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拜占庭戰神鏖戰意大利

汪達爾戰爭結束後,查士丁尼並不打算停下征伐的腳步,他對佔據羅馬帝國故土意大利的東哥特王國動起了心思。

跟汪達爾人一樣,東哥特人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同樣在4世紀的民族大遷徙中被匈人一路攆一路攆。不過東哥特人最終到了意大利,於476年攻滅西羅馬帝國並取而代之。建國之後,東哥特人迅速向文明轉化,但在此過程中遭到保守勢力的激烈抵制。當親拜占庭的國王狄奧多里克去世後,他年幼的外孫阿塔拉里克繼位,由其母親阿瑪拉宗塔攝政,並繼續奉行親拜占庭的政策。同時,為制衡保守勢力,在阿塔拉里克因病去世後,阿瑪拉宗塔嫁給了自己的表哥狄奧達圖斯,然而最終卻被丈夫篡奪了王位,其本人也被殺死。535年,查士丁尼以此為藉口,對東哥特王國發動了戰爭。

拜占庭戰神鏖戰意大利

拜占庭帝國與東哥特王國

由於東哥特王國與拜占庭帝國陸地接壤,意大利又為一深入地中海的半島,拜占庭的策略是採用海陸兩路進攻,陸上由蒙都斯率領一支部隊進攻由哥特人佔領的斯帕拉託,尋機北上繞過亞德里亞海從北向南進攻意大利;海上則由剛剛結束汪達爾戰事的貝利薩留先佔據西西里島,再尋機進入意大利半島從南方向北進攻哥特王國。

由於北線戰事初期乏善可陳,我們主要說說貝利薩留元帥的南線戰事。

535年夏,貝利薩留領皇命,整軍出發。這次查士丁尼只為貝利薩留準備了7500人的軍隊,其中陸軍有正規軍及輔助軍隊有4000人,海軍3000人,匈人以及北非軍隊500人,當然戰鬥力最強的還是貝利薩留的親衛隊以及鐵甲長槍兵。

輕取西西里——非主流攻擊

進攻汪達爾王國時,貝利薩留曾經率軍途經西西里島。由於哥特人尚處於“未歸化”的階段,加之西西里島又孤懸海外,因此島上的防備並不十分完善,至少對於名將貝利薩留來說是如此。故地重遊的時候幾乎沒費吹灰之力便攻佔了西西里島東岸的港口城市西拉庫賽(即今天的錫拉庫賽),隨後便向內陸推進,並招降了其他一些城市。西西里島的城鎮幾乎都沒有城牆,只有處於西西里島西岸的帕諾爾姆斯城(即今天的巴勒墨)建有朝向內陸的防禦工事。守城的哥特軍隊拒絕投降,試圖憑藉工事抵抗貝利薩留。估計是考慮到兵力過於單薄,沒有必要在戰爭剛開始便展開必然帶來重大傷亡的攻城戰,也可能是要展現一下名將風流,貝利薩留並沒有攻城,而是率軍隊從海上繞到帕諾爾姆斯城臨海的那一面。帕諾爾姆斯城的防禦工事是朝向內陸的,向海灣的那一面只有一段不高的胸牆。胸牆究竟有多高呢?當貝利薩留的軍艦駛入海灣靠近胸牆時,胸牆甚至比船上的桅杆還要矮上一些。

拜占庭戰神鏖戰意大利

貝利薩留輕取西西里島

貝利薩留當真是一位妙人兒啊,一時間玩興大發。他命令弓箭手坐上小船,再用繩索把小船連同弓箭手一起吊到桅杆頂端,然後居高臨下對著城內便是一通的亂射。貝利薩留的非主流打法讓守城的哥特人完全不得要領,這是什麼打法?難道不是應該從陸地上攻城的嗎?當他們反應過來之後,無奈之下還是選擇了投降了。就這樣,貝利薩留的軍隊輕鬆控制了西西里島。

本來,拜占庭是有機會在此時便結束戰爭的。貝利薩留輕取西西里島的消息讓哥特王狄奧達圖斯魂飛魄散,他甚至已經與拜占庭使者談妥了投降的條件。然而隨之便發生了拜占庭軍的潰敗,原來是陸地進攻的蒙都率軍貿然出擊以至於被伏擊陣亡,他所率領的軍隊也隨即逃散。見風使舵的狄奧達圖斯又反悔了。

也是,貝利薩留不來,又怎麼展現名將風流呢?

奇襲那不勒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西西里很快便成為了貝利薩留軍的前進基地。

536年春夏之交的時節,貝利薩留率軍通過墨西拿與雷吉烏姆之間的狹窄海峽,踏上了意大利半島。

由於意大利原本就是羅馬帝國發跡的地方,長久以來又作為帝國的核心地區。羅馬帝國雖然已經物是人非,但當地居民還是心懷故國,甚至部分哥特人都對帝國的繼承者拜占庭帝國懷有一些“心嚮往之”的情感。在當地居民以及親羅馬哥特貴族的幫助下,貝利薩留一路上兵不血刃,沿海岸線一路北上,軍旗所指,沿途各城鎮無不望風而降,到這年的秋天時,貝利薩留便抵達了拿波利(即今天的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在羅馬時期便是重鎮,不僅地勢險要,而且在向陸以及向海都修建有堅固的工事,駐守那不勒斯的更是哥特精銳部隊。在哥特部隊的強力彈壓下,城內親羅馬派試圖投降的計劃沒有成功。

貝利薩留也對拿波利城發動了幾次試探性進攻,由於城池的特殊地勢,幾次進攻均告失敗,還損失了不少的精銳戰士。以部下的生命為代價來撈取軍功自然不是名將作派。貝利薩留便停止了進攻,準備另謀良策。

拜占庭戰神鏖戰意大利

哥特人步兵

拿波利的位置十分重要,要從南方進攻羅馬,拿波利是必經之地。如果沒有攻佔拿波利便貿然去進攻羅馬,那麼貝利薩留軍勢必會陷入到羅馬軍和拿波利軍的兩面夾擊之中,而偏偏貝利薩留軍的兵力太過單薄,根本沒有辦法一面圍困拿波利一面進攻羅馬;而如果在拿波利城下消耗太多時間,那麼貝利薩留可能將不得不在不利於客軍作戰的冬季面對比拿波利更加雄偉的羅馬城,這對拜占庭軍也是一場災難。苦思良久還是沒有良策,名將陷入了兩難之中。

名將,或許是有某種主角光環?

正當貝利薩留一籌莫展甚至考慮要不要撤軍之時,幸運之神終於降臨了。羅馬時代的城市規劃以及建設都十分先進——當然是在他們那個時代,每座大城市都有水道將乾淨的活水從城外引進城裡,城市越大,人口越多,水道便越寬大。拿波利,毫無疑問是一座大城市,因此它的水道也是十分寬闊,以至於足夠容納一名戰士身穿胸甲攜帶武器盾牌悄無聲息的穿過水道進入到城市內部。貝利薩留的一名手下無意中發現拿波利城的水道竟然沒有守衛力量。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貝利薩留不由得大喜過望,馬上著手安排攻城事宜,先是派親衛摸清水道的詳細情況以確保進攻時能夠暢通無阻,一面命令軍隊搭建雲梯,並組織部隊在拿波利城北面紮下臨時營地,準備攻城。

當天夜裡,400名士兵與200名親衛在將領的帶領下,攜帶號角悄悄地摸進了水道。偷襲很順利,600人的軍隊果然悄無聲息的進入了城市,從水道里出來時已經接近凌晨,他們迅速清除了附近的哥特人守衛,並控制了城市北面的城牆。與此同時,號召進攻的號角吹響了。城外的軍隊聽到召喚,便利用雲梯攀上了城牆。

城內的哥特軍隊對偷襲毫無準備,猝不及防之下根本無法組織有效防禦。經過短暫的激烈戰鬥,拜占庭軍順利控制了拿波利城。從圍城到城破,貝利薩留軍整整用了20天。

攻佔拿波利城後,貝利薩留制止了士兵們的屠城,甚至把被俘虜的哥特軍隊也保護了起來。他的仁慈得到了市民們的擁護,羅馬的市民們自發的處死了組織抵抗的哥特貴族以表達對拜占庭帝國的中心。這樣以來,拿波利成為了貝利薩留的前進基地。

羅馬不設防——這究竟是個怎樣的王!

羅馬不設防?羅馬城的戰略地位與繁華程度都不亞於拿波利,竟然會不設防?

對,羅馬就是不設防。

貝利薩留奇襲拿波利得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羅馬。像晴天霹靂一樣把哥特貴族們雷得一片焦糊。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短短20天,貝利薩留怎麼就能打得下城高池深兵精的拿波利,而王國卻沒有做出任何有效的反應。不解、驚愕、恐懼之餘,更多的就是憤怒,所有的憤怒都指向了狄奧達圖斯——

這究竟是個怎樣的王?!

拜占庭戰神鏖戰意大利

維提吉斯的撤退與貝利薩留的進逼

此時的哥特人雖然已經建立了國家,但還保留有濃重的軍事民主制傳統,各路軍事貴族們自發組織了一次聚會,大家一致認為狄奧達圖斯在西西里島失陷之後的表現,以及對拿波利戰事的無能標誌著他已經不再適合擔任哥特人的王,然後貴族們便提名年輕將領維提吉斯做了新的哥特王,接著便殺了狄奧達圖斯。

那麼維提吉斯為什麼要放棄羅馬城呢?有苦衷。

原來,在出徵意大利之前,查士丁尼大帝為可謂用心良苦,兩路夾擊還嫌不夠,又用重金賄賂了在意大利北部的法蘭克人,約定一起進攻意大利。法蘭克人與哥特人本是同源,同屬日耳曼人,但法蘭克王國與哥特王國長期以來因為南高盧地區的歸屬齟齬不斷,狄奧德里克在位時,哥特人還能夠震懾住法蘭克人,但隨著狄奧德里克的去世,法蘭克人也不再把哥特王國當作值得敬重的對手。於是,查士丁尼招一招小手,法蘭克人便發出了心有靈犀的微笑。

法蘭克人的參與,讓哥特人壓力倍增,在竭力進行外交斡旋的同時不得不在邊境部署大量精銳部隊以抗衡法蘭克人。從這個角度講,狄奧達圖斯對拿波利戰事的無計可施也實屬無奈。

維提吉斯絕對是個果決的人。剛剛取得貴族的支持登上王位,他便為自己取了一位王后,也就是前國王狄奧德里克的外孫女,從血統上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隨後他說服哥特的軍事貴族們,放棄羅馬城,向北收縮至首都拉文納,在那裡就近解決法蘭克的威脅,召集北方的部隊,重新整合力量之後,再捲土重來對付貝利薩留。

拜占庭戰神鏖戰意大利

古羅馬城的阿斯那裡亞城門,貝利薩留正是由此門進入羅馬城,圖片來自wikimedia

535年12月,貝利薩留留下了600人的部隊守衛拿波利和庫賽要塞,便率領其他部隊沿著寬闊的羅馬大道趕往了羅馬城。預料中的艱難攻城戰並沒有發生,維提吉斯的撤退非常徹底,僅在羅馬留下了將軍留德里斯率領的4000名民兵。由於羅馬公民心向拜占庭帝國,在羅馬主教的斡旋下,本來就是作一下姿態的哥特守軍放棄了抵抗並邀請貝利薩留進駐了羅馬城,條件便是貝利薩留允許哥特軍自行撤離。

就這樣,在12月9日,貝利薩留和他的軍隊接管了羅馬城。

困守羅馬——山雨欲來

哥特軍的撤出和貝利薩留的進駐使“苦哥特人久矣”的羅馬人又找到了“迎王師”的感覺,羅馬城周邊城鎮紛紛來投。

然而貝利薩留內心並不輕鬆,他十分清楚這只是哥特人以空間換時間的緩兵之計。而他僅剩的5000多人的部隊也根本不足以追擊哥特人。而且羅馬城地處平原,除了西側的臺伯河以外,周邊幾乎無險可守,羅馬又是座大城——城牆周長就有19公里,防守十分不易,尤其是對於只有5000兵的貝利薩留更是如此。但貝利薩留還是決定死守羅馬城,固守待變。

效仿當年在迦太基城的經驗,貝利薩留首先整頓城防,羅馬城的城牆還算完整,但貝利薩留還是針對即將遭遇的圍攻而對城牆的垛口進行了改進,然後又在城外依城牆挖了一條深深壕溝,城內的各處堡壘也都做了加固。對於城牆防務,貝利薩留將各城門及附近城牆作了分區,分別交給可靠將領負責,並命令各部守軍只許負責自己的防區,如果有哪一處出現危機,由他自己率領精銳部隊隨時策應,各部不得輕動,這樣便防止了被破一點導致全面潰敗局面的發生。

與此同時,貝利薩留還將一直在沿海的艦隊上的糧食全部轉移到羅馬城中儲存,又命令羅馬城周邊居民把他們的糧食也集中到羅馬城中,實施配給供應並堅壁清野。

拜占庭戰神鏖戰意大利

殘存的羅馬城牆

雖然兵力捉襟見肘,但名將畢竟不走尋常路,貝利薩留仍然抽出部分部隊派向羅馬城北面,控制了幾個修建有堅固工事的城鎮,以擴大防禦縱深。

在貝利薩留歷兵秣馬的同時,拉文納的維提吉斯也已經解決了與法蘭克人的糾紛,不僅將整個南高盧行省讓給了法蘭克王國,還付出了2000磅黃金的賠償金。維提吉斯的外交是成功的,法蘭克人不僅停止了對哥特王國的進攻,雙方還締結了不公開的攻守同盟,由法蘭克人徵召管轄下的附屬民族組成輔助部隊,調配給哥特人用以對拜占庭帝國作戰。

解決了後顧之憂,維提吉斯又得知前來進攻的貝利薩留兵力不過五七千人,這就等於他的撤退是白白將一處戰略要地雙手奉送給了貝利薩留。可惱哇!氣急敗壞的維提吉斯等不及北方兵團的迴歸,整合了現有的部隊便殺氣騰騰直撲羅馬城。維提吉斯的軍隊數目不下15萬人,而且其中有大量的重甲騎兵,貝利薩留的陣容與之相比只能稱作寒酸。

對於貝利薩留,維提吉斯很有些惱羞成怒,必欲得之而後快,兩個字:盤他!

好可怕呀,貝利薩留,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