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三国里,刘备算不算一个高明的HR?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愿意为他效力?

品茗论三国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刘备实际上在东汉末年众多诸侯当中是根本不具备任何优势的。而且刘备属于那种一穷二白的货色。这一点刘备其实和他的祖宗刘邦很相似。同样的草根出身,同样的阴险狡诈,同样的手段够狠,也同样的能忍别人不能忍的事。刘备既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照现在来看,刘备的发迹史就是一部草根逆袭之旅。要知道古代尤其汉朝时期是非常看重家族背景的。一个家族的实力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同样的有着强大的家族背景,招揽人才的时候也会更加的容易。



刘备为什么会被人看不起。就是因为刘备是一个草根。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可以说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士。根本就没人看得起他,更别说招揽人才为他所用了。刘备之所以能够招揽人才起初靠的就是汉室宗亲的名头。实际上刘备是否汉室宗亲根本无法考证。但在古代祖宗一般是不会乱认的。所以别人也就对刘备是汉室宗亲的事情深信不疑。这就像是刘备的祖宗刘邦一样。刘邦造反的时候不也自称斩杀了一条巨大的白蛇,然后说自己的赤帝之子,把自己给神话了。这可以说是一种宣传的手段。但实际上究竟如何也没有人知道。


而刘备汉室宗亲的名头可谓是屡试不爽了。首先关羽张飞两个绝世猛将就是被刘备一顿忽悠,说自己的汉室宗亲想要匡扶汉室但没有实力。把关羽和张飞两个人忽悠的云里雾里的。最后三人结拜为兄弟。刘备不仅当了大哥,还靠着张飞的资助开始征兵发展。

后来董卓霍乱长安。天下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刘备原本是没有资格去和天下诸侯会盟的。但是刘备有野心啊。刘备想扬名立万,能不能成暂且不论,但刘备就是想试一下。果然刘备呆着可怜巴巴的一些人去会盟,受到了诸侯的嘲笑。但刘备这时候又信誓旦旦的声称自己是汉室宗亲。这下别人就对他不那么鄙视了。毕竟当时的诸侯基本都是世家大族,刘备一个草根和他们坐在一起都是对他们的亵渎。但如果刘备是皇族的话那就不一样了。毕竟天下名以上还是大汉的天下。所以盟主袁绍也就同意了刘备会盟的请求。刘备也因此以汉室宗亲的名义名传天下。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描写。袁绍对刘备说“吾非敬汝名爵,实敬你汉室宗亲已”也就是说袁绍赐座给刘备并不是看他的官职,因为小说中刘备当时的官职说平原令,很小很小的一个小县官,根本配不上诸侯他们。袁绍明告诉刘备,赐给他坐位是看在他是汉室宗亲的份上。



尔后刘备在见过汉献帝之后更是做实了自己大汉皇叔的名分。所以刘备开始凭借大汉皇叔的名分招揽人才。毕竟当时还是有很多人心向汉室的。而且当时汉室名以上还是天下的主人。刘备这个皇叔招揽人才那就更加的无往而不利了。徐州陶谦之所以会让徐州给刘备,就是看重他汉室宗亲的名头。后来进入荆州刘备汉室宗亲的名头也着实吸引了很多人才的关注。


刘备吸引人才的第二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刘备势力成型较晚,人才极度匮乏,投靠刘备的话晋升空间会更大。东汉末年的时候天下诸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征伐时候,所剩下的诸侯已经不多了。而各个诸侯之间的班底基本上已经成型。能力一般的谋臣武将也就不说了。特别优秀的谋臣武将是肯定不愿意屈居人下的。俗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顶级的谋士武将都有自己的傲气。当时江东是第一个被排除在外的,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江东根本不可能成事。因为自古以来就没有依靠江东能定鼎天下的。基本上都是得北方者得天下。而曹操势力已经成型,手下文臣武将各安其职,人谁去了也得按曹操的政治体系走。晋升空间也不是很大。唯有刘备手下人才极度缺乏,只要投靠了刘备之后马上就可以手揽大全。至于势力嘛。那些谋士有信心帮助刘备壮大起来。而且刘备本身就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家伙。


凤雏庞统为什么会跟随刘备。就是因为当时庞统去江东时,江东人才充沛,而孙权也根本不了解庞统的才干。所以孙权才不会重视庞统。因为他不缺人所以也就不必重用庞统去冒险。而刘备就不一样。本身刘备也不喜欢庞统。但是听说了庞统的厉害之后,刘备就上心了,开始大肆笼络庞统。而庞统也看到了在刘备处能发挥的空间更大。所以就追随了刘备。

再说诸葛亮,诸葛亮本身就是一个权力欲很旺盛的人,他喜欢把握权利。诸葛岭这么聪明一个人,你说他在投靠刘备之前能没有研究过天下诸侯吗?肯定是在综合研究了一圈才发现刘备是最适合他的人。原因有两点。第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刘备手底下没有一个真正能够掌握一切的心腹谋士,这最让诸葛亮动心。因为这样的话他就能成为刘备最倚重的谋士。没有太多的竞争。第二点,那就是刘备汉室宗亲的名头起了影响。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这个人还是很忠心于汉室的,或者说是对汉室一直抱有同情之心。所以作为汉室的一个代表刘备,也就引起了诸葛亮极大的兴趣。这两个原因一结合就是诸葛亮投靠刘备的真正原因。



所以说刘备除了自身比较奸猾之外,其实他本人能力和曹操比起来差的很多。但当初楚汉之争为什么刘邦能胜过项羽。就是因为刘邦够不要脸,够狠够毒。刘备和刘邦简直不要太像了。在加上人才汉室宗亲的名头和晋升空间大,所以很多人才才会争相投靠刘备。就好像现在一家国企面向社会招聘一样。打破头想进去的人数不胜数。他们两者之间是一个道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小小百科全书


纵观三国群雄,从东汉末年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到后来群雄逐鹿,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

刘备,从一个编席子草鞋的乡村野夫,成为称霸一方的蜀国君主,他必定有他的能耐和独到之处。

刘备算不算一个高明的HR?

阿呆觉得,这个定位低了。

一个集团,一个公司,最吸引人和用人的,不是HR(人力资源总监),而是领导人,是总裁。HR只是初步筛选和推荐,以及考核。而总裁是定盘的关键。总裁的胸怀和眼光,是吸引人才的最关键因素。

刘备就是一个优秀的总裁。

刘邦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一个优秀的总裁,最关键的就是会识人,会用人。

刘备一直想恢复汉室,他的偶像就是先祖刘邦。知人善任,这是刘备的特点。

首先,刘备在创业初期,同杀猪卖肉的张飞还有逃犯关羽,偶然相聚,一拍即合,共同举事。张飞、关羽能够一直跟他出生入死,没有半点怨言,看见刘备的团队的高层是十分稳固的,非亲非故能够如此紧密,刘备自然有他的高明之处。

其次,众多降将愿意跟随刘备,而且衷心耿耿。无论是魏延、黄忠、严颜、马超、李严、法正、谯周等等,为蜀国的建立都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再就是,主动求贤,无论是徐庶、诸葛亮、庞统等谋士,特别是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其创立江山,功不可没。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愿意为他效力?

刘备的用人之道一:知人善任。

用诸葛亮为主军师,把控大局,实现了战略胜利。用魏延为汉中太守,保住了汉中防线四十年不丢。

刘备的用人之道二:不拘一格

庞统从一个小县令直接提升为随军军师。魏延作为降将直接提拔成汉中太守。

刘备的用人之道三:不计前嫌

黄忠、李严、法正等对阵前线的敌人,都能收为帐下,自己所用,汉中战场上几乎全是这些人冲锋陷阵。

刘备的用人之道四:坦诚相待

放下身段,三次到隆中请诸葛亮,体现了其求贤若渴和坦诚相待的一面。

刘备的用人之道五:用人不疑

李严作为原刘璋部下,能被重用,成为托孤大臣之一,足可见其用人不疑。

刘备的用人之道六:论功行赏

汉中战役结束后,刘备称汉中王,论功行赏,分封将军,黄忠、马超、魏延一帮降将,得到了应有的封赏和认可。

正是因为刘备的这些用人之道,才会收罗到一帮英才,死心塌地效力于他。刘备的高明之处便在于会识人,会用人。


阿呆梦话


什么才是一个高明的HR?就是用最小的代价,为公司招到最好的人才,并能留住人才。同时,对于一个优秀的求职者来说,之所以愿意加入并留在一个公司,无外乎三个条件,一是薪资福利;二是发展重用;三是氛围融洽(有情感的团队)。

为什么荀彧、郭嘉、赵云等大才最早会投奔袁绍呢?不就是冲着袁绍四世三公的身份去的吗。又是大集团,又有高薪资福利,更有被重用的可能等诸多有利条件。然而,当荀彧、郭嘉在袁绍这里看不到被重用的迹象时,虽然有高薪资高福利,但是却难以被集团重要,且袁绍集团内部派系林立,员工间又常常相互勾心斗角,相互排挤,既难以立足,又难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果断离开。也就是说,高薪资高福利,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却不是留住人才的重要优势。其实,这也显示出了大才的眼光和魄力。

可以说,袁绍开出了高薪水,付出了吸引人才的高代价,结果招来了人才,却没能留住人才,主要就是发展重用人才和公司氛围(有情感的团队)两大方面做的不好,最终又失去了人才。

后来的曹操,为了壮大人才队伍,曾三次颁布“求贤令”,提出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招人用人标准。大意就是,你如果有才能,这里就会有高官厚禄虚位以待。同样,使用的就是高薪水和高官位的优厚条件来吸引人才,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为了招降关羽,曹操对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是拜官赐金送美女,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依旧难以阻挡关羽投奔刘备之志。

这时,再来看看“织席贩履” 出身的刘备是怎么样招揽人才的。第一次,仅仅利用了一个不知真假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和准备开创一番事业的梦想,就将关羽和张飞收归麾下。为了令两人生死相随,全力营造兄弟情深的拴心留人环境。平日里,不是与关羽、张飞两个兄弟睡则同榻,就是同关羽、张飞两个兄弟食则同席。全力将小公司发展重用的梦想和同甘共苦的融洽氛围诠释的淋漓尽致,最终令关羽、张飞二人死心相随,不离不弃。

此后,当刘备第一次相遇赵云之时,就执其手,不忍分离,大有伯乐遇良驹的不舍之情,一下子便打动了一个准备跳槽人才的心,其最终便投奔到了刘备的小公司。接着,在刘备入驻徐州之时,其又用“发展重用”的辉煌未来和氛围融洽(有情感的团队)的团队,吸引糜竺将全部身家投资在了刘备的小公司上。

后来,诸葛亮之所以死心踏地效命刘备集团,不就是因为刘备的知遇之恩吗。而此时的诸葛亮仅是个布衣百姓身份,“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若非刘备动之以情,利之以三分天下开国功臣的梦想吸引,诸葛亮又岂会相投。

由此种种,刘备所招到的人才,基本上都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好的结果。

所以,这样的HR能不是行业中的高手吗?


祥子谈历史


腹黑一点的去看,就是人设太好了。

心机boy,先是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然后趁曹操挟天子的时候混了个皇叔的名号。大汉正统这两个字,对于无数人来说, 是很有份量的。

后面就是打仁义牌,各种以退为进,徐州陶谦啊,荆州刘景升啊。

仁义皇叔这四个字的招牌响了,只要来投靠就必定是很有牌面的事情。

他在公孙攒下收赵云,刘表下收徐庶,徐庶走马荐诸葛,诸葛荐庞统。曹操败走后,抢荆州、收黄忠,刘璋下收法正,马云进退无路时去招降,等等等等。其实跟曹操孙权比起来,主动投靠的只有两个结拜基友,其余难堪大任。


为she着迷


要想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必须对他生活的历史年代有所了解,把他放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衡量去评价才能准确一些。三国时代,天下大乱。国衰民苦,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天怒人怨。英雄四起,军阀混战。有人趁乱起兵,扩展实力而发家;有人逼上梁山,举兵造反而成流寇;有人野心勃勃,分庭抗礼,要当皇帝;有人深谋远虑,文武兼备,挟天子以令诸候;而刘备出身于低微平民,孝亲持家,靠织蓆贩履谋生。当时他无权无势,无钱无兵。仅凭一腔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不移的仁人信念,到处招贤纳士,一贯屈己待人。先收上将于麾下,后用天才在身旁。最终发展壮大,由弱到强,称雄西蜀。刘备仁义爱民,谦和大度。比如,为了请孔明出山,能三顾茅庐,第三次孔明在家里装睡,他却在雪地里站了一个时辰等孔明睡醒。当时孔明才27岁,而他已步入中年。仅此一点,一般人就根本做不到!所以,水低成海,人低为王!他终成三足鼎立之势!因此,刘备不失为一代英雄!创业之主!决非等闲之辈。

但是,三国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刘备因为幼年家贫,读书较少,知识储备量不大。论文韬武略,他的确不如曹操;论治国守业,他又不如孙权。


雨后娇阳534


这个问题不如说是刘备有何服人之处合适。

刘备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刚起兵时,称皇叔时,当皇帝时。

刚起兵时,并不得意,唯有关张二人跟随。三人结拜时,刘备便讲自已是汉室宗亲,张飞粗人一个,没那么多心思,而关羽刚杀了人,正在流亡,遇到刘备便有了自己心思。跟着刘备或许可以脱罪扬名!事实证明也确如此。

后来十八路诸候讨董卓一战成名。而使刘备德传天下,则是陶恭祖三让徐州,更使天下人高看一等。

此时刘备唯有关张赵诸将及糜竺,孙乾二文人。真正起势时是在荆州。三顾茅芦后,孔明给他引来了大批荆襄才士。

而庞统投刘备实属无奈!孙权说他丑,曹操又是臭名满天下,只有刘备勉强可投。从三国中刘备对庞统的态度便知一二。落凤坡庞统之死也实在是该仔细探究探究!

得了蜀中后,蜀中才俊也尽投刘备,不是刘备多出色,而是实在无法!若他们早投刘备,或许就没有三国演义了。

总之,刘备揽才主要靠名望,如汉帝皇叔之名,三让徐州,长坂坡摔孩子,从这些事中可看出一二。

孔明六出祁山,但无将可用,又说明了什么呢?


仙人球花44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上下五千年里,三国无疑是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历史。展开三国的卷轴,先有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战火纷飞,而后无数英雄豪杰挺身而出,为了家国天下,展开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历史对决。

而其中,刘备刘皇叔,带着诸葛、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创建蜀汉王朝的故事,千年来更是为后人津津乐道。那么,能招揽如此之多文臣武将的刘备,是不是把“人力资源”这个技能,玩到了极致呢?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从不一样的角度来解读刘备,思考三国。

起步太低,大佬们看不上

刘备刘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桓帝皇叔。当然啦, 上面这段介绍,是刘备成名之后,大家才得以认可的。要说刘备一开始,据史书记载,“父早亡,以织席贩履为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刘备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相依为靠,一起靠织草席、草鞋,然后去市集中卖草鞋为生。可见其生活的潦倒。

出生低落的刘备,在参加工作后,哪怕拉拢了关羽张飞,一起在打黄巾贼中立下汗马功劳,但无奈的是,起步太低,大佬们都看不上。比如,关东军讨董联盟中,盟主袁绍一听刘备的出身,已经从座位上准备起来的身子骨,一下又坐了回去。大佬们对刘备的态度,可见一般。

人力资源玩得溜,各种人才来得快

好在刘备是个意志坚定的一代豪杰,面对各种挫折,可谓是不屈不挠,从哪儿摔倒,便从哪儿爬起来。缺兵少将没名气,当务之急,是赶紧的招人,于是,刘备开始在CEO的基础上,兼任HR,也是人力资源部的角色。

首先招揽的是,关羽和张飞二人,刘备与这两人相遇后,是敞开了心扉,描绘了未来大好的前途,同时,还承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这样,关羽等二人,为其感动,于是三人在桃园里三结义,开创了刘关张的传奇故事。这简直和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刘备盯上的是,卧龙先生诸葛亮。为求得诸葛亮加盟,刘备是礼贤下士,留下了三顾茅庐的传奇故事,而正是这种精神和态度,打动了诸葛亮,从而出山相助,定下了三分天下的策略,辅助刘备创建蜀汉王朝。

其实,刘备的人力资源技能,是无处不在。比如,面对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云,他狠狠地把阿斗摔在了地上,斥责自己说,宁可没了阿斗这个儿子,也不能没了赵云你这常胜将军啊。一句话,并让赵云从此死心塌地。

初创公司,工资不好谈,只好给干股

刘备的成功算不算是在“人力资源”这个基础上玩到了极致?比如,关羽张飞皆万人敌,却为之死用,又比如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等等。从表面上看,可谓是技能娴熟,如火纯青。

但刘备也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刘备起步较晚,属于典型的初创公司。当时的曹操,可以比喻成现在的阿里,孙权也可以比作腾讯,但刘备,就只能是个高科技创新小企业。

在大佬们的光环影响下,招人实属不易。于是,刘备掏不出有竞争力的薪水,只能打感情牌,拿干股吸引人。而这,也导致了,刘备集团的位置,被少数人所把控,无法在长足的发展中,吸引更多的人才,从而造成了蜀汉后期,人才青黄不接局面的发生。

后记

其实,人力资源技能,只能算是一个技巧,能用,但不能仅仅靠这个。只有自身建设的好,规划的好,发展的好,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从而发展的更好,形成良性循环。

欢迎关注头条号,品味更多的三国精彩故事!

品茗论三国


算。

但他不是用手段,他是人格魅力。

曹操曾经感叹过,刘备集团无论硬件软件,根本没法和他比,还屡打败仗,但就是搞不懂刘备身边的猛将是越打越多!甚至老百姓都愿意跟着他跑路。

所以说刘备的人格是很闪光的。

我回答过很多三国问题,一直表达对刘备的喜爱,如果可以,我都愿意跟着皇叔混,估计按我这性格,在曹操手下活不过一集。

刘备最大的特点就是仁,义,信。

打了败仗,他不会随便追究人的责任,该他负的,他会坦然面对。

义不多说了,他的义不仅仅是江湖义气,还有一种道义。屡战屡败,但心里那面匡扶汉室的大旗一直不倒。这个很难得。

至于信,刘备说话从来算数,跟这个老板混,不用担心赏罚不明的事。

最最主要的,是这个老板舍得放手,不信诸君细看,无论谁领兵出去打仗,刘备很少插手,你爱怎么打怎么打。甚至他还很少派监军去掣肘领兵的大将。这是非常难得的,他信他的部下,所以将心比心,不担心部下反叛。

实际上蜀军反叛的非常少。毕竟谁都不是傻子,跟着丞相混,太聪明要死,太笨也要死。只有典韦许褚这种闷墩儿才有活路,郭嘉之后,几乎没了文官的活路。甚至贾诩贾毒计,好像也没在曹操手下混得多么如意。

东吴集团是地域歧视,除了江浙籍还有可能混一混,其他地区的顶天也就是个中层干部。过去孙权如此,后来老蒋也如此!这个有传统的。

所以选来选去,还得皇叔好,张松出门逛了一大圈,最后还是觉得皇叔才是托付巴蜀的最佳人选。其实当时的皇叔还在寄人篱下,连个像样的落脚点都没有,所以有句话说的好。

英雄不问出处,只要内涵深,人才自然来


善良之子86


刘备在三国的三位创业君主里面确实是起步比较低的,所谓的草根变凤凰的典型。这么多“哥们儿”愿意帮他,跟着他,自然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品质。

1、礼贤下士

历史上大部分有所作为的君主的共同品质,刘备自然也有,更何况刘备本来起点就低,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尤其刚起步阶段,你过于牛逼哄哄地,也没谁愿意跟着你混。

有一次,有人收买了个刺客刺杀刘备,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礼遇有加,刺客深受感动,不忍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

对个刺客尚且如此,何况那些豪杰、谋士了。

2、懂得分享胜利果实

你说刘备虚伪也罢,说他情操高尚也罢。刘备表现出来的就是没那么贪图金钱、迷恋官位。他对手下的封赏都是很及时的。刘备经常给我一种感觉就好象是,“哥儿几个,跟我混的话,我不会亏待你们的,但凡哥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哥儿几个的。。你们要是不想跟我混了,跟我说一声就行,我虽然因为你的离去会非常难过,但是我也不会拦着你的。”一个织席贬履之士,有这样的大气,实属难得。

3、超高的情商

刘备的智商、武力综合起来,在三国这几个开国君主里面可能是最弱的,但是他有一个强项,就是情商超高,可能都暴表了。常玩三国游戏的朋友应该知道,刘备的“魅力值”一般游戏都设定为满格的。

如果你身处三国之中,不想跟着刘备混的话,没事儿别去跟他聊,聊完了整不好你就想死心塌地跟着他了。这点是他在创业阶段能够获得关羽、张飞这些万人敌的勇士相助,还能在人微时得到那些富商巨贾咨助的根本原因。

4、仁德之君

仁德守信重义之人,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容易获得尊重的,这就象我们现在的芝麻信用分一样,不了解你的人,听闻你的名声,也会乐意与你结交。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教子的话,也是他自我修行的基础。如果这些善行德行被认为是虚伪的话,那刘备这“虚伪”一辈子也是挺不简单的了。

总的来说,象刘备这样的君主,如果在平等的情况下,确实更容易获得认可,只可惜,他从来都不是跟曹操、孙策(孙权)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的,曹操小时候玩的伙伴都是什么人,孙氏父子世居江东、经营多年,而刘玄德虽然天天喊着中山靖王之后,可如果没有他叔叔资助他,他可能连学习的机会都没有。论智商、武力都不如对手,只能靠自己卖人设,用魅力打天下,能取得如此成就,疏为不易。


水一白聊历史


什么HR,人家刘备分明就是集团总裁,怎么到了你这就给降级了呢。当然,再大的集团,再大的帝国,都是从最初的那几个人开始的。

刘备是东汉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般提起这段时期,我们便会想到刘备、曹操、孙权三方割据,各势力之间的斗智斗勇,称雄称霸。刘备的蜀国在三者中属于比较弱的一方,但是它却是得到现今最大多数人的认可,最大多数人的同情的。

刘备虽然顶着汉室帝胄的高帽,但是就其出生时的实际情况来说,他也确实是草根阶级了,不过他是属于那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孟子口中的“大丈夫”。当时他是身无长物,靠着在市场上卖草鞋草帽为生,却在目睹朝纲崩催之后,立誓要匡扶汉室。要做事就要有人,还要有钱,雄图伟业也不是在心里想想就能够做到的。于是乎,就有《三国演义》中涿郡中的那一幕:刘备看着官榜,喟然长叹,深恨无力救国,之后便引出张飞和光羽。这两人也是在乱世之中想要做出大事的人,但是却苦于没有出路,而刘备正好给了他们这个出路。

刘备也想要投身军旅,剿灭黄巾贼,为国除害,这是三人的共同点,自然不必细说,但是此时刘备的第二重身份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可是皇室贵胄(虽然落没了,但是还是高祖血脉),这一身份在之前自然没什么作用,但是在乱世之中,它就是一块敲门砖,随便他到了那里,只要报上“汉室末胄”的名号,别人多少要看中一下的,这也是刘备顺利当上大哥的重要原因。

初始的小团队形成之后,刘备便为自己的团队制定了两个终生奉行的理念,第一个是“复兴汉室”,第二个是“仁义”。两个理念都有极高的难度,但是刘备却一直实践着,比如他为剿灭黄巾亲身上阵不下数十次,再比如他为了救不曾见过面的孔融和陶谦也是义无反顾,没有任何犹豫。而事后当陶谦要将徐州让给他是他有坚辞不受,因为这不符合他“仁义”的最高原则。就这样,刘备是一步一步将自己的名号打了出去,和曹操注重实际,讲求功效不同,刘备更注重理念的塑造。每当别人提起刘备时,总要尊称“刘皇叔”、“刘豫州”,之后再加上一个“仁人君子”的美称。刘备此时虽然还没有自己的地盘基础,但是名号却早已响遍九州。赵云,以及之后的徐庶,都是主动来到他的阵营的,这算得上是现在的品牌效应吧。

刘备能够聚拢人才,也与他礼行下士,重情重义有关。最典型的,便是他三顾茅庐,请得白衣诸葛亮出山,这样的礼节,是自古的君主都很难做到的。再者,诸葛亮为孙刘联盟前往江东虎狼之地时,刘备担忧其安全,也多次劝其返回江夏;庞统入川前,被马从马背上掀下来,而刘备立即将自己心爱的的卢马送给了庞统;关羽、张飞死后,刘备更是兴起冲天之怒,为自己的兄弟报仇雪恨,虽然最后算是彻底断送了“复兴汉室”的大梦,但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主公,却更让人心生倾慕,敬佩不已了。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