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越南熱衷中國的一個省,規模與此省相當,越南人是中國人的後代

李白有一首詩《蜀道難》,“蜀道難,蜀道難於上青天。”古詩的開頭兩句描繪的蜀道,指的就是我國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準葛爾盆地被稱之為是中國的“四大盆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四面環山、地勢險峻,蜀地與中原地區交往聯繫甚少。

雖然,周武王伐紂之時,蜀地曾派兵支援,但並無密切往來。直到秦漢時期,蜀地與中原地區聯繫往來變得頻繁,逐漸被中原地區的人們所熟知。而在公元前316年,也就是秦惠文王九年之前,對於蜀地的歷史是含混不清的,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李白《蜀道難》中的詩句“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正是對該地區的生動描繪。

越南熱衷中國的一個省,規模與此省相當,越南人是中國人的後代

有史書記載的古蜀國曆史,僅從古蜀國開明氏起,開明十二帝僅有5位帝王記錄在史,秦惠文王九年之時,曾派司馬錯、張儀率大軍挺進蜀地,至此後,古蜀國開明氏滅亡。而對於開明氏之前的蜀地史實資料更是少之甚少。

隨著現代人對四川盆地以及周邊地區的探索研究,“蜀道難”的神秘面紗被揭開,從成都金沙遺址、寶墩遺址和廣漢三星堆遺址大量出土的文物表明,司馬錯、張儀伐蜀之時,古蜀國經蜀山氏、蠶叢氏、柏灌氏、魚鳧氏之後正處於開明氏時期。

那麼戰敗的開明氏一族逃去了哪裡?據越南相關史書和文獻記載,開明氏一族和古蜀國的王公貴族向南遷徙,逃亡至今天越南的北部地區。而後的50多年裡,他們的足跡遍佈越南北部一帶,並在此地建立了政權,稱為甌駱國,成為越南歷史上最早的國家。直到秦朝末年天下大亂之際,趙佗在嶺南地區佔山稱王之後,率大軍挺入甌駱國,至此,甌駱國滅亡。

越南熱衷中國的一個省,規模與此省相當,越南人是中國人的後代

根據這一歷史記載,越南人廣泛認同的祖先是古蜀國開明氏的後人——“安陽王”(蜀泮)。但“安陽王”是否就是蜀泮,仍有待考證。無論如何,古代的越南深受中國巴蜀文化的影響這點不可否認,越南人長期以來熱衷於中國的蜀地文化。

又因地勢關係,兩地聯繫交往甚是頻繁。但對於古蜀國王子是否建立了古代越南的說法,還存在另一種觀點,古代的越南文人編造了古蜀國開明氏一族南遷的故事,其目的在於,將中國的巴蜀文化和當地的歷史文化緊密結合起來。不僅如此,古代的越南人對中原人士大開國門,而後的數百年裡,漢唐、宋元、明清之際,大量的漢人舉家遷徙至越南北部、中部地區。

越南熱衷中國的一個省,規模與此省相當,越南人是中國人的後代

從越南人起源的角度分析,越南是一個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京族佔據總人口的86%。而對於越南的京族,人們一般認為,越南的京族、芒族就是中國秦漢時期的百越之中的“駱越”,經過歷史的洗禮,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越南人。根據越南的歷史史實記載不難發現,在公元968年前,越南歷朝歷代都是中國的藩屬國,往來密切,越南本國的文化深受中國華夏文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