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琅琊榜》中,越贵妃盛宠多年,怎么就让静妃取代了?

汤粉嘀哒


与其说静妃取代了越贵妃的宠爱,不如说,是越贵妃自己作的失去盛宠的。

作为梁帝的枕边人,而且是亲密的枕边人,越贵妃应该是最了解梁帝的人,可恰恰因为了解,她的许多行为,反而是触及了梁帝的逆鳞,以至于让梁帝对她慢慢心凉的,尤其是,梁帝随着年纪渐长,心境的改变越来越大,往事对他的牵绊越来越深,可越贵妃对于梁帝的了解,却一直很片面,以至于她甚至都捕捉不到梁帝的变。

细数梁帝的一生,最为关键的几个后宫女人,分别是皇后,宸妃,越贵妃,静妃以及玲珑公主。

宸妃一直是梁帝心里的白月光,哪怕赤焰案这么大,梁帝都没有对她下死手,可偏偏,因为赤焰逆案的牵连,宸妃自杀身亡,皇后更是对宸妃的死,或多或少都有直观的关系,静妃一直不争不抢,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玲珑公主跟梁帝这一段,更是梁帝内心深处不可说的秘密,唯一在梁帝面前圣宠不衰,甚至稳稳压着皇后一头的就只有越贵妃一个。

可这两个人越是针尖对麦芒,梁帝则越苦恼,烦忧,寝食难安。

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梁帝对越贵妃的失望,越贵妃的作死之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

对霓凰下手,让梁帝下不来台

霓凰郡主这件事的主谋是太子和越贵妃,不可否认,霓凰郡主醒后跟越贵妃的这场对弈非常精彩,几乎让观众都相信了越贵妃的无辜,可事实上,这件事的主谋正是越贵妃,只不过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梅长苏的引导安排罢了。

可越贵妃从一开始就谋划着对霓凰郡主下手,就已经是大错特错的一件事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她对梁帝不够了解,甚至是对霓凰郡主不够了解。

霓凰郡主是南境的守将,是穆王爷的女儿,带着十万南境大军苦守南境十多年,铁血沙场,早就不是普通儿女事能够牵绊住她的,可梁帝忌惮她在军中的威权和威望,担心南境成南国,所以他借着穆青成年袭爵的由头,让霓凰郡主择婿出嫁。

谁都知道梁帝为霓凰郡主择婿这件事的真实目的,但谁都不敢蠢蠢欲动,真正的原因还在于,梁帝想要的是军权皇权在手,朝局平衡发展,天下安定,百姓安稳。所以他不敢用强硬的手段夺取霓凰手里的军权,只能透过霓凰移交军权给穆青的方式转移,正是因为知道梁帝的目的,所以为了让梁帝安心,为了避免当年的事再次发生,霓凰郡主顺驴下坡,就答应梁帝择婿的事情了。

顺利的话,梁帝势必会在太子和誉王之外给霓凰郡主找一个夫婿,以免打破太子和誉王的平衡,可偏偏太子和誉王不甘心这样一个军政大臣旁落,一个劲地给梁帝拖后脚就算了,还把龌龊的主意用到了霓凰的身上,甚至被抓个正着。

退一步讲,就算没法从太子和誉王之外的人找到人给霓凰郡主嫁,但只要霓凰郡主嫁了,不管是嫁给太子的人,还是嫁给誉王的人,梁帝也有把握能够收回霓凰郡主手里的军权,成功牵制住南境大军。

可偏偏越贵妃母子傻,做了这么大一件事,本身就打乱梁帝的计划了,要是成功了,梁帝还能就“生米煮成熟饭”的由头,实现嫁霓凰郡主的计划,可问题是,这件事居然还失败了。这一失败,打乱了他的计划不说,还有可能给自己的皇权埋下南境十万大军的叛乱的隐患,这怎么能让梁帝不生气呢?

朝堂论礼事件,更是打脸梁帝对她母子的宠爱

虽说朝堂论礼这件事最初是誉王挑起来的,而越贵妃复位之后,按说至少应该韬光养晦一阵子,可偏偏朝堂论礼这件事,让梁帝自己“啪啪啪”地打脸了。

本来嘛,越贵妃被暂时幽禁着,原本就没有要复位的样子,可偏偏这个时候,礼部的人跳了出来,明示暗示越贵妃的位置不好安排,甚至礼部的人多年来都没有纠正越贵妃作为“侧室”僭越中宫,压在皇后头上这件事。

本来,梁帝对于太子和誉王在朝廷中势力均衡这件事,想必是心里有数,但不够明确的,可经过这么一件事,礼部是谁的人,梁帝想必是更清楚明白了。

既然如此,也就是说,礼部的人一直都知道这种礼制有问题,可从来没有指出来,当然有越贵妃和太子的意思,而今自己前脚才把越贵妃复位了,后脚就被誉王这么挑事,越贵妃和太子一众,自然就是驳了梁帝多年的疼爱,让梁帝自我打脸了。

尤其是,朝堂论礼的事,虽说是誉王挑的头,但背后却也有穆王府的参与,穆青更是明晃晃地带着周老先生出现在朝堂之上,相当于越贵妃的这两件事,挑起了不少的事端,引起了他本想安抚的南境穆王府甚至更多人的不安和躁动,这已经威胁到他的皇权和心里对皇权的权衡了。

梁帝年纪大了,更渴望安逸和舒适的生活

梁帝年纪大了,虽说对皇权仍有十足的野心,但随着身体的耗损渐长,他对于政事的兴趣也越来越淡了,尤其是对于自己的皇后跟宠妃之间的斗争,更是眼不见为净,这一幕,在开头梁帝,皇后和越贵妃共同出现之后就有所体现,梁帝当时就跟高公公吐槽说越氏的脸色不好云云。

梁帝会这么吐槽,透露出了两个信息,一是梁帝厌倦了处理皇后跟越贵妃之间的矛盾和纠缠,已经烦透了这种吵吵嚷嚷的日子了;另一个则是梁帝对越贵妃的称呼是越氏,这个称呼,带着鄙夷,也带着满不在乎,丝毫不像是对自己宠妃的爱称。

对比于他对静妃的“不称呼”又或者直接“静妃”的称呼,他对于越贵妃的称呼听起来像是更加疏离的,甚至在这里,我们可以做更多合理的猜测,比如说最为关键的,梁帝真的是因为宠爱越贵妃才立的萧景宣为太子?

这就不一定了,因为梁帝根本就无从选择。

誉王是滑族公主所生,不合适继承大统,靖王跟当年的祁王一模一样,不入他的眼,其他皇子要么未成年,要么有残疾,都不是储君人选,这么看,最终他选择了立萧景宣为太子,也是无奈的选择,并不是因为有多宠爱越贵妃。

皇后,他没什么情分了,越贵妃,让他越来越失望,甚至皇后跟越贵妃之间的吵闹,让他头痛至极,因此,安静不作为,不争不抢不哭不闹的静妃宫里,成了他稍微可以放松的地方,对于梁帝来说,静妃的体贴入微,静妃的安静懂事,跟越贵妃的对比之下,都成了发光发亮的闪光点,不断地吸引着梁帝往静妃宫殿靠拢。

而太子和誉王仍在狗咬狗,相互撕扯的时候,只有靖王实实在在地替梁帝分忧解难,替梁帝上上下下的奔波折腾。

年纪大了,梁帝的心就开始变得柔软,变得愿意接纳靖王的实在和耿直,对于不爱结党营私,不会威胁他的皇权和威严,只一心为大梁天下,为大梁百姓谋福利,为他萧家天下付出的靖王,他心里的天平慢慢地倾斜了。

梁帝对越贵妃的失望越来越浓,对静妃母子的宠爱越来越盛,对比之下,看着才像是静妃夺取了越贵妃的宠爱,但实际上,越贵妃是自己作死,静妃母子也只是在做自己的本分罢了。


兮言小姐


第52集献王(前太子尓豪)虽然被废但至少一家平安,就算是为了他,姐姐(越贵妃)也应该安静一些,非要等到像誉王那样的结局,姐姐才甘心么?你就是因为胡言乱语才被陛下禁足宫中,怎么还是记不住呢,送贤妃娘娘到后殿安寝,她的病需要静养。


柚子爱写真


《琅琊榜》在梁帝专宠越贵妃十多年后,梅长苏返回金陵,开始帮助靖王夺嫡。与此同时静嫔在后宫开始被梁帝重新记起,频频出入静嫔的芷萝宫,不久静嫔被升为静妃。


梅长苏准备了十二年,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削弱太子和誉王在朝中的真正实力,对于后宫,梅长苏是很难干涉的。况且后宫的气象,总是凭借着皇帝一人喜好,远在宫外,根本没有办法涉足干预。 然而,静嫔非常聪明,当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开始夺嫡,就不懂声色地开始了后宫夺权。梁帝就像是事先说好一样,总是配合着静妃所做的一切努力。

为何十二年以后,梁帝突然开始专宠静妃呢?

第一个原因:太子和誉王争宠多年,梁帝觉得累了,后宫言皇后和越贵妃各不相让,梁帝也觉得累了,他突然发现靖王可以做一些事,而静妃那里也是可以呆的地方。



第二个原因:梁帝内心喜欢温柔善良的女人。就要从历史上来仔细分析了。我们来看看在后宫被梁帝专宠过的三个女人,第一个就是宸妃,宸妃在剧中正面展示的根本没有,侧面描述也就那么几句话,言候,静妃还有梁帝自己,都对这个女人念念不忘,梁帝对静妃说过,你和宸妃一样温柔善良。可见梁帝心中喜欢的人是温柔善良的。静妃后来受宠,梁帝也是真爱了他,即使没有梅长苏的筹谋,太子誉王相争多年后的结果,也有可能靖王上位,这和静妃的受宠有绝对关系。



第三个原因:是多个客观原因和主观感觉的综合原因。客观上来说,梁帝的后宫中,言皇后太一本正经又参与了谋害宸妃的事情,梁帝心中不喜欢是正常的。越贵妃过于阴诡,经年的手腕伎俩让梁帝生厌,她的聪慧和温柔乖巧就不再吸引梁帝了。但是惠妃很善良并且单纯啊,梁帝为何不喜欢?因为单纯善良的惠妃情商有限让梁帝觉得无趣。 主观上来说,因为宸妃之死,他多年不愿意见到静妃和靖王萧景琰。直到他后来突然想到了静妃,才发现和静妃呆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给他施加一丁点压力。静妃承认思念宸妃,却根本怪怨梁帝的念想,反而对他关心备至为他开脱。所以,梁帝立刻把芷萝宫当作常去之处。静妃的智商情商高惠妃等人太多个等级,只有静妃才让梁帝觉得真正的心情愉悦。



骑着小毛驴带你去环游


越妃,没有把握住梁帝真正的心思,一味地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且自己还作,自己的儿子也不成器。静妃本就是性格比较聪慧,后来为了帮助靖王或者不成为靖王的拖累,更是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争不抢,只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的性格对于看惯尔虞我诈,处处算计的梁帝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自然就喜欢亲近静妃



我见娱乐


越贵妃可以说是生了个没用的儿子,并且还心坏!一开始就派刺客刺杀禹王,足以见得这个太子心术不正!所以越贵妃只能为了儿子谋划,以至于失了圣心!

太子无德无能,还自以为是!眼光不够高,越贵妃是知道的,但是是自己的儿子,她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出面!无论是霓凰选驸马的事还是诬陷皇后的事都是说明越贵妃不够冷静,对大局并不清楚!

静妃一直很本分,冷静,但是她能读懂每个人的心思,绵里藏针,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味道,但是又缺失不了!皇帝年老,已经不是壮年,他对女色也没有更多的心思,很多时候他只是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的人,而越贵妃毕竟是太子生母,更多的是把太子放第一位,把皇帝放后面,这点皇帝是不舒服的,王位对靖王来说遥不可及,他在朝堂上没有任何人脉,这对皇帝来说没有威胁,儿子没有威胁,那自然母亲也没有威胁,对老皇帝来说,静妃就是哪个淡淡没有野心的人,跟他说话就是平常夫妻之间的了了!

越贵妃如果不是太子生母,只是一个宠妃,她会把心思放皇帝身上,那么以她的美貌年轻也会一直宠幸下去!可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