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希望馮紹峰主演的《江山紀》,能把明朝特殊的軍衛制度刻畫出來

以往關於明朝的電視劇,多半都是說皇權鬥爭的故事,哪怕再次一點的,那也都是王公大臣,弄權太監,順帶上一個特務機關錦衣衛的。而對於明朝的軍衛制度,那在影視上幾乎鮮有提及。對此小編不得不覺得,這真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畢竟明朝的軍衛制度在整個歷史上,基本屬於特例,是別具一格的存在。而發明這種制度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曾驕傲的說過:"朕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錢。"這種軍隊自給自足的情況,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因此小編就一直期待有影視劇給大家基本科普一下,但多年來一直未能如願。

希望馮紹峰主演的《江山紀》,能把明朝特殊的軍衛制度刻畫出來

本來小編覺得這輩子估計也就沒指望的時候,馮紹峰主演的《江山紀》卻給小編打了一針強心劑。因為馮紹峰的《江山紀》所說的正是朱棣的從出生到登基的這一段歷史,這段歷史所說的,絕大部分都跟明朝的軍衛制度都有很大關係的。那麼,這部劇如何在演義的同時又要科普明朝的軍衛制度那就是導演的演員都是功底問題了。這裡小編就以文字的形式簡單的說上一點。明朝的軍事是區別於各個朝代的軍衛制度。明朝的軍事存在,主要是沿著軍事要地設立衛所,而該軍衛制度最特殊的地方在於,衛所所需錢糧,是不靠國家財政的。

希望馮紹峰主演的《江山紀》,能把明朝特殊的軍衛制度刻畫出來

該地的軍衛,是自給自足的。因為朱元璋把衛所周邊的土地進行屯田,然後讓衛所軍戶三成當兵餘丁種地,種地收成供養衛所。這也一直是朱元璋為之自豪的一處手筆。他說:"朕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錢。"。這樣一來,明朝不僅安頓了兵士,酬庸了軍官,而且替他自己與他的子孫保存了龐大的軍事力量,也就是替大明帝國維持了長治久安的國防軍。 在洪武十三年的時候,共493衛,衛之下各有若干千戶所、百戶所。獨立的幹戶所有359個。此外,屬於羈縻性質的邊胞的衛所,也有400多個。

希望馮紹峰主演的《江山紀》,能把明朝特殊的軍衛制度刻畫出來

"世官"的總數,在洪武23年,有16000左右。"世兵"的總數,有120萬名左右。全國的總人口,依照洪武23年的統計,是6500萬人左右。 例如抗倭名將戚繼光和俞大猷都是世襲軍官。各省最高的軍事負責人是"都指揮使"。都指揮使的衙門及其轄區,均稱為"都指揮使司"。這都指揮使司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並稱為"三司",分別主管一省的軍政、民政與監察。

希望馮紹峰主演的《江山紀》,能把明朝特殊的軍衛制度刻畫出來

"都指揮使"的地位,不是世襲的。但是,只有屬於"指揮使"一級的世襲的"世官",或考中武科舉的人,才有資格被任命為"都指揮使"。世官共有九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衛鎮撫、正千戶、副千戶、百戶、試百戶、所鎮撫。這些世官,依照明朝的"軍民分籍"的制度,是一種沒有封地而有祿田,沒有人民而有部隊的貴族。而馮紹峰的《江山紀》如何把這一段給演繹出來,那就是很值得期待的事情了

希望馮紹峰主演的《江山紀》,能把明朝特殊的軍衛制度刻畫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