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翻開甘肅省地圖,甘肅省一半以上區域在河西走廊。在河西走廊,能看到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這些地名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西漢時期。

匈奴王歸附,漢收穫河西

在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後的公元前121年,在霍去病等漢朝將士反擊匈奴戰爭的打擊下,遊牧在河西走廊地區的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投降了漢朝。西漢政府於公元前121年在河西走廊設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公元前111年設置張掖郡,公元前88年設置敦煌郡。這就是河西四郡的由來。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新疆正式併入中國版圖,河西走廊成了西域和中原之間的交通咽喉。絲綢之路經河西走廊到新疆,再分成多條道路通向西亞、歐洲和北非等地。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漆器、陶瓷等運抵西亞北非以及歐洲,中原的鑿井、冶金等技術也傳入西方,西域的葡萄、胡蘿蔔、胡椒、胡瓜、胡桃等引入到內地。

東漢末年三國,涼州軍團登場

早在公元前106年,漢朝為了便於統治,將天下分為十三州,在河西設立涼州,治所在武威郡姑臧縣,轄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和敦煌郡以及隴東數郡,州長官負責轄區監察工作,沒有實權。到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農民起義不斷,皇帝為了鎮壓起義,賦予州牧徵稅等財政大權和軍權,在鎮壓農民起義的同時,也造成了軍閥割據。涼州因為地處抵禦遊牧民族的前沿,經常與遊牧民族作戰,影響與融合,民風尚武彪悍,將士作戰勇猛,成了當時影響力最大的軍事集團之一。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漢少帝時期,宦官橫行,外戚何氏集團密詔涼州牧董卓等各州牧帶兵討伐宦官。後來,宦官集團被滅了,但這些軍事集團的首領卻賴在京城洛陽不走,都想著控制皇帝,其中來自涼州的董卓勢力最大,漢少帝落在他手裡。董卓廢漢少帝劉辯,立劉協(後來的漢獻帝)為傀儡皇帝。董卓以洛陽城已經被毀為由強行遷都長安,其實因為涼州離長安比離洛陽近,這樣可以更好的控制皇帝。不過很快董卓和其心腹呂布中了美人計反目為仇,董卓被呂布殺害,天下再次陷入群雄爭霸的局面。劉備得到來自涼州的馬超等將領的幫助,佔領益州(今成都)。曹操死後,公元220年曹丕廢漢獻帝,東漢正式滅亡,曹丕自稱帝,國號魏。第二年,劉備稱帝,國號漢(蜀),公元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天下三分。劉備死後,諸葛亮伐魏,涼州叛魏投蜀,遺憾是諸葛亮一直未能控制關中,魏國鎮壓了涼州叛亂。

涼州,華夏文明的另一箇中心

公元316年西晉被匈奴人滅亡,東晉偏安東隅,北方陸續出現十幾個國,史稱“東晉十六國”。

這其中的16個國中,前涼、西涼、北燕是漢人政權。其中前涼建立最早,疆域最大。公元301年,涼州大姓張軌被西晉封為涼州刺史,西晉滅亡後,張氏仍據守涼州,但已成為獨立政權,與晉王朝失去聯繫,320年張茂建立西涼政權,都城姑臧,向東晉稱臣。前涼開疆擴土,疆域一度達到120萬平方公里,姑臧(今武威市涼州區)成為另一個華夏文明的中心,呈現北有姑臧,南有建康的現象,敦煌的莫高窟也是這一時期開始建造的。可惜好景不長,由於內鬥,前涼於376年被前秦滅亡了。後來李暠在敦煌建立西涼政權,後遷都酒泉,421年西涼被匈奴建立的北涼滅亡,唐朝皇室視西涼李氏為其先祖。西魏時期,西涼州改名甘州,而五代時期酒泉改名肅州,這是甘肅省名稱的由來。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唐朝,涼州與涼州詞

唐朝前期,疆域遼闊,絲綢之路重新開通,河西走廊再次成為交通要道。涼州是帝國的重要的經濟中心,軍事重鎮,以涼州詞為名的古詩更是耳熟能詳。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涼州詞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詩中的夜光杯正是河西酒泉的特產,由河西走廊南面祁連山的祁連玉石製成。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敦煌的莫高窟也發展到全盛時期,留下了眾多唐朝的文化藝術作品。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唐朝前期地圖(來源:4分鐘看完世界5500年版圖演變史騰訊視頻截圖)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吐蕃趁機佔領新疆和河西走廊,絲綢之路改走回鶻境內。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中唐地圖(來源:4分鐘看完世界5500年版圖演變史騰訊視頻截圖)


沙州起義,晚唐餘暉

850年,沙州(今敦煌地區)漢人張議潮不堪忍受吐蕃的殘暴統治,趁吐蕃內亂,發動沙州起義,攻克周圍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等十州之地。張議潮本是河西的大地主,他出生時河西早已被吐蕃所統治,雖然是豪門,但因為是異族,仍受吐蕃奴役,張議潮對故國大唐充滿嚮往。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在收復河西十一州後,張議潮立即派人分十路,帶上地圖和戶籍,突破吐蕃封鎖,獻給朝廷。朝廷任命張議潮為河西節度使。861年,起義軍收復涼州,打通了與中原的通道,河西再次迴歸唐朝。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晚唐地圖(來源:4分鐘看完世界5500年版圖演變史騰訊視頻截圖)

遺憾的是唐王朝已經病入膏肓,907年唐朝滅亡。河西張氏稱王,繼續向五代、北宋奉表入貢,可惜此時中原王朝積弱,不能給河西實質支援,河西政權最終亡於西夏。西夏佔領了河西。西夏是沒有正史的王朝,因為當時成吉思汗四處征伐,西夏反抗最激烈,屢次投降又屢次反叛,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後病逝,西夏人幾乎最後被蒙古人屠殺殆盡(一種說法,部分西夏人逃到四川甘孜,至今當地部分藏民自稱是西夏人的後裔,不過有待考證),元朝在此設立寧夏路,西夏文明從此斷絕了,元代史學家脫脫編寫了《宋史》、《遼史》、《金史》,唯獨沒有編寫西夏史,西夏王朝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直到清末才被人發掘,至今西夏文仍沒有完全被識別。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元朝“涼州會盟”

公元1247年,元朝窩闊臺汗次子闊端與西藏活佛薩迦·班智達(一說是薩班·貢噶堅贊)在涼州舉行會談,史稱“涼州會盟”,發表了《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西藏從此劃入蒙元版圖,成為中國聖神領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藏傳佛教也首次真正意義上跨出雪域,元朝境內蒙古族改信藏傳佛教,之後的清朝皇帝信仰喇嘛教(也就是藏傳佛教)。薩迦·班智達的侄子八思巴為蒙古統治者創造了八思巴文。

嘉峪關,明王朝西北疆

1514年,明王朝丟失哈密衛,退守嘉峪關,從此“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既是長城的最西端,又是明王朝的最西北端。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清朝,從河西去收復新疆

歷經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時間,1757年清兵佔領伊犁,1760年完全平定準噶爾汗國,新疆再次納入中國版圖。

一百多年後的1876年,晚清名臣左宗棠率領湘軍路過這裡,收復新疆,新疆再次回到祖國的懷抱。一路上,左宗棠命令軍隊道旁遍栽楊樹、柳樹和沙棗樹,這些樹被後人稱為“左公柳”。

後人為了紀念左宗棠,留下了描述這一壯觀景象的詩句:

大將籌邊尚未還,瀟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敦煌的沒落

在元朝以後,敦煌徹底沒落了,莫高窟也停止了建設,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為人所知。直到1900年據說被一個王圓籙的道士發現,引來帝國主義殖民者的洗劫,大量珍貴文物被盜,莫高窟才重見天日。而近代進疆公路、後來修建的蘭新鐵路都繞開了敦煌。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塔里木盆地古今綠洲(來源:高中地理地圖冊)

敦煌沒落的原因:人類破壞環境以及氣候環境發生了改變,塔克拉瑪干沙漠擴大,塔里木盆地南端的古絲綢之路南線及城鎮被沙漠吞噬,進疆路線改走柳園和哈密方向,走塔里木盆地北部。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敦煌成了斷頭路,南疆的和田也一樣,和田古稱于闐,本來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城鎮,而今卻成了南疆鐵路交通的盡頭。烏魯木齊到和田的火車要走喀什繞,鐵路里程有1960公里,相當於北京到廣東省韶關的距離,路途遙遠,交通不便,這也是和田貧窮落後的原因之一。還有若羌,一個面積比中國好多省還大的縣,位於和田和敦煌之間,古絲綢之路上樓蘭、米蘭、鄯善國(不是今天鄯善縣)在其境內,如今人口卻只有6萬,這些是敦煌及古絲綢之路南線衰敗的寫照。

玉門、金昌和嘉峪關的崛起

近現代,在敦煌衰敗的同時,玉門、嘉峪關、金昌這些新興的工礦城市開始崛起。

玉門市(玉門市與玉門關無直接聯繫,古代玉門關在今敦煌境內)的發展得益於玉門油田,玉門油田是我國第一個較大的油田,被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一五計劃時期在蘭州建設煉油廠也是因為考慮到靠近玉門油田。當時大慶油田還沒有被發現。

金昌原本是武威下面的永昌縣下轄的鄉鎮,因為50年代發現特大型銅鎳礦藏,鎳在工業以及國防工業上有著廣泛應用。當時新中國缺鎳,而西方又對中國禁運。金昌鎳礦的發現,扭轉了當時“貧鎳”的困境。金昌鎳礦儲量一度佔全國的85%,被稱為“中國鎳都”。後來設立省轄金昌市,並將永昌縣划過來。

嘉峪關市原本屬於酒泉縣,因在鏡鐵山發現鐵礦,建設酒泉鋼鐵公司鋼鐵聯合企業,後來在此基礎上成立省轄嘉峪關市,所以酒泉鋼鐵集團不在酒泉市,而在嘉峪關市。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玉門油田第一口油井(來源:樂途旅遊網)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嘉峪關市的酒泉鋼鐵集團(來源:嘉峪關日報)

蘭新客運開通,河西出路在何方


2014年蘭新客運專線(也叫蘭新鐵路二線)開通,蘭新客運由蘭州西站起,終點烏魯木齊站,線路沒有沿原來的蘭新鐵路開建,而是經過西寧,然後往北,在張掖沿老蘭新鐵路,繞過了武威金昌。當時考慮到西寧是省會,巍峨的祁連山的阻擋對當代中國來說不是問題。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已經大不如前了。京疆高速也由河套平原穿越阿拉善沙漠直插新疆哈密。此外,從格爾木通往新疆的鐵路也在修建,河西走廊不再是進疆的唯一通道。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與此同時,金昌的鎳礦面臨枯竭,金川集團冶煉的鎳大部分來自於進口,嘉峪關市的經濟支柱嚴重依賴鋼鐵,當今中國鋼鐵產能過剩。玉門市的情況更糟糕,玉門油田已經枯竭,老城人口由高峰時的10萬下降到不足3萬,到處人去樓空。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人去樓空的玉門老城(來源:樂途旅遊網)

由於歷史原因,河西走廊地區的行政劃分很不合理。金昌和嘉峪關經濟相對比較富裕,但管轄的縣少,而酒泉、張掖和武威以農業為主的市管轄的縣特別多。例如,金昌市只轄永昌縣,嘉峪關市之前是直筒子市,不轄縣也不設區,人口只有20萬,比中東部很多縣人口還少。而張掖市管轄縣多,其市政府所在的甘州區還是國家級貧困縣,2018年才脫貧。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威武和金昌協作、酒泉和嘉峪關協作,共同帶動轄縣發展或許是最佳選擇。對於敦煌,隨著敦煌至格爾木的鐵路開通,敦煌將不再是鐵路的“末梢”,交通條件會大大改善。

此外,發展旅遊業,河西四郡不僅擁有絲綢之路等歷史活動事件留下的眾多文物古蹟,還有如張掖丹霞、敦煌玉門關雅丹地貌等自然奇觀。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敦煌玉門關雅丹地貌(來源:樂途旅遊)

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中來,以及中歐班列的開通,古老的絲綢之路重新煥發青春與活力,河西四郡的明天更美好。


河西四郡的今世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