面,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各種小吃的香味混在一起,使整條街香氣瀰漫,

君臣四人來到一家獅府獅子頭的店前,見人來人往,火暴非凡。乾隆爺邁步走進這家酒樓,小二急忙迎了上來:“幾位爺,裡邊清。”李玉忙說:“找一個僻靜的房間。”小二忙喊:“幾位爺,樓上請。”君臣四人上了二樓,被讓進一僻靜房間。“幾位爺,用點什麼。”“一壺碧螺春,一壺紹興酒,一盤獅子頭,一盤滷煮。”幾個人又商量著要了幾道炒菜。

一邊喝酒,君臣又說起剛看到的一幕,乾隆帝一臉茫然的說:“一個姑娘,看上去乃良善之人,為什麼會偷人家包子。”王進寶說道:“看此人衣衫襤褸,定是在落迫之中,”李玉接茬說:“看那人不象乞丐,看她那窘態更不像小偷,怕是遇到了難處。”

君臣說話著吃完飯,走出酒樓。接著向前走去。沒走多遠,來到一個十字道口,驚訝的看見,剛才的女子,身插草標跪在地上,面前鋪著一張紙。圍了不少人。君臣過去一看。見紙上寫著:有好心人能為她家申冤,併為父治病的,小女願意以身相許或終身為奴。

乾隆爺不覺自語道:“這是爺的天下嗎?爺的江山會有這樣的事發生嗎?”想上前問清原由,突覺不妥,環顧四周,見不遠有一處麵館,示意王進寶將姑娘帶到麵館,便自行走進麵館。

王進寶進前對姑娘說:“這位姑娘,有位爺願為你申冤,請隨我來。”姑娘見有人相助,拿了寫著字的紙張,隨王進寶來到麵館。

姑娘進店,先跪在乾隆爺面前:“給恩人扣頭。”乾隆讓姑娘起身,在一旁的飯桌旁坐下,早為姑娘要了一份雞旦面,小二端了上來,放在姑娘面前,乾隆爺道:“餓了吧,先吃飯,再把你的冤枉說與我聽。”姑娘看著乾隆,眼淚落了下來,拜謝恩人,這面我能拿走嗎?“為什麼?你不餓嗎?”“家父病病倒在路邊小店,無錢醫治,連飯都吃不上了。這時乾隆爺才知道剛才拿人包子是被逼無奈。連忙說“那你吃了這碗吧,臨走會再做一碗給你父親帶著。”“謝恩人。”姑娘這才靦腆的慢慢吃起面來。一直臉紅紅的,表現也非常拘謹。這時乾隆爺才仔細的端詳起這位姑娘,見不到二十歲的年紀,個頭高挑,身材苗條勻稱,雖然衣衫襤褸,但面容清秀,俏麗。

乾隆江南為民平怨,一代君王下江南你不知道的故事

姑娘吃完麵,未曾開言又落淚,怯生生的說:“恩人,小女姓陳,名巧蓮,陳家峪人,家父名陳貴仁,老實本分,勤勞樸實。祖祖輩輩靠祖上留下的幾畝薄田生存,日子還能過得去。可村裡有個村霸黃成府,財大氣粗,橫行鄉里,無惡不作,惡貫滿盈。惡霸看中我家的田地,硬生生將我家祖祖輩輩的田地霸佔,家父找他論理,被他痛打。土地就是百姓的命,沒有地全家怎樣生存。無奈,家父拖著有傷的身子來縣衙告狀。誰知傷勢嚴重,又著急上火,氣血攻心,來到玉慶就病倒在小店之中。

小女每日照料,花空所帶盤費。望恩人恩典,幫我家打贏官事。說著姑娘又跪倒在乾隆面前。

乾隆吩咐胡世傑去街上面館不遠處有一卦攤借來紙筆,然後對姑娘說:“我給你寫一訴狀,姑娘可願去縣衙告狀。”“只要能告倒惡霸,還我家田地,刀山火海我也敢闖。”乾隆說著,刷刷點點按姑娘所訴寫成訴狀交於姑娘,約定明日上午去縣衙鳴冤。

乾隆爺吩咐李玉給姑娘些銀兩,給他爹看病和支付客店費用,又要了一碗麵叫姑娘帶給她爹。遂起身向外走。姑娘喜出望外,忙跪倒磕頭“感謝恩人大恩。”

君臣四人來到一處茶館,見裡面十分熱鬧,便走了進去,小二急忙招待四位落座,臺上說書先生正說《康熙智擒鰲拜》,臺下掌聲不斷,小二為君臣四人上一壺上好的龍井,乾隆爺一邊品茶,一邊聽說書先生說書,洞察茶客們的舉動言談。

這時候走進一人,茶客們紛紛和他打招呼,這人禮貌的回敬著,在裡面角落的茶桌落座。

說書先生講到“眾太監趁這時一湧而上,將鰲拜按倒在地。”撂回頭歇場,眾茶客給說書先生鼓掌。

先生說書一停,茶客們便亂糟糟的談論起來,一位戴著眼鏡的長著說到“聽說朝廷下撥治河濟運的專款銀子又撥下來了,”“朝廷年年撥款,可不見濟運有大的改觀。”一位戴著小帽的瘦臉茶客說:“鹽又漲價了,這個月漲了好幾回了。””聽說官鹽說話就到,官鹽到了價格好歹會降些。"

坐在角落書生打扮的那人,始終安詳的品著茶,一言不發,在他旁邊的一個胖子言道:“蘇先生,你也發表一下高論。”“郎朗乾坤日,但願無貪官。”眾人都面向這位蘇先生雙手打恭:“先生高論,先生高論。”一個高個子的茶客認出蘇先生“噢,這位先生就是為一個姑娘出錢解圍的那位先生。”茶客們一片讚譽。

次日,君臣四人早早出了客店,來到玉慶縣衙不遠的一個早點攤吃早餐,邊吃邊等告狀的姑娘。看玉慶縣怎樣審理此案。

果真,衙門大門剛開,姑娘就出現了,擊鼓鳴冤,由衙役出來接去訴狀,不多一時,姑娘竟被衙役轟出縣衙。想必是惡霸黃成府買通官府。姑娘繼續擊鼓,高喊如縣太爺不理此案,姑娘就越衙告狀。縣太爺這才接了案子。傳話下午候審。

午後未時玉林知縣江雲海升堂,不少百姓見姑娘告狀,在此聽審,乾隆君臣四人也混在百姓當中,一個熟悉的面孔也在人群當中出現,是蘇先生也來聽審。大堂上巧蓮跪倒堂前:“給大老爺叩頭。”” “姓字名誰報上堂來。”“小女子巧蓮,陳家峪人。”“為何擊鼓,狀告何人?”“狀告本村惡霸黃成府,橫行鄉里,霸佔我家田地四畝。”“你說黃成府霸佔你家田產,可有證據?”“這四畝田是我陳家祖輩相傳,有地契為證,可地契被惡霸黃成府命家丁搶去了。陳家峪老少鄉民皆可作證。”“如此說來並無物證。“

縣令江雲海又問:””黃成府可曾到堂。”“小人黃成府已到堂,給縣太爺叩頭。”“你是黃成府?”“回大人,小人便是黃成府。民女告你霸佔她家田產,可有此事,”“並無此事,她父陳貴仁租種我府田地多年,反口說我霸佔他家田地,實屬誣告,望大人明察。”“你說陳家誣告,可有證據。”“當初租地之時有租地文書在此,可以為證。”“呈上堂來。”知縣江雲海看過文書,驚堂木一拍:“大膽刁民,誣告於人,來呀,給我亂棍打了出去。”不由分說。將巧蓮轟了出來。

分明是惡霸黃成府買通贓官,貪贓枉法。聽審的百姓一陣喧鬧。乾隆強忍憤怒,縣令忙命衙役趕散眾人,退了堂。

“這是大清江山嗎,這時皇家官府嗎?” 乾隆爺怒氣不消,“這等貪官不當治罪嗎?

”乾隆爺命李玉傳話。李玉找到姑娘巧蓮道:“我家主人言道,讓你抓緊為家父治病,回家休養,官事一事,我家老爺會給你一個公道,”說著又給了巧蓮一些散碎銀子。巧蓮千恩萬謝,眼淚汪汪的說:“望求眾位老爺一定為我家討回公道,我這裡謝過眾位恩人。”巧蓮跪倒給李玉磕頭,李玉扶起巧蓮,告別而去。

君臣四人退房,躍馬往江寧而去,一路之上,無心欣賞大好風光。

一到江寧,安頓停當,乾隆爺先讓胡世傑去知府傳萬歲口諭。

乾隆江南為民平怨,一代君王下江南你不知道的故事

胡世傑府衙面見知府鄭為民,萬歲口諭,著江寧知府鄭為民,查辦玉慶縣黃成府強霸農田一案,不得有誤。知府接旨已畢,暗想莫非萬歲爺離京駕臨江寧,欲想討個口風,胡世傑不露神色,傳畢口諭告辭離去。

乾隆暗訪兩廣水域,河道治理,濟運數日後回京。

見到江寧知府有奏報,奏查辦陳家告惡霸黃成府霸田一案。

乾隆迫不及待的打開奏摺。

江寧知府在奏摺中寫道:黃成府乃地方惡霸,橫行鄉里,霸佔陳家田產四畝,有陳家峪鄉民聯名證明。現已查實。辦案中查的黃成府的其他欺壓良民之罪行。

判:歸還陳家田地四畝,依律判牢獄七年。

玉林知縣江雲海貪贓枉法,割去官職,依律判牢獄三年。

乾隆看完奏摺,內心不能平靜,心想:朝廷一定要整治吏制,方能治理好國家,才能無愧於萬民。巧蓮姑娘,朕今日為你平冤,可天下之大,會有千千萬萬個巧蓮,只有整頓朝綱,讓天下不在有冤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