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朱元璋的開國功臣有些慘遭滅族,常遇春因死去,後人高官厚祿

明朝是我國曆史上一個頗為特殊的王朝,它是我國唯一一個從南而北統一中國的王朝。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而北方的元朝貴族們則自顧自地打了起來。

於是,朱元璋在亂世中抓住機遇,先後擊敗了張士誠、陳友諒這兩大勢力,掌握了廣大的南方。

隨後,他又率軍北上,趕走了元朝統治者。

朱元璋的開國功臣有些慘遭滅族,常遇春因死去,後人高官厚祿

在平定中原、建立國家的過程中,除了朱元璋本人的能力、氣運,身邊能臣們的協助也至關重要。舉例來說,如果不是徐達、常遇春這樣的猛將為他衝鋒陷陣,他想要在和其他諸侯的較量中取得勝利是十分困難的。

明朝建立後,功臣們論功行賞,各自被賜予高官厚祿。不過,曾經驍勇善戰、一馬當先的常遇春卻在洪武二年征伐中原的返程途中去世。

那麼,有人說常遇春壯年暴死異鄉是一種幸運,這是為什麼呢?

常遇春出身貧寒,自幼熱愛習武,等到元朝末年,他毅然投身綠林,並憑藉一身武藝得到了重用。後來,常遇春見他們沒有遠大的志向,便離開那裡,輾轉來到了起義軍頭目朱元璋的麾下。

朱元璋的開國功臣有些慘遭滅族,常遇春因死去,後人高官厚祿

此後,常遇春逐漸累積軍功,一路扶搖直上。他不但掃清了元朝統治者在多地的勢力,也大勝了其他起義軍,取得了許多寶貴的戰果。

洪武元年(1368),常遇春領兵攻入了元大都,宣告了元朝在中國的統治結束。

常遇春繼續北上清剿殘餘勢力,又趁勢奪取了元朝的上都開平。不過,在大勝而歸的途中,常遇春卻突發疾病,很快去世,享年四十歲。

英年早逝固然令人遺憾,但也有人認為,常遇春能夠死於戰爭後的歸程,實在是一種幸運。

朱元璋的開國功臣有些慘遭滅族,常遇春因死去,後人高官厚祿

這種說法主要有著這幾個原因。首先,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常遇春"躲過"了朱元璋執政時期對功臣的清洗。

眾所周知,朱元璋在位期間,先後造成了四次大規模冤案,也就是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以及藍玉案。

據說,這四次大案加起來,牽連而死者多達六萬餘人,甚至有些說法認為實際上有十萬人甚至更多,實在令人震驚。

在這四大案件中被波及而處死的高級官員中,更是有大半都是明朝的開國元勳。

舉例來說,為明朝開疆拓土,北擊北元的藍玉、神機妙算,立下無數功勞,被朱元璋稱讚為"與善長相比,蕭何未必過也"的李善長等功臣,都無一例外被害。

這樣看來,常遇春早在朱元璋對功臣們發難前便身死,或許是恰好躲過了這場浩劫。

最初,朱元璋對功臣們都是十分感激,厚厚賞賜的。但久而久之,功臣們在朝中的重要地位讓日漸衰老的朱元璋心中不安。

為了自己和皇孫朱允炆的統治能夠更加穩定,朱元璋採取了清理功臣的辦法,這也被清代學者趙翼稱之為:"藉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取天下之人而殺之。"

朱元璋的開國功臣有些慘遭滅族,常遇春因死去,後人高官厚祿

除了湯和、徐達這樣和深受信任又十分低調者以外的其他功臣因為權勢、聲望都大到不易控制的地步而被朱元璋想辦法除去時,唯有常遇春因為早早去世而不但不被猜忌,還時常被緬懷。

李善長被認定為胡惟庸同黨時,其一家老小七十餘人被盡皆屠戮,而常遇春的家人則因為朱元璋對其追思而一直受到優待。

所以,筆者認為所謂的幸運之處,第二點就是家人受蔭,不必被捲入鬥爭,還能加官進爵。

常遇春死後,朱元璋為了表示撫慰,便將其長子常茂"封鄭國公,食祿二千石,予世券",即使是後來,常茂因為觸犯軍紀被按律應該被判為死刑。但朱元璋看在常遇春的面子上,將其赦免不究。

朱元璋的開國功臣有些慘遭滅族,常遇春因死去,後人高官厚祿

常茂雖然免死,但爵位還是被剝奪了,不過隨即,朱元璋封了常遇春的次子常升為開國公。

由此可見,常遇春雖然身死,但其家人卻能夠因此受到格外的優待,即使是其他功臣的家屬大多受牽連被斬,常家人卻能先後封公。儘管最後,常升也在藍玉案中被牽連而死,但其他家人卻都沒有受到什麼波及。

朱元璋的開國功臣有些慘遭滅族,常遇春因死去,後人高官厚祿

詩人白居易曾經寫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這句話所說的,是人如果在正確的時間身死,便會把最好的姿態保存在世間。

常遇春也正是如此,他在最輝煌時溘然長逝,才得以把美名傳揚後世,也讓家人因此得到了更加優厚的和安穩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