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持矛舉火破連營,玄德窮奔白帝城。

一旦威名驚蜀魏,吳王寧不敬書生。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本篇文章我們來看一看劉備生前的最後一場戰役——夷陵之戰(猇亭之戰),戰役始於漢章武元年。此戰役亦是奠定了三國近四十年未變的疆域格局,劉備又是如何以至大敗,陸遜又何以憑藉此一戰成名。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劉玄德苦戰得西川,孫仲謀憤懣討荊州

夷陵之戰向前追溯至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早在前一年,經歷了一番鏖戰,圍雒城、召孔明、折龐統、得馬超、取成都。

此時的劉備剛剛佔據蜀地不久,而孫權在得知劉備攻下益州後,便向其索要荊州。“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1]可已經吃到嘴裡的肥肉又怎麼可能吐出來,況且荊南四郡確實是劉備在赤壁之戰後所打下來的,“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1]而同一時間,周瑜則在圍攻江陵。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所以劉備當然拒絕這個要求,提出“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1] 孫權於是讓呂蒙打下了長沙、零陵、桂陽。“孫權怒,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2]這個時候大戰一觸即發,劉備引兵到了公安,又讓關羽帶兵來到益陽與孫權對峙。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孫劉衝突一觸即發,魯肅慨然單刀赴會

事情到這裡就顯得有趣了,明明是劉備自己打下的荊南四郡,江夏之前又是劉琦在駐紮,赤壁之戰後,劉琦被劉備擁立為荊州牧。而在劉備打下荊南四郡、周瑜打下江陵後,劉琦就病逝了,此時劉備自領荊州牧。

為什麼劉備要將荊州“還給”孫權呢?《資治通鑑》中記載這樣一段內容“肅曰:‘……豫州之眾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主上矜愍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民之力,使有所庇廕以濟其患……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幷荊州之土……’羽無以答。”[3]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這段話的大意是魯肅說當年劉備一行人於長坂坡處被曹操追擊,人困馬乏、民窮兵疲,多虧了孫權的接濟才使得劉備有容身之地渡過難關。

當初孫權和劉備商議奪取西川的時候,劉備假惺惺的不同意,如今已奪得西川,還想賴著荊州不還,這種事就算是市井小民也做不出來,更何況劉備作為領軍人物,怎麼會如此行事。

關羽被說的啞口無言。此事發生在呂蒙奪取荊南三郡之後,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單刀赴會,只不過主人公是魯肅。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孟德覬覦西川蜀地,孫劉和好擱置爭議

與此同時,曹操大軍已經攻入南鄭,張魯也投降了曹操。“公軍入南鄭,盡得魯府庫珍寶。巴、漢皆降。”[4] 曹操在收降張魯之後,派夏侯淵與張郃駐守漢中,並屢次出兵巴蜀邊界。“會聞魏公操將攻漢中,劉備懼失益州,使使求和於權。權令諸葛瑾報命,更尋盟好。”[3] 這個時間段,劉備剛剛得到益州,立足未穩,又恰逢曹魏對西川虎視眈眈。

劉備在得知了此事,一番權衡利弊便與孫權講和,彼此算是默認了當下的地盤分割形勢。南郡、零陵、武陵歸劉備所有。劉備便引軍退回江州,並派遣張飛出戰擊退張郃。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此時這場關於荊州的衝突以孫劉兩方平分議和而暫告一段落。然而荊州地區相對於孫吳一方,地處長江上游,作為進攻者若集中優勢兵力順流而下,可勢如破竹。雖然赤壁之戰孫吳打勝了,可誰也不願再有這麼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爭。

所以無論是劉備也好曹操也罷,都不如自己掌管荊州比較安心。這也為日後呂蒙的“白衣渡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埋下了隱患。建安二十年這個小衝突,算是一個小小的插曲,但也可以視為孫劉兩家關係破裂的端倪。

劉備回到成都後,其主要壓力便來自漢中方面。隨後幾年便與曹操進行了一次大戰,也就是著名的“漢中之戰”,關於漢中之戰,這裡略提,日後會文章有具體分析。劉備在漢中擊退曹操後,又派遣義子劉封等人攻取上庸,其實力可以說是達到了頂峰。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當年孔明的隆中對便是佔據荊、益,“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5]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關羽作為荊州的首席執行官,便開始了他的北伐之旅。其率領的荊州精銳水陸軍打出了威震華夏之名,而後卻被盟友背刺,卒於臨沮,荊州僅有的地盤落入孫權之手。

當關羽北上拿下襄樊,攻下宛城,許昌便無險可守。這就是當時曹操為何開始籌措遷都的緣故。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漢獻帝讓位曹子桓,劉玄德蜀中再續漢

公元220年,曹丕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又於年末接受獻帝禪讓,改延康為黃初元年,建立曹魏政權。而在史書中記載,遠在成都的劉備則得到的是獻帝遇害、曹丕篡位稱帝的消息,“二十五年,魏文帝稱尊號,改年曰黃初。或傳聞漢帝見害,先主乃發喪制服,追諡曰孝愍皇帝。”[1] 於是劉備屬下群臣進諫,批判曹魏,勸劉備稱帝。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了被後世稱之為蜀漢的政權,是為章武元年。對於劉備這個人,筆者看了諸多篇文章,有的人認為劉備仁義、有的人認為劉備虛偽,如獻帝遇害這個謠言,是為了給自己登基找正當理由。

對於某個歷史人物的好壞,筆者在此不發表自己意見。但對於劉備稱帝一事,筆者是持肯定態度的,一方面益州漢中剛剛穩固而荊州已失,跟隨自己四處征戰的文武百官需要封賞;另一方面中原地區被曹魏統治已久,心向漢者愈少,需要以漢室正統身份拉攏漢朝舊臣。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張益德殞命行軍路,伐東吳再添血海仇

劉備稱帝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舉兵伐吳。遣張飛領軍匯合,而張飛在途中被其手下範強、張達所害。而此二人殺了張飛以後又去投奔了孫吳,這無疑又加速了劉備伐吳的腳步。對於劉備伐吳這件事,很多人根據其最後的結果認為劉備不該伐吳,應該聯吳抗曹。

筆者認為這種說法無疑是事後諸葛亮。結合當時孫吳對曹魏的戰績不難得出,孫吳水戰尚可,而陸戰則欠佳。“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6] 合肥一敗,孫權也因此被當今網友調侃為“孫十萬”。而且,在關羽與徐晃曹仁僵持之時,派呂蒙襲取荊州,雖然取得了戰術勝利,而兩弱相爭,其在戰略上卻是個失誤。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於劉備而言,奪回荊州不僅僅是為了替關羽張飛報仇這麼簡單。荊州富庶,且人心尚在,其水網發達交通便利,由此後諸葛亮出祁山,走險路,每每因為糧草不濟而退兵可以想到荊州這個地方對於劉備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而對於曹魏來說,其距離蜀漢路途遙遠,關隘重重。蜀漢想由此伐魏困難,曹魏想從此攻入,也是困難重重。這也是為什麼劉備敢於放心大膽伐吳的原因。

面對孫權送來的請和書,劉備並不予以理會。大軍出發,揮師東征。可以說,劉備此次出征的戰略目的應該是奪回被呂蒙搶走的地盤,最次也是奪取一城作為立足點。

並以打促和,迫使孫權交出更多的地盤。而對於曹丕來說,也不會坐視不管,相對於伐蜀的崎嶇坎坷,趁機偷襲孫吳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曹丕也是在等這樣的一個機會。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劉玄德初戰告捷,陸伯言堅守猇亭

根據史書的記載,劉備軍隊在戰役初期是比較順利的。“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 到了章武二年的春天,劉備先來到了秭歸,其水軍則駐紮在了夷陵。

此時根據地圖顯示,劉備的水軍在劉備的前方。劉備的屬下黃權曾進言說,孫吳的水軍兇悍,此位置水流湍急,順流而下容易,一旦情況有變想要撤退回來會很困難。“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7]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劉備並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而是讓黃權就在江北防範曹魏,但也並未讓水軍前進。自己帶領軍隊前出,來到了猇亭,此時劉備的位置相對於其水軍來說已然靠前。“先主連營稍前,軍於夷道猇亭。”[2] 而就是在這裡,劉備與陸遜開始了戰略相持階段。

可以說,猇亭之戰是決定蜀漢政權命運的一戰,打勝了,可以繼續東進或者與孫權談條件,輸了,往大了說傾家蕩產,往小了說伐吳前功盡棄。

猇亭隘口易守難攻,且劉備大軍勞師遠征,此時距離出征已經過去了半年的時間,糧草的補給,官兵的士氣都不如從前。劉備要做的就是把陸遜引出來決戰,而不是一直相持下去。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陸遜識破玄德計,火光粉碎伐吳夢

劉備知道,一直耗下去不是辦法,應該趁著自己兵鋒正盛奪下此城,否則到時候自己人困馬乏就會被陸遜趁其不備,一舉反撲。所以劉備派出人馬叫囂挑戰,另一面,也派出人馬進行埋伏,等待陸遜沉不住氣出城挑戰的時候,就是圍殲陸遜的好時機。

可惜,陸遜看破了劉備的計謀,任憑屬下如何請戰,陸遜都不允許。劉備發現陸遜無論如何都不上鉤,便知道自己的計謀被看穿,於是只好作罷。“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備知其計不可。”[8] 那麼劉備又是如何被陸遜一舉逆轉的呢?

根據三國志陸遜傳中記載,“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劉備最後將水軍撤到岸上,和陸軍駐紮在一起,由此可以推斷,當時正直夏季,劉備軍久戰不下,士兵筋疲力竭,水軍被劉備撤上岸休整。東吳水軍趁此機會一舉包抄。由於劉備的大營駐紮在江水岸邊,其兩側皆是高山,可供結營的地方並不寬闊,所以說劉備的“七百里連營”真的是被逼無奈。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陸遜在發現了劉備的破綻後,便下令軍隊反擊,火光照亮了戰場,也粉碎了昭烈帝最後的夢想。馮習、張南、沙摩柯等人戰死,杜路、劉寧等人投降。由於水軍覆滅,黃權被阻隔在了江北,被迫投降曹魏。

根據記載,猇亭大敗後,劉備聚集散兵撤退到了馬鞍山,打算在此抵抗,可不想又被陸遜所擊潰。劉備趁著夜色逃入白帝城。這裡面的馬鞍山並非如今的安徽省馬鞍山市,據考證其應該是在長江南長陽縣境內。

平心而論,陸遜這個都督當的並不是那麼順心順意。從周瑜開始算起,陸遜算是東吳的第四任大都督了,而他屬下的將軍,要麼是孫策時期的老臣、要麼是王公貴族。他們並不把陸遜放在眼裡,甚至不聽陸遜的命令。

“諸將軍或是孫策時舊將,或公室貴戚,各自矜恃,不相聽從。”[8] 而陸遜憑藉自己一番慷慨激昂的說詞震懾住了部下,又在孫桓被圍時,頂著壓力拒絕救援“遜曰“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欲不救安東,安東自解”及方略大施,備果奔潰。”[8] 可見,統兵打仗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吳蜀復盟共御魏,先帝殂於永安宮

劉備撤退到白帝城後,陸遜等人便停止了追擊,其並非是像演義中所說的那樣是因為進入到了諸葛亮的八卦陣中迷失了方向。

而是陸遜判斷出曹丕即將來犯。“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8] 陸遜撤軍後,據華陽國志以及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孫權聽聞劉備在白帝城“甚懼,遣使請和”。[2] 而劉備也同意了停火。而後劉備從白帝城來到了魚復(在今重慶市奉節縣),並將其改名為永安。

詳解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和前後形勢

章武三年春,即公元223年,劉備把諸葛亮從成都叫來,對身後事進行了囑託,“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1]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劉備託孤。

四月,劉備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歲。史書上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有高祖劉邦的風範。其與諸葛亮的君臣之情,又被歷代所稱道。

至此,夷陵之戰以蜀漢大敗,東吳徹底翻盤而結束。其帶來的後果是蜀漢青年將領班底被打光,蜀地南中內亂,孔明花費了幾年的時間平叛、恢復生產。筆者認為,劉備伐吳,戰略上來說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劉備戰術上失敗太徹底,敗得一敗塗地。

[1]三國志卷十三,先主傳

[2]華陽國志卷六

[3]資治通鑑卷六十七

[4]三國志卷一,武帝紀

[5]隆中對

[6]三國志卷十七,張樂於張徐傳

[7]三國志卷四十三,黃李呂馬王張傳

[8]三國志卷五十八,陸遜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