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琅琊榜》中,越貴妃盛寵多年,怎麼就讓靜妃取代了?

湯粉嘀噠


與其說靜妃取代了越貴妃的寵愛,不如說,是越貴妃自己作的失去盛寵的。

作為梁帝的枕邊人,而且是親密的枕邊人,越貴妃應該是最瞭解梁帝的人,可恰恰因為了解,她的許多行為,反而是觸及了梁帝的逆鱗,以至於讓梁帝對她慢慢心涼的,尤其是,梁帝隨著年紀漸長,心境的改變越來越大,往事對他的牽絆越來越深,可越貴妃對於梁帝的瞭解,卻一直很片面,以至於她甚至都捕捉不到梁帝的變。

細數梁帝的一生,最為關鍵的幾個後宮女人,分別是皇后,宸妃,越貴妃,靜妃以及玲瓏公主。

宸妃一直是梁帝心裡的白月光,哪怕赤焰案這麼大,梁帝都沒有對她下死手,可偏偏,因為赤焰逆案的牽連,宸妃自殺身亡,皇后更是對宸妃的死,或多或少都有直觀的關係,靜妃一直不爭不搶,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玲瓏公主跟梁帝這一段,更是梁帝內心深處不可說的秘密,唯一在梁帝面前聖寵不衰,甚至穩穩壓著皇后一頭的就只有越貴妃一個。

可這兩個人越是針尖對麥芒,梁帝則越苦惱,煩憂,寢食難安。

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梁帝對越貴妃的失望,越貴妃的作死之路,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

對霓凰下手,讓梁帝下不來臺

霓凰郡主這件事的主謀是太子和越貴妃,不可否認,霓凰郡主醒後跟越貴妃的這場對弈非常精彩,幾乎讓觀眾都相信了越貴妃的無辜,可事實上,這件事的主謀正是越貴妃,只不過最後的處理結果,是梅長蘇的引導安排罷了。

可越貴妃從一開始就謀劃著對霓凰郡主下手,就已經是大錯特錯的一件事了。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她對梁帝不夠了解,甚至是對霓凰郡主不夠了解。

霓凰郡主是南境的守將,是穆王爺的女兒,帶著十萬南境大軍苦守南境十多年,鐵血沙場,早就不是普通兒女事能夠牽絆住她的,可梁帝忌憚她在軍中的威權和威望,擔心南境成南國,所以他藉著穆青成年襲爵的由頭,讓霓凰郡主擇婿出嫁。

誰都知道梁帝為霓凰郡主擇婿這件事的真實目的,但誰都不敢蠢蠢欲動,真正的原因還在於,梁帝想要的是軍權皇權在手,朝局平衡發展,天下安定,百姓安穩。所以他不敢用強硬的手段奪取霓凰手裡的軍權,只能透過霓凰移交軍權給穆青的方式轉移,正是因為知道梁帝的目的,所以為了讓梁帝安心,為了避免當年的事再次發生,霓凰郡主順驢下坡,就答應梁帝擇婿的事情了。

順利的話,梁帝勢必會在太子和譽王之外給霓凰郡主找一個夫婿,以免打破太子和譽王的平衡,可偏偏太子和譽王不甘心這樣一個軍政大臣旁落,一個勁地給梁帝拖後腳就算了,還把齷齪的主意用到了霓凰的身上,甚至被抓個正著。

退一步講,就算沒法從太子和譽王之外的人找到人給霓凰郡主嫁,但只要霓凰郡主嫁了,不管是嫁給太子的人,還是嫁給譽王的人,梁帝也有把握能夠收回霓凰郡主手裡的軍權,成功牽制住南境大軍。

可偏偏越貴妃母子傻,做了這麼大一件事,本身就打亂梁帝的計劃了,要是成功了,梁帝還能就“生米煮成熟飯”的由頭,實現嫁霓凰郡主的計劃,可問題是,這件事居然還失敗了。這一失敗,打亂了他的計劃不說,還有可能給自己的皇權埋下南境十萬大軍的叛亂的隱患,這怎麼能讓梁帝不生氣呢?

朝堂論禮事件,更是打臉梁帝對她母子的寵愛

雖說朝堂論禮這件事最初是譽王挑起來的,而越貴妃復位之後,按說至少應該韜光養晦一陣子,可偏偏朝堂論禮這件事,讓梁帝自己“啪啪啪”地打臉了。

本來嘛,越貴妃被暫時幽禁著,原本就沒有要復位的樣子,可偏偏這個時候,禮部的人跳了出來,明示暗示越貴妃的位置不好安排,甚至禮部的人多年來都沒有糾正越貴妃作為“側室”僭越中宮,壓在皇后頭上這件事。

本來,梁帝對於太子和譽王在朝廷中勢力均衡這件事,想必是心裡有數,但不夠明確的,可經過這麼一件事,禮部是誰的人,梁帝想必是更清楚明白了。

既然如此,也就是說,禮部的人一直都知道這種禮制有問題,可從來沒有指出來,當然有越貴妃和太子的意思,而今自己前腳才把越貴妃復位了,後腳就被譽王這麼挑事,越貴妃和太子一眾,自然就是駁了梁帝多年的疼愛,讓梁帝自我打臉了。

尤其是,朝堂論禮的事,雖說是譽王挑的頭,但背後卻也有穆王府的參與,穆青更是明晃晃地帶著周老先生出現在朝堂之上,相當於越貴妃的這兩件事,挑起了不少的事端,引起了他本想安撫的南境穆王府甚至更多人的不安和躁動,這已經威脅到他的皇權和心裡對皇權的權衡了。

梁帝年紀大了,更渴望安逸和舒適的生活

梁帝年紀大了,雖說對皇權仍有十足的野心,但隨著身體的耗損漸長,他對於政事的興趣也越來越淡了,尤其是對於自己的皇后跟寵妃之間的鬥爭,更是眼不見為淨,這一幕,在開頭梁帝,皇后和越貴妃共同出現之後就有所體現,梁帝當時就跟高公公吐槽說越氏的臉色不好云云。

梁帝會這麼吐槽,透露出了兩個信息,一是梁帝厭倦了處理皇后跟越貴妃之間的矛盾和糾纏,已經煩透了這種吵吵嚷嚷的日子了;另一個則是梁帝對越貴妃的稱呼是越氏,這個稱呼,帶著鄙夷,也帶著滿不在乎,絲毫不像是對自己寵妃的愛稱。

對比於他對靜妃的“不稱呼”又或者直接“靜妃”的稱呼,他對於越貴妃的稱呼聽起來像是更加疏離的,甚至在這裡,我們可以做更多合理的猜測,比如說最為關鍵的,梁帝真的是因為寵愛越貴妃才立的蕭景宣為太子?

這就不一定了,因為梁帝根本就無從選擇。

譽王是滑族公主所生,不合適繼承大統,靖王跟當年的祁王一模一樣,不入他的眼,其他皇子要麼未成年,要麼有殘疾,都不是儲君人選,這麼看,最終他選擇了立蕭景宣為太子,也是無奈的選擇,並不是因為有多寵愛越貴妃。

皇后,他沒什麼情分了,越貴妃,讓他越來越失望,甚至皇后跟越貴妃之間的吵鬧,讓他頭痛至極,因此,安靜不作為,不爭不搶不哭不鬧的靜妃宮裡,成了他稍微可以放鬆的地方,對於梁帝來說,靜妃的體貼入微,靜妃的安靜懂事,跟越貴妃的對比之下,都成了發光發亮的閃光點,不斷地吸引著梁帝往靜妃宮殿靠攏。

而太子和譽王仍在狗咬狗,相互撕扯的時候,只有靖王實實在在地替梁帝分憂解難,替梁帝上上下下的奔波折騰。

年紀大了,梁帝的心就開始變得柔軟,變得願意接納靖王的實在和耿直,對於不愛結黨營私,不會威脅他的皇權和威嚴,只一心為大梁天下,為大梁百姓謀福利,為他蕭家天下付出的靖王,他心裡的天平慢慢地傾斜了。

梁帝對越貴妃的失望越來越濃,對靜妃母子的寵愛越來越盛,對比之下,看著才像是靜妃奪取了越貴妃的寵愛,但實際上,越貴妃是自己作死,靜妃母子也只是在做自己的本分罷了。


兮言小姐


第52集獻王(前太子尓豪)雖然被廢但至少一家平安,就算是為了他,姐姐(越貴妃)也應該安靜一些,非要等到像譽王那樣的結局,姐姐才甘心麼?你就是因為胡言亂語才被陛下禁足宮中,怎麼還是記不住呢,送賢妃娘娘到後殿安寢,她的病需要靜養。


柚子愛寫真


《琅琊榜》在梁帝專寵越貴妃十多年後,梅長蘇返回金陵,開始幫助靖王奪嫡。與此同時靜嬪在後宮開始被梁帝重新記起,頻頻出入靜嬪的芷蘿宮,不久靜嬪被升為靜妃。


梅長蘇準備了十二年,想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削弱太子和譽王在朝中的真正實力,對於後宮,梅長蘇是很難干涉的。況且後宮的氣象,總是憑藉著皇帝一人喜好,遠在宮外,根本沒有辦法涉足干預。 然而,靜嬪非常聰明,當她知道自己的兒子開始奪嫡,就不懂聲色地開始了後宮奪權。梁帝就像是事先說好一樣,總是配合著靜妃所做的一切努力。

為何十二年以後,梁帝突然開始專寵靜妃呢?

第一個原因:太子和譽王爭寵多年,梁帝覺得累了,後宮言皇后和越貴妃各不相讓,梁帝也覺得累了,他突然發現靖王可以做一些事,而靜妃那裡也是可以呆的地方。



第二個原因:梁帝內心喜歡溫柔善良的女人。就要從歷史上來仔細分析了。我們來看看在後宮被梁帝專寵過的三個女人,第一個就是宸妃,宸妃在劇中正面展示的根本沒有,側面描述也就那麼幾句話,言候,靜妃還有梁帝自己,都對這個女人念念不忘,梁帝對靜妃說過,你和宸妃一樣溫柔善良。可見梁帝心中喜歡的人是溫柔善良的。靜妃後來受寵,梁帝也是真愛了他,即使沒有梅長蘇的籌謀,太子譽王相爭多年後的結果,也有可能靖王上位,這和靜妃的受寵有絕對關係。



第三個原因:是多個客觀原因和主觀感覺的綜合原因。客觀上來說,梁帝的後宮中,言皇后太一本正經又參與了謀害宸妃的事情,梁帝心中不喜歡是正常的。越貴妃過於陰詭,經年的手腕伎倆讓梁帝生厭,她的聰慧和溫柔乖巧就不再吸引梁帝了。但是惠妃很善良並且單純啊,梁帝為何不喜歡?因為單純善良的惠妃情商有限讓梁帝覺得無趣。 主觀上來說,因為宸妃之死,他多年不願意見到靜妃和靖王蕭景琰。直到他後來突然想到了靜妃,才發現和靜妃呆在一起的時候,並沒有給他施加一丁點壓力。靜妃承認思念宸妃,卻根本怪怨梁帝的念想,反而對他關心備至為他開脫。所以,梁帝立刻把芷蘿宮當作常去之處。靜妃的智商情商高惠妃等人太多個等級,只有靜妃才讓梁帝覺得真正的心情愉悅。



騎著小毛驢帶你去環遊


越妃,沒有把握住梁帝真正的心思,一味地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且自己還作,自己的兒子也不成器。靜妃本就是性格比較聰慧,後來為了幫助靖王或者不成為靖王的拖累,更是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爭不搶,只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樣的性格對於看慣爾虞我詐,處處算計的梁帝來說是難能可貴的,自然就喜歡親近靜妃



我見娛樂


越貴妃可以說是生了個沒用的兒子,並且還心壞!一開始就派刺客刺殺禹王,足以見得這個太子心術不正!所以越貴妃只能為了兒子謀劃,以至於失了聖心!

太子無德無能,還自以為是!眼光不夠高,越貴妃是知道的,但是是自己的兒子,她沒有辦法,只能自己出面!無論是霓凰選駙馬的事還是誣陷皇后的事都是說明越貴妃不夠冷靜,對大局並不清楚!

靜妃一直很本分,冷靜,但是她能讀懂每個人的心思,綿裡藏針,就像一杯白開水,沒有味道,但是又缺失不了!皇帝年老,已經不是壯年,他對女色也沒有更多的心思,很多時候他只是需要一個可以傾訴的人,而越貴妃畢竟是太子生母,更多的是把太子放第一位,把皇帝放後面,這點皇帝是不舒服的,王位對靖王來說遙不可及,他在朝堂上沒有任何人脈,這對皇帝來說沒有威脅,兒子沒有威脅,那自然母親也沒有威脅,對老皇帝來說,靜妃就是哪個淡淡沒有野心的人,跟他說話就是平常夫妻之間的了了!

越貴妃如果不是太子生母,只是一個寵妃,她會把心思放皇帝身上,那麼以她的美貌年輕也會一直寵幸下去!可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